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气概源于流动的性?硬汉形象背后的海明威

玛丽·迪尔伯恩带你走近一个敏感、柔软的海明威。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是20世纪文学的硬汉代表。在奥斯卡·王尔德的影响下,当时的文学充满柔情,1899年海明威的出生,标志着一个想要把文学引向硬汉道路的男性角色的出现。百合花和墙纸的时代已经过去,它们的位置被血、战争、性、猎杀、死亡等男性化的意象所取代。为了正确呈现它们,文学需要合适的硬汉风格,不再需要女性化的形容词、露骨的明喻、精巧的暗喻或深沉的反思,而是渴求简洁的观察、平淡的描述、冷淡的重复。王尔德认为,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无用的。而海明威对此有更明确的想法:这是一种责任,而且必须是“真实的”。

玛丽·迪尔伯恩所写的海明威传记。

这些想法让海明威觉得:他有义务描写他所经历的,经历他所描写的。这可以帮助解释我们在他的作品和生活中发现的迷恋与优点。成年的海明威对硬汉气质的追求,已经发展到了近乎模仿的地步。他走在街上的时候,会假装自己在与假想敌作拳击训练。他会经常引诱他的朋友们加入拳击场,来测试自己的力量。他痴迷于斗牛、打猎、英雄主义、战场、身体分泌物(尤其是血),他一生都担心自己被当做同性恋,他对女性残忍而又暴力。

玛丽·迪尔伯恩(Mary V. Dearborn)新写了一本海明威的传记,内容平衡详尽,利用了很多至今一直被忽视的材料,其中大部分来自于保存在德克萨斯大学的海明威母亲的文件。在这些文件中,迪尔伯恩探索了海明威所塑造的形象的背后原因,并探索这种描写方式是否能比自传这种题材承载更多内容。虽然迪尔伯恩并无意探索“海明威传奇”的现象,但她的作品却让这种现象更完整。只不过与此前的各种传记相比,迪尔伯恩的这本作品将海明威更问题重重、更复杂、更悲剧的一面展现了出来。

迪尔伯恩首先通过调查海明威在伊利诺伊州橡树园度过的童年,描述了他的敏感。海明威的父亲是一位清教徒医生,热爱户外运动(他教会了海明威如何打猎)。他热爱暴力,被严重的躁郁症和抑郁困扰(最终以自杀结束生命)。海明威的母亲很爱他,但她有着奇怪的控制欲,并经常不负责任。当海明威还是婴儿的时候,母亲曾经一只手抱着他,用另一只手开枪(她曾说海明威“在枪声响起时,很喜欢搂住我的脖子”)。她还坚持把海明威和大他18个月的姐姐当作双胞胎,并会根据突发奇想来打扮他们。迪尔伯恩认为这种习惯导致了海明威随后对性别流动性的(秘密)着迷,导致了他对自己男子气概的不自信,也导致了他后来对母亲的恨意。

海明威的高中学习与记者学徒经历,与他的鲁莽、对行动的渴望,一并成为他人生痛苦的来源。迪尔伯恩细致地描绘了他在一战期间为红十字会工作的悲惨经历(他被枪击中,险些去世);上世纪20年代,他企图在巴黎巩固自己的作家身份;他父亲的自杀;他在西班牙内战的经历;他二战期间曾为俄罗斯做间谍监视纳粹;他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功;他的四段婚姻;他头部受到的伤;他在古巴的酗酒圣地;最终导致他在1961年自杀的精神折磨、酗酒和疾病。

从迪尔伯恩的叙述中,我们看到海明威有着强迫症般的危险倾向、先天不诚实、令人震惊的暴躁脾气。如果他得不到想要的女人,他会以自杀相逼。如果一个朋友在文学方面给他提供了帮助(最著名的就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他反而会不再与他联系。如果他的妻子们不顺从他,她们只会得到语言和身体上经年累月的虐待。他对动物也同样残忍,他曾经四处吹嘘他如何虐杀一只狗,让它血流几天才最终死去。

迪尔伯恩并没有给他的这种行为包上糖衣,但她确实在来龙去脉中解释清楚了躁郁-抑郁症、酗酒、妄想和不安全感对他行为的影响。

迪尔伯恩引用了泽尔达·菲茨杰拉德的描述,所有人都认为他明显是在“假扮”。“没有人,”泽尔达说,“会那么硬汉。”她说的没错。菲茨杰拉德在文中写道,海明威曾向妻子们表明过自己企图跨越性别障碍的愿望,他想要做她们的女性朋友,有时候她们也会允许他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与此前的传记相比,迪尔伯恩更注重描述海明威性格中柔软敏感的那一面。她细致而又全面地做到了这一点,这在她其他关于海明威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她评价说《死在午后》(Death in the Afternoon)“布局凌乱、时而空虚”,令人耳目一新。她有时也很有幽默感,记录下了《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中“真的”、“你”等等无意义助词的使用。

但在带着敬意写作时,有时迪尔伯恩的作品不是那么有说服力。她声称海明威能够独特地将现实生活转化为文学作品,这无法验证。她也对许多其他作者的作品不公(比如索尔·贝娄)。另外,有时她的文字也会有些口语化。

整体来说,这是一部令人钦佩、令人感动、引人思考的传记作品,谨慎地展现了海明威的鲜活形象。海明威曾说过,要想写出真正真实的生活,“既要写出好的一面,也要写出丑陋肮脏的一面”。迪尔伯恩做到了这一点。她写出了目前市面上对海明威描述最立体的作品,让我们得以更进一步去理解海明威对真相的爱与恐惧。

(翻译:李思璟)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Washington Post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