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成立统计打假专门机构 光明网:让统计数据回归真实

国家统计局日前成立了专门机构——统计执法监督局,剑指数据造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者按:国家统计局日前成立专门机构统计执法监督局严查统计造假,光明网对此发表评论称,假数据当然有防范机制不健全、检查机制不给力的原因,但若说根本原由,则来自于一种以数据展现“导向”的施政惯性,让数据发挥意识形态作用的治理逻辑。

文章表示,新成立的统计执法监督局不仅承担着打击造假的职能,更是一种深层的改革意图实现的载体:不遮盖问题、不优化结果,让统计数据从导向向真实回归;坦然面对推敲和争辩,让数据取样范围、调查方法和结果论证透明化、公开化。

以下为评论文章全文:

今日(21日)媒体消息称,国家统计局成立了专门机构——统计执法监督局,剑指数据造假。

统计数据造假,既不是秘密也不是新闻,民间早有“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哄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的官场对联。但在刚刚过去的岁尾年初,数据造假开始引起更深层的回响:前有中央深改组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后有辽宁省长自曝“家丑”、坦陈2011至2014经济数据造假的新闻。这些“回响”,呈现出了统计数据造假的可能规模和严重程度,也构成了国家统计局专门打假机构的治理意图。

假数据当然有防范机制不健全、检查机制不给力的原因,但若说根本原由,则来自于一种以数据展现“导向”的施政惯性,让数据发挥意识形态作用的治理逻辑。过去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新星农业社发出第二颗卫星”的惊人“发展数据”层出不穷,在短暂地为当时宏观政策抬了轿子之后,最终在历史当中留下了“双手抓着自己头发离开地面”的黑色幽默感。对比这面镜子,就知道今天以注水数字、改变统计口径来展现“经济乐观”“总体向好”的做法毫不奇怪,自有基因。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前,官方统计数据因其垄断性避免了大面积的社会质疑、得以维持一种导向性原则,那么现在,则必须面对来自民间统计数据的公信力竞争。正是来自大学、智库、科研机构、民间组织的统计,渐次在这一二十年呈现出了一种明显的、官方和民间数据的差异,挑明了上述导向性原则的存在,产生了使统计数据向真实性原则回归的推力。

2016年年末岁尾,有关部门给出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902万,与此前已经形成广泛信任的公益组织数据“6000多万”留守儿童形成了巨大鸿沟,一种不动声色的质疑式标题“留守儿童锐减五千万”开始在网上传递。坦率说,在统计工具、统计口径、样本合格度和由此支撑的权威性上,民间数据远难胜出,断章取义的情况也不罕见。但舆论对其的信任,以及对“问题被遮蔽”的怀疑,正是来自对长期以来“导向型数据”的反弹。

可以看到,以掩盖问题来实现导向的“成本”远大于“方便”,不仅使宏观决策的数据基础变得脆弱,还从根本上消解了数据存在的意义,长期来看是对公众情绪最大的煽动。对此,新成立的统计执法监督局不仅承担着打击造假的职能,更是一种深层的改革意图实现的载体:不遮盖问题、不优化结果,让统计数据从导向向真实回归;坦然面对推敲和争辩,让数据取样范围、调查方法和结果论证透明化、公开化。

说到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前现代政府的逻辑,现代公共治理内含着“正视”和“诚实”的态度。试看统计数据向真实的回归,能否带动政府治理向常识的回归。

来源:光明网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