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导演跨界美剧:是流媒体“雄起”还是好莱坞“药丸”?

电影导演跨界美剧是一个与好莱坞电影创作风气和流媒体崛起势头双向相关的趋势。

作者:夏木

擅长复调叙事和科幻题材的沃卓斯基姐妹搭建了《超感猎杀》中五大洲大一统的宏大世界;意大利籍金棕榈奖导演保罗·索伦蒂诺兼任编导,把《年轻的教宗》的构造现实拍出了乖张的仪式感;大卫·林奇亲自掌镜的《双峰3》,带来了浓郁的黑色邪典气质。

先有沃卓斯基姐妹的《超感猎杀2》回归,接着是大卫·林奇“邪典”剧《双峰3》的重启,后面还有大卫·芬奇“贴牌”的《纸牌屋5》归来。猝不及防,这个五月的美剧档被一波电影导演弄得躁了起来。

要说电影导演跨界电视剧,在《双峰》第一季开播的1990年的确还算一件稀奇事。八十年代末,美国的黄金档还在被《达拉斯》《豪门恩怨》这样的晚间肥皂剧,或者像《迈阿密风云》这样的MTV警匪剧霸占着。

没人认为大卫·林奇擅长的迷幻、呓语和意识流风格能被电视观众接受,因此,即便作为电视电影的《双峰》得到了一季的续订,大卫·林奇也拒绝了导演之位,仅以执行监制的身份参与此剧。

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情况开始有所改观。随着像HBO、FX一类有线台在剧集质量上的发力,越来越多的电影导演选择迷你剧作为自己的第二块战场,像马丁·斯科塞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导演更是以首集导演+全剧制片人的身份,尝试了长剧的开发。

话虽如此,像近两年这样大牌导演集中转型,并且常“编、导、制”三重身份深耕剧集的现象,还是来得有点太突然。

在《双峰3》开播前夕,大卫·林奇在接受采访时甚至表达了退出电影界的意愿:“现在的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好电影并没有取得很高的票房成绩,但是我也不愿意去拍那些能在市场上取得高收益的东西。”

品质与票房倒置,难不成好莱坞电影真的药丸?难倒美剧真有偏房转正,在文艺鄙视链上再晋一级之势?

外因:特效奇观挖下叙事型电影的坟墓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不妨先回到本世纪初。

2001年好莱坞最擅“吸金”的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打破了“落魄导演才搞电视”的偏见,以监制的身份让10集的高制作迷你剧《兄弟连》落了地。彼时,斯皮尔伯格还并行操作着《人工智能》和《少数派报告》两个项目,因此连《兄弟连》的试播集都没有执导,倒是汤姆·汉克斯尝了个鲜做了第五集的导演,还让自己的儿子科林·汉克斯成功亮了相。

《兄弟连》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让斯皮尔伯格看到了机会,接下来他又先后以制片人的身份带来了数部艾美奖级别的迷你剧,这其中有他擅长的幻题材《幽浮入侵》,也有史诗风格的《西部风云》《太平洋战争》。

2010年后,知名导演转投迷你剧/电视电影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比如,曾拍出《永不妥协》《飞向太空2002》的史蒂文·索德伯格在HBO拍出了讲述李伯拉斯传奇一生的电视电影《烛台背后》;再比如以坎普风格闻名的托德·海因斯则在《天鹅绒金矿》《远离天堂》之后,接拍了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年代剧《欲海情魔》。

其实,当时的电影发展趋势已经相当明显,伴随着集团化趋势和外来资本的涌入,好莱坞留给擅长叙事的电影导演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上马的项目大多是能全球敛财的动画/特效大片,这让很多以风格化叙事著称的导演丢了势力范围。

只不过,这股“邪气”当时还未波及到林奇、沃卓斯基这样的一线导演。对于他们而言,阵营转换还要等到2015年流媒体普遍发力之后。

内因:刮了17年的美剧“高质”风

当然,除了电影创作生态的“恶化”的被动原因,吸引电影导演转战剧集还有“高质电视剧”的创作风潮。自1999年《黑道家族》开播以来,“高质电视剧”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观众、业界乃至学界的讨论中。精英阶层作为美国社会上的非典型电视受众,竟有不少在观看、并活跃讨论着这部剧集。

从此之后业界,尤其是付费有线频道,对制作精良、题材严肃、复杂叙的长篇电视剧作品便有了明确的诉求。于是包括詹姆斯·卡梅隆、马丁·斯科塞斯在内的一批好莱坞顶级导演,先后奉上了荧幕处女秀——不仅仅作为制片人,往往还会担任剧集编剧或者首集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选中了混血女星杰西卡·阿尔巴,编剧并制作了动作科幻剧《暗夜黑天使》。可惜,该剧在FOX电视台只坚持了两季就因为收视过低被砍。马丁·斯科塞斯则为HBO带来了年代剧《大西洋帝国》,亲自担任了首集导演,成就了一代黑帮剧经典。去年,他还执导了怀旧音乐行业剧《黑胶时代》(首集),可惜该剧评价平平,并没有被续订第二季。

就连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也开始跳出单季迷你剧的小空间,监制了一部高成本科幻系列剧剧《史前新纪元》。2011年,这部剧以单集2000万美金的成本成功超越了《大西洋帝国》成为了史上单集最贵剧。然而,并不出彩的收视和过高的成本压力让FOX电视台放弃了这部的续订合同,《史前新纪元》最终止步于首季。

顶级导演在长篇电视剧创作上的先后失利,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擅长以场面、视效卖拷贝的导演,并不一定能把控强叙事的电视剧。“高质电视剧”≠电影,这是21世纪头十年,美国电视剧行业用重金砸出来的教训。

驱动力:催化跨界的硅谷“怪客”

电影导演批量转向剧集创作,并且真正担起编、导全责还是近几年的新景象。虽说并不是所有导演都服务于Netflix、Amazon、Hulu等流媒体巨头,但要究其根因这些硅谷来的闯入者,总是“难辞其疚”。

随着流媒体自制力度的加强,美剧原本冬夏两歇、秋季上新的节奏被打乱了。无论是公共网还是有线台,都跟流媒体平台一样进入了“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的全年上新的状态。为了适应排播档期并且提高单集成本,13集代替24集成了美剧的标配长度。大量奥斯卡级别的卡司和主创也被各平台挖来,以应对白热化的竞争。

这其中有史蒂文·索德伯格这样,曾经与电视台打过交道的电影人:他于2014-15年间受Cinemax之邀请创作了讲述19世纪末纽约医学发展的《尼克病院》,并亲自担任了导演和剪辑;也有像伍迪·艾伦、沃卓斯基姐妹、丽莎·查罗登科……这样血统纯正的电影人。

与头十年不同,在这一阶段跨界的导演并非此前的票房主力,而多是擅长风格化叙事的艺术电影导演。

擅长复调叙事和科幻题材的沃卓斯基姐妹,在剧集创作中放飞自我,搭建了《超感猎杀》中五大洲大一统的宏大世界。凭借《孩子们都很好》在柏林电影节拿了泰迪熊奖的丽莎·查罗登科则接手了擅长的女性题材《奥丽芙·基特里奇》,拍出了表面平静实则汹涌的小镇生活。

还有意大利籍金棕榈奖导演保罗·索伦蒂诺兼任编导,把《年轻的教宗》的构造现实拍出了乖张的仪式感。更不用说大卫·林奇亲自掌镜的《双峰3》,重启开篇就带来了浓郁的黑色邪典气质。

在诸多跨界导演中,唯一扑街的倒是名头甚响的伍迪·艾伦,他讲述中老年“郊白”生活危机的《六场危事》实在是让人乏味地想摔手机。不过,这也并不意外——《六场危事》本来就是对Amazon投资其电影《咖啡公社》的抵偿性创作,他本身对电视剧半点热情都没有。事实上,他小品化的叙事风格也已经不符合当下电视剧的需求。

总而言之,电影导演跨界美剧是一个与好莱坞电影创作风气和流媒体崛起势头双向相关的趋势。电影对强视效的依赖,边缘化了一批长于叙事的导演;流媒体加入自制战局,则提升了行业对剧集品质和叙事复杂度的诉求。双方力量叠加,当下的跨界局面便很好理解了。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