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模式”再引争议 专家:表明公众对教育改革深层次焦虑

近日,河北衡水中学因进驻浙江省平湖市开办分校且涉嫌违规招生被浙江省教育厅责令整改,“衡中模式”又一次陷入舆论漩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河北衡水中学(下称“衡中”)因进驻浙江省平湖市开办分校且涉嫌违规招生被浙江省教育厅责令整改,“衡中模式”又一次陷入舆论漩涡。

长期被外界奉为“高考神话”“全国十大知名高中之首”的河北省衡水中学以每年百名左右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及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全国闻名。截至2016年底,衡中分布在河南、云南、四川、安徽等地的分校共计18所,多数学校将在2017年和2018年开学。

衡中的快速扩张以及其特殊的管理模式在全国引发争议。我们该如何看待衡水中学?

“衡水中学是应试教育整体环境的产物,衡中与其他高中的不同在于有些做法超越了底线,起了不好的示范作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4月20日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大咖有话”视频访谈节目中公开表示。

作为高考改革委员会成员,杨东平认为,现实中有一个抢跑者不守规则,整个秩序也就跟着变了,“衡中大范围地提前掐尖,花高价招徕高分学生,这样的抢跑也就分流了其他地方生源。”

有人认为,衡中只是我国现行高考制度下千万所高中的缩影。而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在前述节目中坦言,他更愿关注的是衡中背后的应试教育应如何被看待。“对衡中的缺陷进行批评,实际更深刻的痛点在于我们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因此,应透过衡中的争议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即应试教育模式为何会在中国大行其道、经久不衰。倘若大的环境文化与评价体系不改变,类似’衡中模式’依然会出现。”陈志文感慨。

陈志文日前就在财新网撰文指出,衡水中学的逆袭,从打破社会阶层固化角度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综合评价本质上也并不是一个更强调公平的录取制度,按分数录取也不是一无是处,“我们暂且就认为衡水中学是利用了大学录取制度中惟分数评价的机会,强化训练,但在一定程度上恰恰说明了这种分数评价积极的一面,给了我们很多穷孩子靠努力拼出一方天地的机会。”

实际上,对于外界的批评,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法人代表、执行董事肖家兴显然并不认可。据浙江在线报道,肖家兴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网上流传的并不是真实的衡中。衡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严谨科学的因材施教,努力将孩子潜能发挥到最大。事实便是证明,衡中重点本科的上线率在92%以上。”

此外有公开信息表明,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是由河北衡水第一中学、嘉兴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广州高新集团三方按“名校办民校”模式合作创办的民办学校。目前类似“公办民校”的做法越来越多,公办学校资源是否涉及被滥用的问题也引人关注。

杨东平认为,这与国家没有对高中这一非义务教育投入足够的财政支持密切相关,“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教育产业化,学校自己创收,一来可以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二来还可以为政府提供经费,因此地方相关部门对违规行为眼开眼闭并乐见其成。这是乱象产生的根源之一,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陈志文则认为,问题最后的解决,有待于社会管理体系、制度自信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的形成。“公立和私立教育逐渐匹配平衡,一部分保证最基本的教育,一部分以某种方式实现个体的教育选择,但这种架构或教育供给的形成,需要我们耐心地给出一些时间。”他强调。

但是回归当下,如何对家长及学生择校给予具体性的指导意见至关重要。对于衡中模式的争议久已有之,家长一边是心疼孩子、呼吁素质教育,但现实是衡中的招生依然热度不减,这似乎是矛盾的。据平湖衡中法人代表肖家兴介绍,衡中浙江分校招生启动后曾受到不少家长的欢迎,报名者众多。

对这种心理,陈志文解释道:“我们的文化中含有功利性,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值,在哪儿更容易考上名牌大学就把孩子送到哪里。”他分析,这样的情形反映了大学量人的尺子有问题,导致中国文化里的功利性表现出来,一切围着分数转,这是普遍存在着的应试教育的弊病。“要反省背后非理性的原因,不能把罪责加在教育部门或是一所学校的身上。功利主义至上的文化不改变,症状就不能根治。”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起的“衡水中学模式该点赞还是拍砖”的用户调研结果显示,有42%的网民认为“衡中模式不宜复制推广”,但也有31%的网友认为“衡中给了学生尤其是贫困生进名校的机会”。

如何破题,面对类似衡中这样富有争议的高中,家长和学生该如何选择?杨东平和陈志文一致认为,这取决于家长与学生的定位和期望是否与衡水中学相符,若对孩子期望是非名校不可,注定会很辛苦;但若追求快乐健康成长,心态放平就是了。同时杨东平提醒,面对高考,“家长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而教育的真谛在于自我发现。单纯追求升学,而不结合孩子的兴趣特长及未来发展方向,学生高中时一片茫然,大学、硕士依然会一片茫然,这期间满足的仅是家长的虚荣心而已,类似事例不在少数。”

“衡中模式”引发的争论表明了公众对于教育改革深层次的焦虑。“从长远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生存问题无需天天挂在心头,家长就会看开一点,功利化的追求也就会少一点,我们的教育就会松绑,孩子的兴趣、追求更受关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也将更加多元。” 陈志文最后补充总结。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