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张小北、李阳,2017年本土科幻能否再次发力?

事实上,按照市场逻辑,科幻题材电影并不是一个冒险的选择。

作者:炜滢

科幻题材电影作为拉动票房增长的重点类型一直受到全球市场的关注和追捧,中国虽然已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但在这个领域却始终鲜有佳作出现。

日前传出消息,《李献计历险记》导演李阳新片《从21世纪安全撤离》年中将要开机,这部时光穿越题材的科幻电影是李阳的新作,也是其首部完整长片。

这位潜心创作的低调导演一直以来对幻想类题材的电影情有独钟,短片《李献计历险记》说的是一位患有时差症的网瘾少年一心穿越时空拯救恋人,短片《坏未来》则讲述了一位靠陨石降生,集好坏为一体的哲基尔与海德式的少年的故事。李阳的电影风格明显,带着一股浓烈奔放的情绪和几乎寓言式的对人生的探索。

无独有偶,与李阳合作创作过《李献计历险记》的张小北新片,由腾讯影业与十放文化联合出品的原创科幻电影《拓星者》日前在在新疆正式开机。这部科幻电影由张小北担任编剧和导演,宋洋、齐溪主演。

这部电影将是张小北作为导演的首秀,但他其实此前一直以不同的身份活跃在影视圈,作为影评人,他创办过《每周影评》等节目,2010年,他与崔毅、田明联合创办“太空堡垒预告片工作室”,后更名为“北京太空堡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产出过包括《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黄金时代》、《小时代》等众多电影预告片和特辑。

此外,张小北还是一名编剧,参与过《李献计历险记》、《匹夫》和《四大名捕》等电影的编剧工作,其中《李献计历险记》还曾经入围过中国导演协会最佳编剧奖。

影评人张小北

张小北本人是一位资深科幻迷,刘慈欣小说《球状闪电》改编电影就是请他担任编剧,2014年初,张小北创办北京十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集中精力打造科幻、奇幻类IP。在《拓星者》的开机仪式上,张小北也表达了此次执导的雄心,他说,“这部电影将挑战‘太空歌剧’、‘赛博朋克’、‘废土末日’这三种最难的类型。“

张小北对科幻题材的热情和多年来评电影、写电影的经验无疑让他有能力辨认可能受欢迎的题材和优秀的故事。但这次电影主演的人气很弱,对于最终市场或有一定影响,但近几年接连出演《箭士柳白猿》和《师父》等片的宋洋的演技在业内获得一致好评,这种演员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张小北在创作上的倾向。

然而审美并不等于执行,张小北虽然有作为剪辑师和编剧的经验,但作为一名导演创作一部电影需要从影片故事、演员表演、呈现方式等等宏观统筹,种种因素不可缺一,以剪辑过《归来》和《金陵十三钗》等电影的魏楠为例,初次担任导演的作品《从天儿降》从口碑到票房全部扑街,所以,张小北究竟能不能在弥补国产科幻电影一直缺席的遗憾,还有待观察。

除了张小北本身的因素之外,《拓星者》主要投资方腾讯影业成立一年有余即遭遇主导投资影片《少年》票房扑街的窘况,也急需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以转颓势,而近年来已成为好莱坞“头牌”的科幻题材电影就是一次翻盘的绝佳机会,可以想见这部电影承担的众望和压力。

事实上,按照市场逻辑,科幻题材电影并不是一个冒险的选择。在好莱坞,科幻电影已经是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之一这些科幻电影不仅是在有观众基础的西方市场取得巨大成功,而同样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几乎部部内地票房排名中榜上有名。

科幻,顾名思义,是科学幻想类题材,有观点认为可按照内容分为预言类科幻、创意类科幻、象征类科幻、传奇类科幻、反科幻和元科幻等,但比较主流的意见是科幻题材作品大略分成硬科幻和软科幻两类,所谓“硬”科幻即注重科学根据,对作品中科学部分的描述与解释较为详尽,甚至达到让读者信以为真的地步。“软”科幻即不以故事中的科学设想而是以故事情节、寓意与人物性格为重的作品。

但不管“硬”还是“软”,科幻电影与魔幻电影,奇幻电影等其他基建于幻想的题材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他需要一个“科学”的假想基点,因此,科幻题材的电影相对来讲更加注重故事的合理性和电影技术的展现,在西方电影史上,科幻电影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02年梅里埃的《月球旅行记》,具有相当长的时间来完成试错、成长、完善的过程,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美国好莱坞制作的科幻电影成为世界科幻电影的主力。

好莱坞完备的电影工业体系和世界前沿的技术,使呈现一个基于现实有别于现实的未来世界或者平行世界愈来愈具说服力,观众从科幻爱好者拓展到所有想要走进电影院来体验不同现实的普通观众。科幻电影也就成为了好莱坞最卖座的电影题材之一。

在中国随着电影市场的开放和本土市场的发展,观众接受了好莱坞电影造梦般的电影体验,对科幻电影的接受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各大电影公司越来越关注这个让好莱坞片商赚的盆满钵满的领域。

此前就有刘慈欣《三体》、《乡村教师》、《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微纪元》等小说纷纷卖出电影版权,韩松落、王晋康等人的小说版权也一时成了抢手货。

同时,宁浩的科幻新作《疯狂的外星人》,在历经三年的漫长筹备后,日前宣布于2017年年中正式开机。据悉,《疯狂的外星人》的拍摄灵感源自刘慈欣的著名短篇小说《乡村教师》。而宁浩对自己的首部科幻作品也十分自信,他表示这件事他已经想了十年,自《疯狂的石头》之后就一直琢磨着拍科幻电影,不过他也坦言最大的挑战来自技术:“中国电影的特效CG能做到什么程度?”宁浩表示:“大家天然不相信中国导演能够拍科幻片,我想看看这次大家能不能相信。”

这些项目的消息似乎塑造了一个国产科幻井喷式发力的图景,然而现实情况究竟如何?以国内电影产业的技术和讲故事的水平究竟能不能拍出一部媲美“星战”等系列的科幻电影满足已经被好莱坞大制作好故事养刁了胃口的观众?

实际上,国产科幻电影历史上不乏优秀之作,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现实的转变带动了艺术领域的活泼和蓬勃,电影领域出现了很多放在当今标准之下依然优秀的科幻作品。

《霹雳贝贝》

比如科幻电影《霹雳贝贝》,这部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出品,1988年上映的电影是中国第一部儿童科幻片,讲述一位叫贝贝的小男孩出生开始即身上带电,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与众不同而受到很多不理解甚至被孤立,但他有宽容智慧的父母后来也有了真心的朋友,最后终于遇到宇宙人而变成一个“没电”的孩子,可以和人牵手拥抱。

这部电影是部软科幻作品,科学的设想是故事发展和人物性格塑造的基点,它不止是天马行空的幻想,更重要的是它的内核能让观众产生共鸣。这是一个孩子寻找自我,追求友情,探索世界的故事,优秀的故事让这部电影成为很多人念念不忘的童年回忆。

与本片同年上映的还有充满批判现实主义意味的《合成人》,讲述一个手术合成的男人经历的社会百态。

《合成人》剧照

还有我国第一部科幻故事片《珊瑚岛上的死光》,在当年的情境下看来,充满开拓的气质和实验的勇气。

《珊瑚岛上的死光》剧照

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开放,处于发展初期的科幻电影出现了长达几十年的断代,直到最近几年,电影西风东渐中为中国观众接受科幻题材做好了准备,中国电影资本也开始重新关注这个蒙尘多年的类型,项目雨后春笋一样的被建立。

然而,时至今日,常常需要架构完整的世界科幻电影成为更加需要特效支撑的电影,好莱坞电影技术的发展“几臻化境”,观众已经习惯期待科幻电影带来的眼花缭乱的特技带来的感官刺激,技术远落后与好莱坞的中国电影,能如愿分一杯羹吗?

国产电影市场一贯乐于跟风,但能不能借势仍然取决于能不能解决国产商业电影的长久硬伤,需要有诚意的作品,尊重观众智商的故事和值回票价的场面。

话又说回来,近年来一昧依赖特技忽略故事逻辑的好莱坞速食科幻遭受越来越多的诟病,在此档口,技术稍弱的国产电影能不能生产出让观众产生同理心的好故事仍然是取胜的关键。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