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男”俞永福为何要让阿里影业从“脏活”、“累活”干起?

电影行业的许多基础工作通常都是脏活、累活。费力不讨好,传统电影公司不愿意干,想干通常也干不好。而对于手握数据和科技优势的互联网电影公司来说,却是有充分动力和能力去做的。

文|朴芳

人脉交际和品宣构成了上海电影节的真实世界,每天都有无数个XX之夜、无数个发布会,以及无数篇通稿和片单诞生。众人穿花般游走于各种局之中,吃剩的小龙虾皮都加起来不知能否让黄浦江断流。

在外行人看来,这似乎是一个无比风光、热闹的行业。

只是一幅盛世图景之下,不知身处其中的局内人作何感想。

我们相信每个老板心里都有一本账。面对当下市场二八甚至一九的盈亏比例,面对跌跌不休的上市公司股价和估值,面对监管层对影视资本并购融资的严格管控,面对好莱坞碾压级的入侵,面对五一档后国产片尚无破亿的窘境……

可以说,经过十年来的高速发展,中国电影产业仿佛又站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在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票务补贴等一系列外部因素衰竭的情况下,中国电影产业该往何处去是每个人都在思索的。

喊口号和炮轰之外,破局点在哪?

这几天犀牛娱乐(ID:piaofangtoushijing)发现很多论坛上的大佬都把枪口对准了演员,认为是演员的不敬业和不专业导致了种种乱象;也有人说,有什么样的观众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内容被生产出来;还有媒体不断对“匠人匠心”这些再三呼吁。

这些观点其实都没错。但是说实话,口号喊了这么多年,当赤裸裸的巨大名利诱惑摆在面前,又有几人能不忘初心? 实际上更多的是因为观众在不断成长,而倒逼着产业的进步。

口号要喊,该炮轰还得炮轰。

但真有人想拍烂片吗?其实没人想,哪怕纯粹是为了名利,谁不想自己参与的作品叫好又叫座呢。

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一个项目里的众人齐心协力拍烂片:大家努力着、努力着,结果就是口碑和市场都扑了。

因此,基本的行业行为规则,以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搭建,我们认为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面对当下发展中的瓶颈,只有把地基打好、关系理清、通路理顺,才能进入产业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首次公开亮相后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其实这也是很多真正有识之士的共同见解。电影产业是感性和理性的高度结合,既需要创意故事、独特表达、个性化电影人这些感性元素,也需要高效的用户触达、内容制作和商业变现的理性建设。

俞永福这里所指的基础设施并不是传统的硬件,而是通过构建用户触达、商业化和内容产业化为主的三大“新基础设施”来赋能电影产业。

在经历了成立以来近三年的摸索期之后,阿里影业以做实业的心态重新定位了自己的战略方向。

苦活、累活谁来干?

在俞永福看来,中国电影产业是一个典型的三高产业:资金和人才都高度密集,同时风险也极高。不少行业人士把投资电影比作进入一场赌局。

犀牛君觉得其实还可以加上三低:一是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低;二是人际信任度和合作效率低;三是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效率低。

虽然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了全世界最高的线上化购票率,但不少从业者对于数据的应用才刚刚开始,还停留在基本只看实时票房和排片,谁谁又破几亿了的初级阶段。

拥有海量用户,尤其是大文娱消费数据的互联网公司能否更多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给电影人提供更多基础的数据和服务? 这对于提高从业者的数据应用水平,解决大量长期存在的各种痛点问题,是非常必要和紧要的。

例如如何衡量演员在某部影片中所真正起到的票房增量?如何通过影片的票房曲线预测市场走势?如何通过过往数据判断某一类影片的天花板?如何通过影城的经营数据来有效率的排片和提高非票房收益?如何通过细分精准的用户画像以更有效率的宣发?如何快速查询影片幕后的所有信息和资料?

而人与人之间的线下交易成本之高、信息的闭塞程度和不信任感之深更是长久以来存在的行业顽疾。举个例子,为什么上影节各项活动和局如此之多? 就是因为从业者太需要通过不断曝光自己来建立公司或个人品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资源,否则就很容易连合作方的门都敲不开。

电影行业的特殊性还在于,从上游到最下游产业链条非常长。人才的培养、IP的交易和授权、项目融资的需求、主创casting的搭建、剧组拍摄、商务合作、宣发中的具体环节中其实都有大量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获得效率提升的空间。

但是这些基础工作通常都是脏活、累活。费力不讨好,传统电影公司不愿意干,想干通常也干不好。而对于手握数据和科技优势的互联网电影公司来说,却是有充分动力和能力去做的。

在俞永福看来,阿里影业要建设的新基础设施包括三方面:

第一,用户触达的基础设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用户,更好地连接观众与内容,包括大数据宣推和智能发行。日前国内上映并斩获6亿票房的《一条狗的使命》,就很好说明了大数据宣发的用户触达效果。但作为引进方,阿里影业从数据角度分析了该片的潜在观众,首先是购买过宠物相关用品的电商用户,其次是在优酷上观看过该片导演上一部作品《忠犬八公的故事》的视频用户;再次是淘票票中想看该片的用户。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阿里影业对该片的营销推广做了精准划分。最终,该片依托过硬的口碑而释放出了市场潜力。

第二,商业化的新基础设施则是基于电商、金融、内容生态的模式创新,为内容创作者带来更多货币化通路,例如衍生品开发、IP授权&植入等。今年,阿里影业就围绕“三生三世”将IP授权给10大核心品类40个品牌商家,最终由这些商家开发并销售的相关衍生品,预计能获得超过3亿的总销售额。而在今年7月,电影版《三生三世》也将上映,阿里影业将对“三生三世”IP有新一轮商业化探索。

第三,内容产业化的基础设施,则是用更流程化、标准化的方式,让电影内容生产更简单、高效,其中包括故事创意的挖掘,IP联动开发,人才发现和扶持等等。今年4月,阿里影业推出的电影《傲娇与偏见》就是一次IP联动开发。首先同名小说在阿里文学发布,阿里影业在剧本开发阶段就与创作团队紧密合作,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票房的成功。而在人才方面,阿里影业也在此前推出“A计划”,面向全球范围的青年电影人发掘、扶持青年电影人才。

做竞争者,还是做服务者?

阿里影业未来要如何做? 俞永福给出两个关键词:科技、数字平台。

“我认为我们的基因实际上是两个:第一个是科技的基因,所有电影产业原来的公司里面我们肯定是最懂科技、技术能力最强的。第二个最强的基因是数字平台,这是传统的电影产业不具备的,所以一切依靠于这两个要素构建我们的业务定位。”

虽然出于保密原因,俞永福在采访中没有对犀牛娱乐透露具体的产品动向,但不难猜测,面向C端普通用户的淘票票和面向B端行业人士的淘票票专业版,应是阿里影业新基础设施建设的两个战略支撑点。

此外在商业角度,非票房收入无疑是阿里电商基因下的最大优势。过去一年,俞永福把整个阿里大文娱的所有授权衍生集中在一起,把团队集中在文娱授权宝下面,这个团队会整体考虑在电影、电视剧、文学、游戏等各种内容形式下的授权衍生业务问题。

俞永福对我们透露,在这个过程中,阿里的授权衍生业务发展迅速:第一个阶段是以《碟中谍5》开始做衍生品,当时过了1000万的销售门槛;第二个阶段是《星际迷航3》授权衍生品,销售额做到了三千万;第三阶段则是在《三生三世》电视剧的衍生品上,阿里为这一IP预计能做到前所未有的3亿交易额。

“在这个行业里面,大家说阿里巴巴能赢的是什么?90%的人说阿里巴巴在授权衍生上一定能赢。你说阿里影业在内容上能赢,现在赞成的估计只有20%~30%,我就很理性,这就是事实。”对于阿里影业的优势和劣势,俞永福显然内心非常清楚。

“我们认为在科技、数字平台方面,不管谁去干,这两件事如果不是我们赢了,那我觉得公司全体管理岗位、全体团队全可以下课了。这都是你的基因,你有这么强的历史、这么强的人才都输了,那纯属开玩笑。”

就具备用户平台和数据能力的互联网影业公司来说,市场上存在如猫眼电影、娱票儿等强劲的竞争对手,俞永福在看待竞争时颇有信心:“目前看,有在大方向上具备科技能力的公司,如果跟内容商业化连接的时候,就需要强大的电商平台,这是阿里最大的一强项。”当然在必不可少的弹药方面,俞永福同样透露了账上还有百亿的资金储备。

背后的操盘逻辑

19世纪中叶,美国加州发现金矿的消息,使众多淘金者蜂拥而至。由于淘金者的人数太多而金沙有限,绝大部分冒险家最终空手而归甚至倾家荡产。而当时在淘金潮中,成为为数不多富人之一的,却有一个17岁的农民叫亚莫尔。

犀牛娱乐认为,这就是为行业提供水、电、煤等基础设施服务背后,所隐含的更深层商业逻辑。

在我们看来,互联网公司之所以如此热衷于电影行业,最看重的无非是通过电影票的高频交易特征来获取用户,以形成生态溢出效应。

回顾过往,互联网公司进入电影业的姿势各不相同:在线票务、IP变现、线上营销、影游联动等等都有,但在内容层面,却几乎无一例外都遭遇了菜鸟期的阵痛,交了不少学费。

“我们做内容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并不是要做一个生产内容最多的公司,我们是想通过这个去理解产业还存在哪些问题,问题就是机会,我们发现这个行业在基础设施方面非常缺失,这就是机会。”

为此,阿里影业的战略方向是做少量内容、不以扩量为目标,不与内容方构成竞争关系。

“去年上海电影节的时候,很多公司都发布了片单,现在有一部分成了项目、一部分成了PPT,其中也包括阿里影业,这就是事实。今年阿里影业没有搞阿里影业之夜,就是因为我认为没必要,业务是做出来的没必要是先说后做。如果你是一个创业公司,要通过这种方式忽悠资源可以理解,但阿里影业不需要用这种方法。”

阿里影业过去的两年多发布了17部电影片单,也先后斥巨资在国内和海外市场买买买,在此过程中遭受了不少人高期待后的落差,也和许多互联网影业公司一样,被部分传统电影人所天然对立。如今,新基础设施服务者似乎才是务实的正确定位。

低调的“理工男”俞永福,能否带领阿里影业走出一条互联网公司切入影视行业的新路径? 阿里影业如何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为电影产业升级做出基础领域的贡献?这是我们所期待和乐于在今后见到的。

END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