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突击检查券商PB账户 违规公司被罚停开3个月

检查过程中发现个别证券公司事前调查不足,引入的客户涉嫌参与违规活动。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据新浪财经报道,近期,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会同北京、上海、深圳证监局对部分证券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交易系统(PB系统)服务展开现场检查。个别存在一定的合规问题及风险隐患的证券公司,被相关证监局采取了责令整改并暂停新开PB账户系统3个月等行政监管措施。

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在其发布的一份通报中指出,检查过程中发现个别证券公司事前调查不足,引入的客户涉嫌参与违规活动。并举例称,存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立专业化交易系统账户后,在其门户网站公开宣传配资业务的情况。

检查中还发现,部分证券公司监测模型过于简单、原始,仍然停留在底线要求水平,监测效果不佳。且对工作重视程度不足、事中监测发现问题线索能力薄弱,事后审计及异常处理工作大多流于形式。

另外,部分证券公司专业化交易系统的组合功能存在隐患:一是投顾下单功能,投资顾问表面拥有“建议权”,实际拥有“下单权”。二是自行分配角色功能,如果证券公司将专业化交易系统的部分账户管理权限授予客户,客户在现有经纪账户下可以自行开立交易、风控、查询、投资顾问等“角色”账户。在上述两个功能同时开放给客户的情况下,管理人既可以自主开立“角色”,同时又能将“下单权”通过自动风控功能让渡给自己开立的其他“角色”,实质上存在为场外配资提供便利的可能。

证券公司PB业务(Prime Broker),即主经纪商业务,也称为主券商业务或大宗经纪业务,业界普遍将其定位为证券公司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客户等提供集中托管清算、后台运营、研究支持、杠杆融资、证券拆借、资金募集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1月底,私募基金规模已达10.98万亿元,超过公募2.62万亿元,私募市场亟需托管外包服务。

在2016年2月,被视为私募史上“最严新规”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实施后,大量私募涌向券商寻求“保壳”。PB业务成为券商布局的蓝海市场同时,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

今年4月末,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网站即公布处罚决定,指出招商证券PB业务存在尽职调查不力和开会操作违规的问题,并对其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新开立PB系统账户三个月的处罚措施,要求其全面自查PB系统相关业务的开展情况。彼时,市场即预测券商PB业务整改期或将到来。

此番,上述通报中提醒,证券公司应当严格落实“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对不配合开展尽职调查、无法确认其身份真实性或资金来源合法性的客户及产品,不应提供服务。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