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洛斯门外的野蛮人 中国财团竞购正酣

参与这次交易的华平投资、黑石集团、KKR、TPG同样是擅长杠杆收购的资本大玩家。

知名物流地产商普洛斯的门外,一群资本玩家正摩拳擦掌,但由于管理层因素的介入,使这宗潜在的亚洲最大并购从一开始便充满了争议,并于近期有隐隐爆发之势。

6月23日,英国金融时报称,部分有意竞购仓储运营商普洛斯(GLP)的私募股权打算退出竞购。该报称,黑石、KKR、RRJ及TPG等竞购方萌生退意,皆因于普洛斯现任总裁梅志明领衔的中国财团亦在参与对普洛斯的竞购,这使得这宗竞购变得毫无意义。

普洛斯随后针对该报道作出澄清,表明公司仍在与获选的多家竞购者谈商,所有有利益冲突或可能有利益冲突的董事,都不参与所有关于这个战略检讨的决定。

实际上,自从年初消息传出梅志明将参与这一次竞购以来,外界便认为管理层的加入或将形成管理层收购(MBO)。但面对普洛斯这只市值超100亿美元的巨象,即便是全球前列的私募基金也不容易吞得下。

普洛斯会战

2016年11月,报道称由几家中国基金组成的财团正在对普洛斯发起联合收购,自此揭起了各路资本竞购普洛斯的序幕。随后,包括黑石、华平投资、苏宁、KKR、RRJ 、TPG等资本方或物流巨头相继卷入这场争夺战中。

今年2月,普洛斯发布公告称已经收到多份非约束性要约并成立特别委员会,各方的私有化方案已经有了入围结果,特别委员会正与入围各方讨论,并将开始进行尽职调查。

随后,报道称普洛斯已筛选出至少三个竞标财团进行尽职调查,包括以梅志明为代表的中国财团、黑石集团及华平投资牵头的财团。

至于卖身的原因,据今年1月份外媒所称,普洛斯寻求收购是因其最大股东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要求对公司的进行战略审查而引发。亦有分析指出,系梅志明所在的管理层意图通过联合外界资本力量,私有化普洛斯并寻求在香港上市。

由于梅志明的缘故,外界猜测这或将构成管理层收购。

据悉,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一种行为,从而引起公司所有权、控制权、剩余索取权、资产等变化,以改变公司所有制结构。通过MBO,管理者的身份由单一的经营者角色变为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双重身份。

梅志明所找来的金主阵容,便包括了中投公司、厚朴基金、高瓴资本、万科、平安保险及马云旗下的一支基金等。

而且,这个财团亦与普洛斯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厚朴基金董事长方风雷为普洛斯上市公司董事及普洛斯中国公司董事;高瓴资本则是普洛斯的第二大股东,持股8.2%,仅次于第一大股东GIC;中投公司曾是普洛斯于新加坡上市时的基石投资者。

虽然梅志明及该财团目前尚未对外透露是否已发起了管理层收购,但这层关系的存在似乎已引起了其他资本方的不满。

按照普洛斯6月7日发布的消息,竞购者需最迟在6月30日提交最后提案,但另有消息称,获选竞标的黑石集团还在考虑是否要参与。

旋涡的中心普洛斯与野蛮人

虽然梅志明所在财团大腕云集,但与其进行竞购的其他几家也不是“省油的灯”。毕竟,他们想要拿下的是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物流巨头普洛斯。

据悉,如今的普洛斯是脱胎于美国Prologis(现译为安博)的现代物流设施和工业基础设施提供商,在2010年于新加坡主板上市。当年,普洛斯上市同样刷新了一个纪录,以筹资39亿新元创下新交所17年间最大规模的IPO。

原普洛斯于2003年便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为中国带来了“物流地产”的概念。而拆分之后的新普洛斯在新加坡上市之前便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现代物流设施提供,这个新普洛斯,也依靠收购、入股或与国内的仓储运营商进行合作的方式,规模日溢壮大。

上市当年,普洛斯入股中国第二大现代物流设施提供商宝湾的母公司,并在后续几年间收购上海宇培集团、航港发展、中储等公司的股份,与传化物流、德邦物流等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今年6月19日,普洛斯还宣布入股东航物流,占股达10%。

至今,普洛斯在全球拥有并管理着5500万平方米的物流设施组合,其业务主要布局于中国、日本、美国和巴西的117个主要城市。在国内,普洛斯在38个主要城市投资、建设并管理着237个物流园,基本形成了覆盖中国主要空港、海港、高速公路、加工基地和消费城市的物流配送网络。

在主业之外,普洛斯亦师承了原美国普洛斯的资本财技。普洛斯分别于2013年及2015年推出了中国物流基金一期及二期,基金规模分别为30亿美元及70亿美元,接连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发基金。

面对普洛斯这只市值超100亿美元的巨象,即便是全球前列的私募基金也不容易吞得下。据外媒报道,近期银行业者正准备递交新加坡普洛斯集团杠杆收购案的融资建议,此次融资规模约为100亿美元,将成为亚洲最大的一笔杠杆融资贷款。

而参与这次交易的华平投资、黑石集团、KKR、TPG同样是擅长杠杆收购的资本大玩家。

譬如,KKR曾在1988年凭借对垃圾债券的运用,以250亿美元的天价完成了对烟草和食品雷诺兹·纳贝斯克的敌意收购;KKR也因此被称为“华尔街门外的野蛮人”,由此奠定了其华尔街杠杆收购的大佬地位。

而且,KKR极为擅长使用“LBO+MBO”的方法进行并购。有统计指,从1977年至2006年底,KKR通过这种途径完成了140多次收购,累计总交易额达到了1929.65亿美元。巧合的是,这一次让KKR颇感不悦的对手,采取的正是它最擅长的MBO并购方式。

除此,黑石集团,全球最大私募基金之一,通过大举并购地产公司成为如今全球最大的地产投资公司。不过,比起以一宗天价级敌意收购而闻名的KKR,黑石集团向来宣布坚持不做敌意收购。

据悉,黑石集团牵头的银团得到了德意志银行和汇丰的支持,但由于管理层的加入,黑石是否继续竞标还是未知。

来源:观点地产网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