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穆迪下调中国评级理由不靠谱的七个原因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穆迪的论点与中国经济真实运行状况存在不小的差距。实际上,中国经济总体负债水平不高,财政实力雄厚,宏观政策调节余地较大。

连平 图片来源:东方IC

针对评级机构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一事,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资深研究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其客观依据不足,论点与中国经济真实运行状况存在不小的差距。

穆迪称,在此次调降评级中所反映的预期是随着潜在的经济增长放缓,中国财政状况未来几年将会有所削弱,经济层面的债务水平将继续上升。预计在2018年底前,中国政府直接债务负担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将逐步升向40%,到2020年底时将接近45%。未来五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将降至近5%的水平。

连平对此表示不认同,他给出七个方面的理由,包括中国经济总体负债水平不高,负债主要是内债,各部门债务压力不大,财政实力雄厚,中国宏观政策调节余地较大,经济增速仍能保持在世界前列,中国对全球的影响力持续提升等。

以下是刊登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微信公众号的全文

总体负债水平不高

从政府部门的负债来看,穆迪认为2018年底中国政府债务负担与GDP之比升至40%,到2020年底时接近45%。即便我们按更为宽泛的范围计算,2016年政府部门的负债率为46%左右,依然低于全球大多数国家。例如日本、美国、英国、德国、巴西、印度的政府部门负债率分别为216%、104%、119%、78%、74%、68%,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部门的负债水平大都显著高于中国,根本不会对政府对外信誉带来影响。

从总体负债水平来看,中国政府、居民和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全部债务总杠杆水平为237.6%,在国际上处于中游水平,与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接近,低于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英国的总体负债率为255.7%、372.5%、299.9%、301.1%、283.1%,都高于中国。

负债主要是内债

不但中国整体负债水平不算高,并且负债结构尚属健康,主要是内债,外债极少。截止2016年末全口径下的外债总额为1.4万亿元,占中国债务总额的比重只有5.4%,占GDP的比重为13%。相对于全球主要国家,中国对外负债水平很低,并且具有大量国际收支盈余,对外风险很低。

截止2017年4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超过3万亿美元,是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家。截止2016年末,中国对外金融资产6.5万亿美元,对外金融负债4.7万亿美元,金融对外净盈余1.8万亿美元。

各部门债务压力不大

从债务增长情况来看,政府部门债务绝对水平不高且已经在降低,非政府部门债务水平正在去杠杆。从2013年以来,中国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清理,新预算法实施后,我国逐步依法建立了地方政府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2013年政府部门杠杆率略微高于50%,目前已经下降到46%。从2015年开始中国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工作,迄今为止置换额度已达约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正在逐渐降低。

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相对较高,这与储蓄率高、以信贷为主的融资结构有关。正在开展积极稳妥的去杠杆工作,积极处置不良资产,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强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财务杠杆约束,企业部门的债务水平将有所下降。

中国财政实力雄厚

虽然近几年经济增速逐渐下降,但财政收入从2009年以来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16年中国财政收入15.9万亿元,财政资金实力雄厚。2017年一季度财政收入4.4万亿元,同比增长14.1%,保持较好增长态势。除了财政收入以外,中国地方政府拥有大量土地出让金收入,这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2016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是地方土地出让金)4.7亿元,同比增长11.9%;2017年一季度基金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27.5%。

此外,中国还有大量国有股权和资产,每年能够获得大量股权分红作为财政可用资金。中国正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经测算,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股权结构改革,通过释放非金融类资本和金融类资本,每年至少能够增加财政可用资金1.5万亿元以上。综合判断,中国财政状况较为健康,可动用的资金面很广,出现债务风险的可能性很小。

宏观政策调节余地较大

从财政政策来看,由于拥有雄厚的财政实力,财政政策使用空间较大。2017年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额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赤字率与去年持平,赤字额主要用于进一步减税降费,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相较于美国,特朗普政府减税计划加基建投资计划,必将加大财政支出压力,而美国政府收支状况比中国要差很多,负债压力将不断加大。

从货币政策来看,中国的存款准备金仍处于全球较高水平,有足够的调整空间来对冲资金流出对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的影响。中国的利率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也是相对较高的,如进行调整也能发挥有力度的政策效果。

经济增速仍能保持在世界前列

就经济增速而言,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7%,2017年一季度增长6.9%,处于世界前列,不但远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而且是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由于中国人均GDP超过了8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中国经济增速依然具有保持世界前列的能力。

一是2016年末中国城市化率为57.35%,而美国、日本城市化率高达82%、93%,中国目前处于城市化较快发展进程中,至少够释放10年左右的中高速增长需求。二是梯度转移仍将延续,大量生产制造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经济增长回旋余地较大。

三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空间依然较大,2017年一季度重庆、西藏、贵州、云南、四川等14个省市经济增速超过了8%。四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将增强。因此,中国在“十三五”期间经济潜在增速能够保持在6.5%左右的水平之上。中国的经济增速仍将是位居世界前列。

中国对全球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就经济总量而言,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仍将上升。在十年前的2007年中国占全球经济总量比重为6%,2016年上升至15%,翻了一倍多。

由于中国经济增速快于全球经济增速,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仍将持续上升,未来5-10年可能达到20%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在2009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到2015年已经是日本的2.5倍,在全球的影响力快速提升。

中国经济总量已达到12万亿美元,只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能保持在20%-30%,是全球最大的增长动能。随着“一带一路”倡仪的实施,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