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传》作者出新书 聚焦伦敦两千年来的同志生活

在新书《酷儿之城》中,彼得·阿克罗伊德讲述了历史上伦敦的同志群体生活。

彼得·阿克罗伊德(Peter Ackroyd)。 图片: Graeme Robertson/卫报

彼得·阿克罗伊德(Peter Ackroyd)的公寓坐落在伦敦中心街区的骑士桥街上,他招待我进屋。屋内写作处略显促狭无奇,堆满书和资料,窗外是一座大厦的背阴,视野并不好。如今他年逾六十,以斯达汉诺夫式(斯达汉诺夫是一位前苏联矿工及劳动英雄——译注)的工作方式而出名:成规模的书架上堆满了书,书的厚重程度难以为计数(他著于1990年的,卷轶浩繁的狄更斯传记就有1195页)。据我目测,书架上堆了18本科幻小说,以及超过30本传记和历史书。阿克罗伊德做事从不半途而废,从他戒酒的传奇故事便可见一斑。

阿克罗伊德的博闻强识让人羡慕得咬牙切齿,他从无“专攻领域”一说,作品主题涵盖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埃德加·艾伦·坡(Edgar Allan Poe)、特纳(Turner)的水彩画技巧、“英伦范儿”的起源以及水城威尼斯的历史脉络。尽管作品主题多变,但他对伦敦永恒的爱没有变过——他生于斯、长于斯,伦敦生活浸润到了他的作品中。他对伦敦迷恋太深,以至于难以言表:“我要如何讲出来呢?伦敦永远是我的庇护所。”我不知道他说的是地理上还是心灵上的庇护,可能两者皆有吧。

这本新书《酷儿之城:从罗马时代到今天的同志伦敦传》(Queer City: Gay London from the Romans to the Present Day)讲述了历史上伦敦的同志群体生活。同性恋话题为他所擅长,以至于人们一直奇怪他为何还未就这个话题出过作品。实际上,他在以往的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写过同志生活,包括早年少为人知的作品《阿克罗伊德,P》(Ackroyd, P, 1979)中描绘的异装和变装者,以及1983年他以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虚拟日记形式创作的小说,小说中有一张照片:王尔德站在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和伊丽莎白时代的占星家约翰·迪(John Dee)之间。

阿克罗伊德的这本新书对同性恋领域挖掘得更为深入,内容涉及漫长历史:从凯尔特人统治时期和公元300年基督教传播到伦敦时几乎不可见的同性恋群体,到19世纪伦敦最大的性丑闻(王尔德也身陷其中),再到近期的同志权利运动。如他的其他作品,这本书一如既往,粗暴地包罗万象,实际上却有一种拉伯雷式的幽默。其中一句话引用了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对长发披肩、胡子茂密的凯尔特人的评价,凯撒称赞他们亚里士多德式的“男人间的激情友谊”。而这句话的下一句,便是阿克罗伊德的冷幽默:“你现在仍能在伦敦街头看见(有着激情友谊的)男人们来来往往。”

时代风尚潮涨潮落,但在阿克罗伊德的世界中,历史本身是一种怪异的重复。阿克罗伊德说,“同志(gay)”这个词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同性恋俚语(Polari)中。如果说凯尔特人的例子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震惊, 那英国作家乔叟(Chaucer)在《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中提及的赦罪僧的故事,也会让你大吃一惊。阿克罗伊德表示这就是“伦敦同性恋”的原型。同样,在18世纪伦敦的妓院“莫莉的房子”(molly houses)中,男同能互相交往、梳妆打扮、行云雨之事。

和很多同性恋文化研究者不同,阿克罗伊德在研究中并没有忽略女同文化:他带我们愉快地造访了乔治王朝时代伦敦卖人造男性生殖器的商铺,据说在莱斯特广场,除了这个不卖别的。大门紧闭,门后烟雾缭绕,在“和谐洞穴”和“橘子树”之类的爱德华时代俱乐部中,人造男生殖器也屡见不鲜。

“同性恋群体是总人口的一部分,18世纪的伦敦和当今时代一样有很多同性恋酒吧”

2017年,在英国部分同志行为合法化后50年,同性恋文化理应经历了巨变。但在阿克罗伊德看来,变化并没有那么大。

“同性恋游行主题在变,但是本质依旧。伦敦依旧有很多同性恋酒吧、易装行为,公园里仍有专供搭讪的地儿,也有“仅供男士”的酒吧。同性恋群体是总人口的一部分,18世纪的伦敦和当今时代一样有很多同性恋酒吧。”

这些现实并未触及城市肌理,它们时而秘密,时而公开地主宰着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像“流动性别”,到2016年才被收录进牛津词典,但通过阿克罗伊德收集的一个叫约翰·雷克纳(John Rykener)的牛郎的故事,我们看到伦敦人民一直从事着让词典编纂者脸红的事情。

“雷克纳称自己为埃莉诺(Eleanor),身穿女性着装。他有时是服务男性的男性,有时是服务男性的女性,有时是服务女性的女性,”阿克罗伊德耸了耸肩:“他扮演所有性别角色时都十分自然,从未觉得危险。”

阿克罗伊德的书毫不掩饰,让人大开眼界,但他却拒绝将自己带入写作框架中。他坦率地表示不爱讨论自己(比如说,“我没有意见”),并且警惕将亲身经历融入写作中的想法。

阿克罗伊德出生于19世纪50年代,成长于英国阿克顿东的市建房中。他深知自己同性恋的身份。父亲在他婴儿时期离开后再也没回来(两人后来有简短联系),母亲奥黛丽(Audrey)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在他成长期间灌输了很多宗教内容。当时他只是个孩童,正如父亲的离去是个禁忌话题,性取向也不能被提及。他的母亲在多年前就已过世,而他从未向母亲提及过自己的性取向。后来也没提过吗?“没有,”他简短地摇摇头。你和母亲亲密吗?“并不怎么亲。”

阿克罗伊德拿到了剑桥大学的奖学金,完成学业后去了耶鲁深造。很快,年仅24岁的他成为了《旁观者》杂志(The Spectator)的文学编辑。他出版的第一本手写诗集《喔唷》(Ouch!, 1971)的前言写得很美:“这首诗拍了马戏团男孩的马屁,他终于知道了/他真正的价值。”

在后一本诗集《珀利的消遣》(The Diversions of Purley, 1987)出版时,他打了退堂鼓,换了个笔名,将诗中的“他”变成了“她”。“这主要是为了我的家人考量,他们尚健在,了解到这些可能无法承受。由于他们对我的性取向和创作毫不知情,所以我选择隐瞒。如今我有点后悔当年的决定,但是事已至此。”

那也是他出版的最后一部诗集。“缪斯女神带着灵感离我而去,这就是原因。”

那时他和布莱恩·酷恩(Brian Kuhn)在一起,酷恩是他在耶鲁认识的舞蹈家。这对情侣一直相守到1994年,直至酷恩由于艾滋病去世。(此后阿克罗伊德有过一任伴侣,但如今恢复单身)。酷恩之死引发了他在《酷儿之城》中对艾滋病降临时复杂变幻的医疗系统和死亡的震撼描述:“现实让人难以承受。发病的症状是发烧、颤栗和流汗,视力模糊和腹泻,精神紧张疲乏。唯一能缓和病症的是止痛药、自行的,无穷无尽且不明产地的药物注射。定期去医院接受治疗的确有损个人尊严,但当隔壁病床躺着一个蜷缩身体的将死之人,你可能就不那么想了。”

他从没想过写写自己的事儿?“我不会那么做的,除非我做了前脑叶白质切除手术。”

我深陷书中一反常态的自白里显而易见的痛苦中。他有犹豫过写这段自白吗?“我尽量干净利落地写完自白,不牵涉我个人生活,”他大声说,“我不信任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生活的那些书,粗俗。”

他从没想过写写关于自己的事儿?“我不会那么做的,除非我做了前脑叶白质切除手术。”

实际上,过去二十多年来,阿克罗伊德的写作过程一直没怎么变。一位研究助手(如今变成了两位)负责搜集期刊和资料来源,将其编纂进档案资料,阿克罗伊德则将它们分门别类地做成速记笔记,或是组织成主题资料。他对连续性和巧合的心理地理兴趣是性格使然,但更直白地讲,是他工作方式的产物。“当你将各种资料拼凑起来,就能挖掘到平常很难发现的联系和模式。”

他对于事实有近乎葛擂硬(狄更斯小说《艰难时世》中的人物)般的执着追求,但如今他似乎在缓慢放弃。他曾经同时操刀三部作品:一本历史类、一本传记、一本小说,并照此严格规划自己的写作时间。目前《酷儿之城》已经完工,剩下的还有英格兰历史六部曲中的后两部,这是一个大部分人都难以完成的浩大工程,但以阿克罗伊德的标准,则似乎是轻而易举。

我很震惊。我问他:你如今还有什么有待创作的作品?他闷闷不乐地告诉我,他原本还在写另外一本小说,但是后来放弃了。“让人很失望的是,我在搭建内容框架时候受挫了。希望有一天会有小天使指点我重新构思情节。 ”

阿克罗伊德经历过作家的瓶颈期吗?“之前从未发生过,在这之前我就停止写作了。”

就其他方面而言,他也开始更加顾及自己的精力。他卖掉了在布卢姆茨伯里的办公室,连同街道拐角处的另一处公寓(用他的话来讲,“它们的价值远不及带来的麻烦”)。由于之前的腿伤尚在慢慢愈合,他行动不便。虽然能外出,但出一趟门十分费力。阿克罗伊德如今依旧喜欢小酌一杯,但仅限于夜晚,且量少。(并不是遵医嘱,他闷闷地笑道,只是出于自我保护)。阿克罗伊德仍然习惯在外用晚餐,但也常在电视前兴奋不已。“我什么都看,真的什么都看,”他低声嘟囔。

当问到阿克罗伊德能否想象没有写作的生活时,我原本预料他会像之前一样坚定回答“不能”,宁愿砍掉胳膊也不能放弃写作。但阿克罗伊德却踌躇道:“目前而言,我的确无法放弃写作,但我不能下定论。有时候人们把想说的都说了,就停下来了。”他语气中带些不满:“很多人都停下来了。”

我告诉阿克罗伊德: 很难想象你会穿着拖鞋到处晃荡,为了找乐子而读书。他语气顿时强硬:“不一定,我真的会那么做。”

 (翻译:黄文砚)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