广州地铁设立女性车厢:以爱为名的性别隔离?

只从个人化的角度看待公共空间中的性别文化与制度,只会陷入治标不治本的陷阱。

广州地铁发布消息,为了杜绝女性屡遭偷拍或非礼的现象,将试行女性专用车厢,从 28 日起,工作日上下班高峰时段(即上午 7 点半到 9 点半,以及下午 5 点至 7 点)一号线最后一节车厢“提倡女性乘客使用”,其他时段则作为普通车厢。

这虽是国内首次尝试,在全球范围内,却不是新鲜事。放眼两岸三地,十年前,同样是为了防治性骚扰,台湾铁路局亦曾试行女性专用车厢,却在推广半年后叫停。可以想象,难度在于,一方面,因为规划不清,“仅通勤时段作为女性车厢”的设置,让其在界定上颇为暧昧,另一方面,如何做好前期宣传、建立公民意识、订立惩罚制度,显然也不是一两天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广州地铁从宣布到落实,仅短短数日,如何保证执行力度,也只能画个问号。

更重要的是,采取空间隔离的方式,把女性安置在某一节固定的车厢内,借由保护的名义,实则画地为牢,在平权意识迅速发展的今时今日,是否是一种性别体制的倒退?

亲善型歧视:不平等的另一幅面孔

地铁中被隔离起的女性乘客,让人想起高考期间,为艾滋感染者考生设独立考场的新闻。

来自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的 16 名考生,坐在该校设立的标准化考场中,完成了这场平凡又特殊的考试——看起来,他们成功走入考场,为未来的升学创造了可能,为消除歧视走出了第一步,但不可忽视的现实是,艾滋传染途径只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哪怕与普通考生坐在同一个考场中,这 16 个特殊学生,也并不会散播病毒,然而,独立考场的设立,恰恰折射了现实中的恐艾情绪,人们谈之色变,戴着不可说的有色眼镜,唯恐受分毫影响,看似是突破性创举,实则为人言可畏下的无奈折中。

一般认为,隔离必定是基于公共利益才能合理正当化,例如隔离肺结核病人、隔离危险的罪犯,否则会促成歧视。虽然表面上,对于某一隔离种族或阶级的隔离,已在现代文明社会渐渐销声匿迹,但是,当女性车厢以爱之名义举起公共利益的大旗,性别隔离这个父权制的产物就这样改头换面,有肆无恐地悄悄出现。

心理学中,性别歧视划分为常见的、易于判断的敌意型歧视(Hostile Sexism)与更晦涩、难以辨认的亲善型歧视(Benevolent Sexism),不同于前者,后者虽然以帮助女性为出发点,在主观上对女性抱持保护、关爱的正面情感,但却是以性别刻板印象——即柔弱的依附者、需要被怜香惜玉的对象——来看待女性,依然是男性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把女乘客们抛在了更被动、更无权的一方。

与此同时,作为不平等的另一幅面孔,为了达到免受咸猪手或偷拍困扰的愿望,不少女性也成了亲善型歧视的同谋者。

事实上,一番草率的美意背后, 伤害是双方面的,例如,粗暴地把两性隔离开来,预设男性必然会做出不文之举,是否也是一种污名化与歧视?更进一步说,倘若性别调转,男性也有可能成为被侵害的对象,那是否要再设专用车厢把他们保护起来?公共交通工具不止地铁,当女性走出站,转搭巴士或是出租车,是否也要继续被隔离才能维持成效?受到来自同性的滋扰,也并非什么稀罕事,在这节小小的专属车厢,是否要分出一个个如胶囊般真空的小空间,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

换言之,当凡此种种的问题一再浮现,就像是早前雷声大、雨点小的女性专用出租车一样,只从个人化的角度看待公共空间中的性别文化与制度,将其视为男人与女人的拉扯与战争,只会陷入治标不治本的陷阱。

当我们动辄谈论阶级固化的时候,不要忘了,刻板印象之固化,对种种性别认同造成的压迫,才是性别实践需要对抗的根本,社会性地看待之,才是问题的关键。

空间政治:性别尊重的战略与战术

走出了简陋的保护主义,下一个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平权不同于特权。也就是说,“没有性骚扰”的公共空间,理当属于所有人都可享受的权利,每一节车厢,都应该是安全车厢。

公共空间,作为构成公众文化多样性的核心元素,亦素来是性别实践的战场,而何为公众文化权?社会学家 Nick Stevenson 的观点是,“在宽容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社会普遍可以提供必需的符号文化和物质文化,来使社会生活具有意义,对统治进行批判,并承认差别存在”。既然主流公共领域的文化视角,往往把社会问题简化私人问题,那么在个人生活经验上,女性需要在城市规划中获得特殊考量吗?

答案是肯定的,空间的设计,是为了配合使用者的需要,政策设计的前提,不仅要充分尊重多样性,更要从实际关怀与需要出发。事实上,当我们打破公/私领域的二元分解概念,就会发现不仅是上下班路上,在家庭或私人范畴之外,女性每天走过大街小巷,穿梭在公共空间与个人经验之间,都在重新定义生活中不同空间的关系,除了当遭到性侵犯、咸猪手等压迫时的反抗,还有掌握对身体的控制权,彰显女性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共通与差异。这些都反映了活生生的性别政治。

既然女性的身份被建构在消费主义之内,就像赛杜(Michel de Certeau)对于日常生活的研究认为,人人都身处结构中, 须遵守其赋予我们的秩序与规范生活,他将这套建制化规范称之为战略(strategy),但是个人具备自主行动与思考能动性,会在结构中寻求各种缝隙,于其间发展出一些伎俩,去挑战、松动结构对个人之控制,但仍然不推翻整体结构,仍身处建制化秩序中,这种个人行为就是战术(tactics)。具体地说,他认为,都市所创造的是鸟瞰式、整体性秩序,地面上的我们行走于都市中,却不时会创造出自己经验都市的方式——抄捷径、徘回、穿越街廓等,便是人们隐约、却稳定地挑战结构之空间战术。

在早前因少女误搭顺风车惨遭杀害的评论文章《女性需要的不是“安全小贴士”,是安全的公共空间》中,作者举出了某非牟利组织在印度、阿根廷、俄罗斯等地推广的“性别包容城市”计划,就是针对女性易于受到暴力侵犯的城市环境,其目的是使当地社区参与到建设更安全的公共场所中来。在这个计划中,人们改善街道昏暗的灯光,对低收入社区进行治安干预,成效如何?根据当地数据,袭击事件的发生率已从每天至少10起减少到每周3起,用受益于此的女性的话说,“走在街上我很自信。我确信我有出行的权利,不用感到害怕,因此我更欣赏自己,也能在公众集会上谈论我们的安全问题”。

即使当审视的范畴缩小到车厢这个小小的空间,可做的努力也还有很多。例如之前同样引发舆论热议的女性在外哺乳难、如厕难的现象,都是有意义的角度。要改善现状,凸显友好,单单靠正义感、或是口号式的政策启迪,都远远不够,从体系的设计和制度的改革切入,才是道阻且长。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