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15万亿融资需求 PPP资产证券化“扩围”

和最初试点只限“项目公司”本身相比,最新通知明确,项目公司、项目公司股东、支持项目公司其他主体均可开展资产证券化。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井喷”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融资需求。为缓解资金矛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加速推进PPP资产证券化。

6月19日,财政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共同发布《关于规范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资产证券化有关事宜的通知》。和最初试点只限“项目公司”本身相比,本次通知明确,项目公司、项目公司股东、支持项目公司其他主体均可开展资产证券化。

“最新公布的文件显示出中央政府推动PPP资产证券化的意愿很强烈。”长期跟进中国PPP项目的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背后的逻辑一方面是加快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是使社会资本能够有退出渠道,从而保证其有更大地积极性来参与到PPP项目中来。”

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进入全国PPP项目综合信息平台的PPP项目达到12700个,入库项目所需投资金额约15.3万亿元。

专家认为,面对如此巨大的融资压力,PPP资产证券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PPP项目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盘活PPP项目存量资产。

在扩大发行主体范围的同时,最新的通知对运营期限条件也有所放松。

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资产证券化PPP项目的范围和标准。根据当时的标准,项目须成功运营两年以上,项目公司方能申请资产证券化。

而最新的通知,仅对“项目公司股东”开展资产证券化提出要求“在项目建成运营两年后”,而对“项目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并无期限要求,项目公司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条件放开到“建设期”,探索在项目建设期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以期拓宽项目融资渠道。

金永祥对界面新闻表示,之前“运营两年”的条件给社会资本造成很大压力,因为项目往往在建设期需要很多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为PPP资产证券化“扩围”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做好了风险防控的准备。

通知明确指出,进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时要加强监管,切实防范刚性兑付风险。另外,财政部还要求合理分担资产证券化的成本收益,PPP项目公司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成本应当由项目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承担,不得将发行成本转嫁给政府和社会资本方。

“和任何投资形式一样,PPP资产证券化也有一定的风险,一旦出现项目公司不能按期兑付产品利息或本金,自然就会出现违约,有关部门一定要在这方面把好关。”金永祥说。

通知还指出,将优先支持水务、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开展资产证券化,还将重点支持符合雄安新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PPP项目。

不过,在专家看来,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只是推动社会资本融资和项目落地的工具,仅仅从资产证券化来推动PPP的力量是有限的。

金永祥说,激发社会资本参与PPP的热情,关键在于要有好的项目。“为了增加高质量的PPP项目,应该避免出现形象工程,更多地增加能够改善民生的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项目。此外,必须加快推进收费机制和价格制度的改革,按成本付费,这可以解决现金流问题,从而推动PPP的发展具有延续性。”他强调。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