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制片人与贾樟柯谈作者电影:不能只靠市场,也需要政策支持

听法国一线制片人带来的“法式干货”。

法国制片人亚·泽奴(左)、伯努瓦·甘农(中)、西尔维·皮亚拉(右)

每年春季举办的法国电影展,是内地影迷观看、了解法国电影的重要平台之一。今年影展的中国推广大使是贾樟柯导演。日前,他与几位法国制片人进行对谈,就中法合拍片如何操作、艺术电影如何生存等诸多问题进行讨论。

第十四届法国电影展映海报

早在2010年,中法两国就签署了《中法电影合拍协议》,促进了两国电影合拍项目的增加。之后,法国与中国签订了8部影片的合拍计划,其中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狼图腾》在中国首轮放映斩获6.97亿元票房后,在法上映不到一个月,观众人数也超百万,成为15年来法国票房最高的中国电影之一。

对于中法合拍片,曾打造《维勒贝克绑架案》《湖畔的陌生人》等片的制片人伯努瓦·甘农认为,基于法国电影界对作者电影的偏爱,法国制片人在寻求与中国导演合作时,一般不会帮中国导演去拍摄成本有几千万甚至上亿欧元的娱乐大片,而是希望能在严肃的作者电影上提供帮助。

“我们主要工作是帮助那些有想法去表现严肃类作者电影的导演,将他们的电影放在类似于电影节这样一个更加荣耀的市场上去,进而进入大众视野,其他细节都是服务于这个框架之下。”

第十四届法国电影展形象大使贾樟柯

不过近几年,一些在法国出品和制作本土商业片的法国电影人也开始尝试与中国电影人在纯商业片领域进行合作。曾制作过法国年度票房冠军《火山对对碰》《私奔B计划》等片的亚·泽奴就透露,他在推出上一部动画片《了不起的菲丽西》时,就与中国电影人展开过不同形式的合作。

《私奔B计划》在2013年取得3200万欧元的票房成绩

“这部影片成本很高,一开始我们就打算让它登上国际市场收回成本。所以在筹备时,我就找了一位中国制片人提供给我们一些剧本方面的意见,对剧本进行一些适合中国市场的修改。此外,动画制作方面,中国目前的水准其实很高,我们把一些工作分配在中国,同法国与加拿大一同制作,节约了不少成本和时间。所以这部影片其实是法、加、中三国合拍。”

对于中法合拍片的未来,法国电影联盟主席让-保罗·萨罗米认为,要想拍出两国观众都认可的中法合拍片,最重要的是找到真正与两国之间有关联的核心故事。“不能仅仅是某部法国电影找到中国投资人,为此还加入一些不合时宜的中国元素进行的‘假合拍’。”

而在具体操作上,有过合拍经验的亚·泽奴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两国电影人可以从宣发上合作,慢慢再转为制作方面的合作。通过制作上的合作,我们才能有前期思想上的交流碰撞,进入艺术上的讨论。这时我们才真正进入电影创作层面,帮助中国电影人创作电影。”

今年,中美双方会就好莱坞大片的进口配额进行新一轮谈判,各方预测,进口片配额会在目前34部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高。这势必会对国产电影产生巨大冲击。实际上,好莱坞大片挤压本土电影市场空间是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电影人都不得不面对的困境。法国电影人是如何抵抗这种“倾销”的呢?

作为“欧洲唯一一个拥有制片厂体制的电影工业国家”,法国本土有着每年出产超过两百部影片的产能。通过政策扶持,艺术性的作者影片和探索性影片都能够在相对良好的环境中制作及放映,保证其与商业片有着良好的平衡。

一手打造了丽贝卡·兹罗托斯基导演三部作品《天文馆》、《大电站》和《美丽的托伦》的制片人弗雷德里克·乔弗透露,在法国对于本土电影人来说,最大的帮助来自于院线。“在我们的院线系统里,外国影片的排片是必须低于一定量的,这是最有效的限制手段。”

法国女导演丽贝卡·兹罗托斯基

此外,政府的导向也在起作用。弗雷德里克·乔弗表示,虽然法国没有中国一样的引进片数量限制,不会禁止放映某些影片,但政策能够支持那些放映艺术片和探索型电影的院线和拍摄这类影片的电影公司、制片人和导演。“在法国,每张售出的电影票的18%都会进入国家电影中心,这个中心是专门支持法国本土电影的组织。也就是说好莱坞大片上映后,18%的票房以税收的形式,进入到法国的电影工业体系内。所以法国维持商业片与作者类艺术片并行的方式就是不打压商业片,而会去支持鼓励艺术电影。”

法国电影联盟主席让-保罗·萨罗米与贾樟柯

比对法国院线和政府对文艺片的支持,贾樟柯透露,目前中国几家院线也成立了艺术电影联盟,尝试为文艺片增加放映机会。“艺术电影联盟做了不到一年,在影厅的组合上进展迅速,刚宣布时就已经有了100块银幕,而且现在这一数量还在陆续增加。这些银幕分布在全国30多个省市的影厅,也是借助现在的在线票务平台进行合作。不过目前这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需要尽快转轨到一个依托市场经济而独立存在的公司,才能够成为有着自己经营模式、理念的团队。”

贾樟柯导演还强调,只要是艺术电影联盟组委会认定的艺术电影,都可以在这一联盟体系下放映,“我们可以去进口国外的艺术电影,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艺术电影片源不足的问题。因为单靠国内艺术电影,很难支撑起一年365天的运营。”

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加上去年开始愈发增多的外国进口片,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能够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不过,相比每年几十部好莱坞大片中美同步公映,中国观众在影院能看到的法国电影却并不多。这固然与每年外片进口中国的配额及权力垄断等情况有关,但也与观众的观影习惯、影院经理认知等因素有关。

《湖畔的陌生人》剧照,影片从人性的角度去讨论了男同性恋

曾参与制作过《廷巴克图》《湖畔的陌生人》等片的制片人西尔维·皮亚拉就认为,中国观众在商业大片之外的观影习惯和选择还没有建立,“中国当下已经有4万块银幕,未来可能达到10万块甚至更多。这些银幕不可能只播放同质化的大众娱乐片,等年轻观众慢慢成长起来后,个体观众对电影将会有更加多元的需求,这个现象就会改变。”

此外,他还表示,中国的院线经理和发行人在发行排片上,也需要时间学习如何对不同类型的电影进行合理的排映。

虽然法国电影在中国院线放映的不多,不过近几年随着新媒体和视频网站的兴起,不少法国电影却能在这些平台播放。打造过泽维尔·多兰导演《双面劳伦斯》和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导演《私人采购员》等片的制片人查尔斯·吉利伯就透露,有些中国公司在戛纳电影节等交易平台,专门联系售卖法国电影版权存货的公司购买版权。“这些中国公司购买版权后,并不进行院线发行,这一情况我在其他国家没听说过,其他国家的公司买了版权后,还是会在本土市场进行放映的。”

贾樟柯则认为这是好事,“新媒体和网络买家对版权的渴望比较多。不过他们不卖全版权,只放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播出。我想,可能是中国现在的年轻人的主动性更强所致的吧。”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