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校园霸凌已经有所好转 但似乎没有人意识到

Netflix新剧《十三个原因》聚焦青少年中的校园霸凌,歧视和网络言语攻击问题,在这部阴暗的校园剧中,女主角Hannah最终无法应对霸凌而选择了自杀。而现实生活中的校园欺凌,到底有多严重呢?

图片来源:Verywell

移动电子设备的兴起让父母们开始担心起孩子的网络安全。因为现如今,学生们不仅需要面对校园走廊里的骚扰,还需要处理网络空间中的霸凌。

而一项发表在《儿科学杂志》中的最新研究足以缓和父母们的担忧。这项涉及25万名4到12年级美国学生的研究发现,在2005到2014年间,遭受过人际与网络霸凌的学生比例明显下降了。2015年,在一所马里兰州的学校里,有28.5%的学生说他们遭遇过至少一种形式的霸凌。而在2014年,遭受过欺凌的学生比例下降到13.4%。

研究还发现发现,学生群体本身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在2005年,有一半学生承认,霸凌是学校内的严重问题。10年过去了,新的学生群体们依然这么认为。但13.4%遭受欺凌的学生比例依旧让人担心。

与此同时,研究者们也发现,比起实际情况,霸凌在大家的印象里更严重。 而这对于研究者们来说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学校也许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在杜绝霸凌上已经有所成就。并且如果不知情的话,学校也就没法确认自己的努力方向是否正确。

悲惨新闻引发的“外界可怕综合症”

 “我们对一件事情习以为常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维吉尼亚大学的教育研究院兼这项研究的合作者Catherine Bradshaw 对NPR说。当父母们在当地新闻中看到儿童绑架事件时,这种可怕的新闻正加强了匈牙利博士George Gerbner所说的“外界可怕综合症”。认为外界比实际上危险的多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比起积极正面的消息,凄惨的悲剧更容易让观众记住。

虽然遭受霸凌学生的比例下降了,但另一方面,新闻报道更倾向于关注暴力事件。而社交媒体也给予广大群众更多发现霸凌事件的平台

 学生和家长们看到的往往是这个世界残酷的一面。但正如研究结果所展示的,当询问学生被暴力殴打或言语攻击的详情时,不管这种欺凌是发生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交媒体上,实际遭受欺凌的学生比例在这十年间持续下降。

同侪压力的影响

在1998年,斯坦福研究者公布的调研显示,当大学生发现同伴们都不想喝那么多酒时,他们自然会少喝点。倘若没有这种同侪压力,他们会完全随着性子喝。

因此Bradshaw说,学校们需要特别注意这项新的研究数据,并提醒学生们,实际上,霸凌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用同侪压力来警醒学生)。很多霸凌时间的发生缘于学生们对潜在危机的回应,如果这些孩子们明白,外面的世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也许他们也不会变成冷酷的人。

来源:Business Insider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