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数字专辑和付费订阅,在线音乐行业或将迎来全新盈利模式?

近日,Spotify推出名为“Sponsored Songs”的测试功能。这个可以被翻译为“赞助歌曲”的全新功能的出现,改变了过去Spotify只赚广告主广告费的惯例,这次,平台上的免费用户进入了Spotify的视野。

如果说Spotify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音乐流媒体平台,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即使它怎么样都不赚钱。根据Spotify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该平台已经拥有5500万付费订阅用户,稳居行业老大的位置。因此,Spotify每一步的发展都会被整个行业密切关注。

近日,Spotify推出名为“Sponsored Songs”的测试功能。这个可以被翻译为“赞助歌曲”的全新功能的出现,改变了过去Spotify只赚广告主广告费的惯例,这次,平台上的免费用户进入了Spotify的视野。

该功能是否会成为Spotify改变行业规则的又一利器,而歌单是否会成为平台、音乐人、唱片公司的一种全新盈利模式?

“赞助歌曲”功能对免费用户“开刀”

这个叫做“赞助歌曲”的测试功能,是Spotify用来从其免费用户身上“薅羊毛”的新举措。该功能允许唱片公司在Spotify上的热门歌单中,插入自己公司旗下音乐人、歌手的歌曲,同时基于Spotify丰富的大数据信息,Spotify将带着这些“被赞助歌曲”的歌单,推送给每个目标用户。

而对于免费用户来说,如果不想听到这些“赞助歌曲”,则需要花一些费用去屏蔽这些歌曲,但目前金额未知。

Spotify方面称,该功能所代表的是一种全新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平台可以避免过度广告轰炸对用户体验造成的损害,同时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到更多的免费用户,以及从这些免费用户身上赚钱。同时据Spotify,该功能对且只对免费用户开放

也就是说,免费用户为了达到最佳听歌体验,同时减少“赞助歌曲”对歌单的“污染”,那么你就只能交钱屏蔽这些赞助歌曲,或者一劳永逸成为Spotify的订阅会员。

在音乐先声(ID:nakedmusic)看来,免费用户既然在过去可以忍受歌曲播放中插入广告,那么在歌单中插入一些自己不那么喜欢的歌又有多大影响?该功能对免费用户的影响是个未知数,但毫无疑问,这对于很多唱片公司、音乐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但是说到“赞助歌曲”功能,我们就不能不提一个词,Payola

在早期唱片工业时期,音乐作品没有太多传播途径,广播电台是当时唱片公司、歌手最主要的宣传阵地。初期,一些小的唱片公司因为歌曲宣传渠道的匮乏,以及歌曲内容的敏感,而只能通过贿赂电台DJ的方式来获得歌曲在电台的播放机会。到了后期,这种贿赂行为则成为了很多大唱片公司的“勾当”。

于是,Payola一词,通常指在地面广播中花钱买播放、买榜的违法行为。

然而在像Spotify这样的流媒体平台上,这种行为却没有被法律明令禁止。但 “赞助歌曲”功能的推出,一定不可避免的会让很多人回想起那段乐坛被“买榜疑云”笼罩的黑暗时期。

Spotify为营收开出的一剂“猛药”

据2016年财报显示,Spotify在过去一年里收入增加了52%,总收入高至33亿美元。但让Spotify坐立难安的是,其年净亏损也增加至5.97亿美元。

赚的越多亏的也越多成了Spotify的梦魇。但一个好消息是,Spotify亏损的增长,不再主要来自于高昂的版权支出,而是由于债务以及外汇投资汇率等的影响。与前几天还在呼吁唱片公司降低版权授权费用的Apple Music不同,Spotify暂时走出了版权噩梦,与唱片公司和音乐人恢复密切往来。

为了盈利,Spotify可谓绞尽脑汁,而这次又是为何决定突然对免费用户“下手”?

根据外国网站统计,从2013年开始,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Spotify订阅用户每年平均订阅费用支出减少了30美元。而截止到目前,Spotify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超1.4亿,订阅用户达5500万人。

平均订阅费用减少的原因,则与Spotify在其他国家的扩张有关。例如,去年Spotify进入了印尼音乐市场,但是在当地,Spotify的月订阅费用只有3.8美元。同时,出于与Apple Music等流媒体平台的竞争原由,Spotify推出的一系列低价促销活动也大大拉低了其订阅收入。

但在对2016年Spotify用户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即使Spotify在全球音乐流媒体中付费用户转化率最高,但免费用户占比仍高达61.9%一大半用户都是免费用户。于是,难怪Spotify将目光转向这数量众多的免费用户。

毕竟,靠广告收入维持不是长久之计,需要达到广告收入和用户收入的平衡,毕竟音乐产业也不能靠非音乐本身的收入做到长久、健康地发展。但是Spotify 又是否可以通过全新功能从免费用户那里获得收益,亦或者是获得更多订阅用户,结果未知。

做歌单成为一门新生意?

电台在音乐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传统唱片工业时期,唱片公司和歌手宣传歌曲、听众接收最新音乐信息,电台是最重要的阵地。于是在电台把控下的各类音乐排行榜,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各种“潜规则”的战场。

当时,唱片公司去电台买榜成为一件非常司空见惯的事。不同于互联网时代,新老歌手在面对海量的信息渠道和用户时还算平等,但在过去,一个新人如果想要红,电台是他绕不过也是最主要的宣传工具。而那时因为人们听歌渠道的匮乏,以及一些潜规则对于电台的把控,于是受众只能老老实实听这些经过操控的榜单内容。

2009年,周杰伦、梁文音、柯有伦参加拒买榜自律公约记者会

几年前有一则新闻,新加坡歌手涂紫凝发微博控诉内地某音乐排行榜收钱卖榜黑幕。此外,还传出了一份在电台推艺人新歌的“价目表”,八万八千元、十万八千元、十二万八千元等价位。因此不难想象,那时候广播电台的影响力和繁荣。

但是长此以往,排行榜的行业公信力和专业度会遭受极大打击。一种既有行业准则的崩坏,不只是盗版数字音乐的错。

现如今,当人们发现,在听歌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歌单也可以被买卖时,当然也少不了歌单被操控的担忧。因为歌单所代表的不仅是人们全新的听歌方式、作为行业风向标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正向的行业规则的构建。

音乐作为音乐人的艺术创作,被消费理应得到报酬,Spotify此举想要向免费用户收费,同时允许唱片公司花钱推歌的行为,也可以看作是对于免费模式下唱片公司和音乐人的一种补偿。

此次Spotify推出的“赞助歌曲”功能,为其后很多的音乐流媒体平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当其他平台还在为不断增加、巩固付费用户的时候,Spotify已经先一步在免费用户身上做文章。

目前,国内数字音乐平台已经平息了版权之争,开始转入差异化发展阶段,手握费用高昂曲库资源的各家平台,恐怕当下最烦恼的就是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吸引用户,以及将这些流量变现

歌单在国内数字音乐平台出现得不算晚,但是真正被规范化、商业化则较晚,直到网易云音乐的出现,歌单文化才真正蔚然成风。

如今,歌单生态的构建,已经成为各数字音乐平台的“日常”,做歌单成为各平台都盯上的新生意。

其实歌单交易早有先例。早在2015年,就有美国唱片公司开始交易歌单,并喊出上万粉丝量歌单2000美金的价格,如果是粉丝量更多的歌单,那么价格则更高昂。

前几日,酷狗音乐宣布平台上点击量破亿的歌单数量已有26个之多,隐藏在上亿点击量背后的用户数量和商业价值不容小觑。而其他平台,如QQ音乐等,也在歌单文化的构建上默默使力。网易云音乐自是不必说,算是所有平台里拥有最为成熟歌单生成机制和运作模式的数字音乐平台。

整体来说,“赞助歌曲”还是利大于弊,歌单成为一门新生意,弥补了当下数字音乐售卖、付费订阅变现模式的局限,扩宽了音乐作品的变现渠道

当音乐可以不依附于其他领域,而是能够靠音乐本身来盈利,那音乐行业才算是真正开始变好。

文 | 王亚男 编辑 | vision 排版 | 福猴儿

本文为音乐先声原创稿件,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我们。

音乐先声现已入驻36氪、界面、虎嗅、知乎、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百度百家、一点资讯、搜狐、网易等自媒体平台。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