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免不了的广告费”和“看不见的高科技”

尽管从数据看,滴滴等网约车平台的安全性已经超过传统出租车,但广告费依然不可省。

文| 波波夫

「正直如我孙红雷,三证验真漏过谁?刷脸技术来把关,祖蓝为你降风险......」这不是打油诗,而是孙红雷、王祖蓝、罗志祥、黄渤、杨洋等五位当红男艺人,在滴滴出行最新的广告片中且歌且舞,为滴滴网约车的安全性背书。

明星代言是企业营销常见手段,其原理并不复杂,公众容易把对明星的好感与其代言的品牌相互关联,所以这才有了广告中,「正直如我孙红雷」、「脸酷心暖小猪侠」、「危急时刻有杨洋」这样温暖而又靠谱的人物设定。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滴滴原本是可以节约这笔广告费的。

无法节省的广告费

先看这样一条新闻。

据央广网报道,2016年9月23日晚9点半,在北京使用滴滴快车,上车后闻到怪味,随后头脑逐渐失去意识、浑身发麻,认为司机图谋不轨便选择跳车逃生。不久,「北京一滴滴乘客因疑似遭迷药跳车」的新闻在网络上大范围流传。

后来,据澎湃新闻调查,相关部门曾证实「在乘客叙述的环境下,在没有任何医疗器械辅助和药物注射的情况下,目前尚无任何药品可以让人一闻就麻痹或失去知觉的,希望大家不要传播谣言,误导大众。」

媒体聚焦效应和放大效应,往往会加速偏见的流传。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人们对于飞机的误解。

与很多人觉得坐飞机很危险恰恰相反的是,据美国全国安全委员会对1993到1995年间所发生的伤亡事故的比较研究发现,坐飞机比坐汽车要安全22倍。事实上,在美国过去的60年里,飞机失事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在3个月里汽车事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还要少。

一些人对于飞行的恐惧往往是来自对空难新闻的恐惧阴影。一如迷魂药事件放大了公众对于网约车风险的担忧。滴滴是否真的比出租车、「黑车」更危险?

数据打了流言的脸:据统计,2016年全年,滴滴出行运营里程接近传统出租车行业的五分之一,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仅为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十分之一。滴滴每百万单交通事故死亡率和每亿公里交通事故死亡率分别为0.021、0.28,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0.037和0.47相比,大幅降低了40%。

在大众传播中,一条滴滴迷魂药的流行,比这一组数据的无疑更具传播力。

美国著名记者威廉·E·布隆代尔曾说过:「优秀的作者从来不会在一个段落里运用过多的数据,这将为读者的阅读设置一堵困难重重的障碍墙。」同理,对于滴滴来说,与其去铺陈一堆数据,不如请让公众信任的明星来代言。

尽管从数据看,滴滴等网约车平台的安全性已经超过传统出租车,但广告费依然不可省。

隐形的高科技

过去,科技的进步人们往往可以直接感知并理解,比如德国人朱卡尔木茨和戈特利布戴姆乐造出的第一辆汽车、法国人克雷芒·阿德尔发明的第一架飞机,其机械原理一目了然。但当下的科技,一如硅谷投资人皮埃罗·斯加鲁菲所说:「都是看不见的」。

智能手机的工作原理,常人无需、也难以理解,但并不妨碍他们轻松使用。网约车也是如此,它毫无疑问是移动时代的集大成者之应用:依托于智能手机、高举分享经济旗帜、数字地图定位服务、人脸识别的人工智能、每日千万级订单大数据处理。

正因为如此,美国《时代》周刊曾把网约车评为2016年「2016年最棒的25个发明」。特别是相比传统的出租车行业,网约车堪称是科技武装到牙齿,人脸识别和分享行程两大功能,直接把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区别开来。

在网约车平台,乘客可以分享行程信息包括,乘客订单起、终点、上下车时间、距离目的地距离、预计到达时间、车辆车牌信息以及车辆实时位置。在滴滴出行平台上,分享行程的功能日均用量超过20万次。

人脸识别作为人工智能的显学也被应用到网约车中。在滴滴等网约车平台中,车主只有面部信息、证件信息、数据库信息完全一致,才能通过“人像认证”。

正是因为人们对网约车科技的忽视,滴滴对外宣称:「得益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前沿技术的深度应用,通过对司机安全画像,对风险订单硬性排除,对司机精准培训管控,安全教育全量触达等方式,滴滴安全管理效率远高于传统出行企业。」

打破所有制迷信

决定一种交通方式的安全性有多种因素,但最核心的还是科技。

所有制无法决定安全。铁路系统同为国家所有,印度和中国的铁路系统效率却有天壤之别:印度铁路事故频发,仅2016年就发生了六起重大安全事故;中国则在短短数年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网络。

同理,在网约车市场,车辆的属性,私人的还是公司的,轴距还是排量,其实与安全性的关联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大。最终决定车辆安全性的关键因素还是技术。

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官方数据显示,车辆与车辆通信技术能预知即将发生的交通事故并对潜在危险发出实时预警,它的广泛应用能帮助避免高达81%轻型碰撞事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研究表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使普通道路的交通效率提高30%以上。

汽车工业的传奇人物、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艾尔弗雷德·P·斯隆深知技术领先是企业的命脉,很重视研究开发。在他的倡导下,不但各子公司有各自的研究力量,总部还专门设立研究机构,除了应用型的,也支持基础研究,最终挽救通用于时代狂澜之中。

无论是飞机、火车、汽车,几乎所有交通工具的首要目的,毫无疑问都是安全地把乘客送到目的地。网约车也许有诸多不完美,但在当下,它无疑提供了公交、出租车之外另一种出行的选择,而生于移动互联网的基因,也决定了它对技术的信仰和热爱。而技术带来的安全系统,可以一直进化,不会原地不动。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