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花式揽储备战年中考

在央行慢慢“拧紧”流动性水龙头后,经历了3月末“从严版”MPA首次“大考”的银行,面对6月末的考核,祭出更多“花式”揽储办法。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在央行慢慢“拧紧”流动性水龙头后,经历了3月末“从严版”MPA首次“大考”的银行,面对6月末的考核,祭出更多“花式”揽储办法。除了存款、理财、大额存单等利率全面走高外,北京商报记者日前了解到,有的银行在存款和代销业务等任务量上再次加码,部分银行则提高了员工揽储的奖励系数,同时银行贷款意愿普遍下降,紧捂钱袋动作明显。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拼抢存款的行为应该只是阶段性的,未来利率水平也会适度回落。

存款、大额存单利率上浮

虽然距离6月末的揽储大限还有一段时间,但各家银行已使出浑身解数吸收存款。不仅国有大行拿出各期限存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达到40%的“诚意”,股份银行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中,将存款利率上浮幅度调至50%顶端来吸引客户的更不在少数。

大额存单也是银行的必争之地。今年以来,部分银行已悄然提高大额存单的利率,产品期限种类也越来越多样。某总部位于东南沿海的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行大额存单起购金额为30万元,此前执行的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30%,如果有贵宾客户购买超过50万元,提出想要更高收益,支行需要向分行递交申请,最高可批上浮50%。但4月起,只要任意客户认购金额达到50万元,支行就可以直接给出上浮50%的利率,不用打报告。

银行为拼抢存款使出的解数还不只有这些。另一家总部在南方地区的股份制银行规定,营销岗位的员工每人需要在6月末之前拉到300万元存款,此前因为存贷比红线的取消,该行已经连续几个季度没有这么重的任务了。一家位于较好地段的国有大行支行的客户经理也坦言,以前从没有存款量不够的时候,但今年以来,缺存款的感受非常明显。该行虽然上浮40%的存款利率拼不过中小银行,也未给员工增加存款任务量,但转为增加了贵金属、保险、基金等产品代销。

揽储奖励加码

没有直接增加销售或存款任务量的银行,也通过提高奖励系数的方式变相鼓励员工为银行揽储。一家股份制银行和一家城商行都提高了存款奖励系数,其中,该城商行对员工新增对公存款的奖励最高可达到千分之三,假设某员工6月末时新增了1000万元对公存款,最多可以一次性获得3万元的奖励。该行员工表示,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政策,因为银行长期都需要吸收存款,所以这早就被视为是“常规任务”了。提高奖励系数后,部门内部现在大家干劲都非常足,想要在6月多拉到一些存款。

被称为“揽储利器”的银行理财,收益率同样节节攀升。据融360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连续降息后,银行非保本理财平均收益率今年5月首次回到4.5%之上。

银行疯狂争抢存款背后的主因,是监管引导金融资产去杠杆挤泡沫,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央行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影响到整个资金市场的利率水平,尤其是银行主动负债成本有所上升。在目前流动性转换的节点上,银行短期内出现对存款的依赖度提高,加强对存款的争夺,是在当前环境下的正常选择。此外,盈码基金研究员杨晓晴补充表示,银行还要满足流动性需求、平衡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各项指标,以迎接MPA考核,所以对现金的需求十分紧迫。

但曾刚也指出,从利率市场化角度来讲,我国银行业主动负债占比仍不够高,长远看,银行对存款依赖度还需要降低,因此此番“存款大战”是短期的冲击导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改变。

惜贷情绪攀升

不过眼下来看,各路资金成本逐渐攀升给银行带去不小压力,部分银行已经传导到贷款端。近期,银行收紧贷款的消息不时传出,一家地方农商行总行信贷部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行的贷款利率也已经一路上行,按照央行规定,银行的贷款利率最高不能超过基准利率的4倍,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35%计算,最高大约可以到17%左右,目前该行对部分企业的贷款利率已经接近10%。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从个人以及企业方向的资金成本有所上涨之外,银行之间的资金互通成本,自2016年9月以来就处于逐渐上升通道。据6月2日最新数据显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多数继续上行,隔夜Shibor、7天Shibor、3个月Shibor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1年Shibor涨0.73基点,报4.3773%,已经是自5月22日超过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后连续12天倒挂,续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银行通过同业拆借来增加一笔存款所付出的成本,已经高于从其他银行直接贷款,如此倒挂,也被业内戏称“面粉比面包还贵”。

因此,银行放贷意愿下降以及贷款利率的上行恐怕还会衍变成更大范围的行为。曾刚认为,贷款利率上调是肯定的,因为短端利率上行后,银行资金成本上升,银行肯定会抬高贷款的利率水平,预计二季度末后银行贷款利率会明显上行。他还提到,目前信用债发行的大量取消,导致很多融资转回到银行,提高了银行的议价能力,因此预计企业贷款成本也会有明显上行。

未来利率将适度回落

但贷款利率上升,无疑对实体经济不算“友善”。中信建投银行业分析师杨荣指出,此轮金融去杠杆的目的在于压缩同业链条,降低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嵌套和空转的杠杆和风险,引导资金脱虚向实。而从事实来看,当前银行却在上演压缩贷款、抬高贷款成本的剧情,已经有业内人士提出担忧,这会给实体经济造成压力。

在曾刚看来,虽然贷款利率上行确实会给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压力,但目前还没有很明显的负面影响,到底利率上行对实体经济会不会造成冲击,还要看实体经济的运行和好转的情况如何,能不能承受这样的调整。杨晓晴也认为,目前央行“锁短放长”并拟启动“MLF+28天逆回购”,旨在提高短期利率以去杠杆,又降低中长期利率不致增加企业贷款成本,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所以不会给实体经济带来太大压力。

仍需警惕的是,目前银行还在监管层要求的去杠杆过程之中,银行清理杠杆、期限错配还远远没有结束。杨晓晴认为,随后利率是否回调还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一方面,实体经济需要低利率来缓解借贷压力,为企业减负;另一方面,为避免美元加息再度引起国内资本外流,就需要适当提高国内利率。此外,还要考虑一旦利率回调后,前期的去杠杆成果会否被侵蚀等。

美元加息这一因素,也在近期被不少业内人士提及。华创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债券首席分析师屈庆表示,“美国、欧洲的加息会导致我们客观的利率回升。中美的利率联动非常强,来自于对于汇率和利率的平衡。其实回到2013年,什么东西最值钱?钱最值钱,因为钱荒。当前也是某种程度上变相的钱荒。”他也以此解释为何当前“现金为王”的心态在市场蔓延。

不过,杨荣预计,金融去杠杆后,金融空转的现象不再,长远看金融同业所加的价格可能被去化,实体经济不用承受同业链条增加成本,逐渐利率也会有回落趋势。曾刚也认为,严格上来讲,现在整个实体经济并不支持利率的持续上行,所以预计利率水平不会继续上升,而且因为目前短期冲击和市场预期的原因,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利率超调。从中长期来看,在短期的冲击后,随着市场的逐步适应和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利率水平可能还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出现回落。

来源:北京商报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