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光伏“大数据”的远景能源 现在要解决数据不对称问题

经过两年的电站资产管理和风险评级的经验积累,远景能源逐渐感受到了各方衔接过程中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这在“资产方对资金方”表现得尤为突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两年多前,风电企业远景能源推出了光伏“大数据”产品,然而眼下不同往日的市场形势驱使着这家企业做出改变。

这家靠卖风机起家的企业在过去几年中逐渐步入了风电行业的前列。据中国风能协会数据,远景能源从2011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排名的第十五名,到2016年坐到了第二名的位置。

然而,远景能源对自己的定位并不局限于风电领域,而是瞄准了庞大的“能源物联网”。

在前不久刚刚落幕的全球最大的光伏展会,“SNEC第十一届(2017)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暨论坛”上,远景能源对其光伏电站第三方资产管理平台进行了升级,通过覆盖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提供资产评级、交易、管理及形成等服务。

据介绍,该平台目前管理着包括北美最大独立新能源运营商Pattern能源、中广核、天合光能等在内的逾800万千瓦的光伏资产。

2014年底,远景能源跨界成立了光伏业务部门,并相继推出了针对光伏电站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平台“阿波罗光伏云”和风险评级产品“阿波罗评级”。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该公司当时计划在未来两三年内免费开放该平台。

对于连续三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新增装机容量第一的中国来说,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光伏电站这块“蛋糕”正越做越大。

据《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底,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1.05亿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光伏电站4500万千瓦。迅猛增长的装机规模,使得电站的监控运维成为了光伏行业的刚需,且市场规模相当可观,各类电站监控运维平台也随之出现。

据界面新闻记者粗略统计,截至目前,在光伏产业链上、中游制造端,已有协鑫集团旗下协合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Power+”云平台、华为推出的“FusionSolar”智能光伏解决方案、阳光电源联合阿里云推出“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在第三方身份端(不涉及光伏相关产品制造),已有深圳市普乐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全民光伏互联网平台(PV Plus)”、上海淘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绿色电力网”、晖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微能云”、木联能的“光伏电站运维管理解决方案”等产品。

此外,今年3月,由国家能源局指导的,首个国家级光伏发电监测系统——“国家光伏数据监测中心”正式发布,第一批领跑者光伏项目已全部接入该中心。

在远景能源集团副总经理、光伏业务总经理孙捷看来,目前的光伏大数据领域,对已建电站的监控、管理已成为了各类平台的标配,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个好事。然而,由于客户对这方面的感知度不够高,下一步同行之间的PK就不仅局限在监控管理上了。下一个比拼实力的地方在于对数据的分析,即能从数据中创造出多少实际价值来。

“大数据”、“云”等概念进入光伏行业伊始,出于对数据安全的考量,大部分光伏企业都对其抱持着谨慎的观望态度,对将电站接入平台公开数据还有一定迟疑。随着电站规模的激增,且数据不具备独占性,电站持有者们的顾虑逐渐消失,但仍对接入云平台公开数据的意义存疑,分外看重公开数据后能带给他们哪些实际价值。

孙捷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阿波罗”平台在拿到数据后,除了对各个电站做横向对比,分出效率高低之外,还会就单个电站进行纵向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找到电站效率损失的原因,如阴影遮挡、灰尘、组串不一致、线缆损失等因素,继而发现哪些损失是可以挽回的,提升发电量。这就是分析数据带来的最直接价值。

除了运维对发电量的影响开始逐渐凸显,“徘徊在门口”的金融机构也更重视对电站数据的比较分析。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曾表示,目前中国光伏市场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光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对接体系不完善。对于金融机构来讲,风险是其考虑的首要重点,而目前金融机构对光伏发电的质量、发电量的可靠性、数据的真实性,以及特殊地区存在的限电等各种问题不能进行明确的评估和判断。

经过两年的电站资产管理和风险评级的经验积累,远景能源也逐渐感受到了各方衔接过程中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这在“资产方对资金方”表现得尤为突出。

孙捷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正是因为感受到了资金方“想投但看不懂,怕上当”以及EPC阶段“无第三方监管”的痛点,远景能源才针对不同阶段的电站资产提供相应服务。

针对已建成资产,“阿波罗”利用大数据能力对资产质量进行测算,为资金方的决策提供支撑;而针对在建资产,该平台则提供有数据支持的第三方风险管理服务,一方面保证资产形成中的质量和标准,另一方面也留存相应数据,消除各方、特别是资产方对资金方的信息不对称。

远景能源认为,基于大数据对电站进行风险评估和管控,为金融端服务的定位,是阿波罗平台与目前行业内其他光伏大数据平台最大的不同。此外,与同类产品相比,该公司认为自己具备独立的第三方身份以及在风电领域积累的大数据、软件、服务等方面经验的优势。

对这家涉猎“光伏大数据”两年多的风电企业来说,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状况,坚持做“大数据”的这条道路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多挑战。

面对光伏行业中层出不穷的电站监测运维平台,在“国家光伏数据监测中心”成果发布会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丁杰表示,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真正能够做到智能检测运维电站的平台。“数据真实性怎样、采集哪些数据、如何分析以及电站性能如何评估、集团发电效益处于行业什么水平,这些都是行业中比较模糊甚至存在问题的地方。”他说。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