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界腾讯”华大基因快要上市了 真实业绩没有传说中那么好

参股公司荣之联的涨停说明,市场对生物界腾讯的追捧尚未结束。

图片来源:东方IC

更新了招股书之后,华大基因距离自己的上市之路更近了一步。

3月14日晚间,证监会网站披露了华大基因更新后的招股书。招股书中显示,华大基因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华大基因本次发行前总股本36000万股,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不低于4000万股,且发行数量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

同日,证监会对华大基因下发了带着59道问题的IPO反馈意见。该反馈意见的重点在于,要求华大基因说明,其公司主体是否独立于控股股东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大控股)。证监会表示,华大基因历史上重组较多,主要通过收购股权和资产的方式,将华大控股下属一些板块纳入发行人体系。

华大基因招股书显示,华大基因的控股股东华大控股,其旗下控制着华大基因、基因测序、农业、教育、基础研究等7个板块,合计控制着超过100家关联公司。虽然华大基因在招股书中披露了其交易状况,但证监会仍然要求它更为详细的说明自身的独立性。

事实上,早在2012年华大基因开启其IPO进程时,一系列复杂的股权转让经历就为其主体的独立性问题埋下了一颗不安的种子。

彼时的华大控股旗下拥有深圳华大基因医学有限公司(下称华大医学,现华大基因)、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华大科技)两大子公司。虽然现在从表面上看,华大基因是华大控股旗下唯一拟上市的主体公司。但实际上,早在2012年之时,在华大控股最初的资本运作中,华大医学与华大科技曾计划作为两个上市主体,进行独立上市运作。

而现在的华大基因,事实上是华大医学与华大科技改制重组后的结合体。

华大基因的资本运作始于2012年。彼时,华大控股拟收购美国研发基因测序仪的上市公司Complete Genomics(下称CG)。华大控股的实控人汪建为了筹集收购CG的资金,将其所持有的华大科技42%的股权出让,进行融资。

在此之前,华大控股并未进行过任何形式的融资。“我对钱是有阴影的,资本是逐利的,过早地引入资本势必会影响华大的自主科研方向。”华大基因实控人汪建曾对媒体这样说。

招股书显示,华大科技于2012年12月24日及2013年3月26日进行了两次股权变更,中国光大控股(00165.HK)、红杉资本、深创投、云峰投资、景林资产、泰山投资、软银中国、盛桥投资等知名机构均榜上有名。

这两次股权变更最终的结果是:红杉、光大控股旗下医疗健康基金等12家投资人出资7.98亿元受让华大科技的老股(由华大控股出让),获得24.95%股权;云锋基金、远创基因投资等8家投资人增资6亿元认购华大科技的新股,获得15.63%股权。

这些股权的出让,最终换来了13.98亿元融资。2013年3月18日,华大控股完成对CG公司的全额收购。

在此之后,华大控股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融资计划。这次,融资的重点则放在了其另一个子公司,华大医学。

招股书显示,华大医学在2010年成立之时,由华大控股和深圳华大农业与循环经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大农业)分别持有其95%、5%的股权。2013年3月,华大控股收回华大农业所持有的华大医学5%股权,完成100%控股。自此,华大农业退出了华大医学。

2014年5月12日,深圳前海华大基因投资企业(下称华大投资)入股华大医学,以4480万元的价格获得华大医学32%股权。

在华达投资入局之后,华大医学也开始陆续引入了三批外部投资机构。2014年5月14日至6月13日期间,有三批,合计21家机构入股。

深创投、红土生物、荣之联(002642.SZ)、盛桥新领域、成都光控、金石灏汭、乐华源、南海成长等投资机构,合计向华大医学增资20亿元。此时的华大医学,估值已逾90亿元。

这三批机构入股后,华大医药的股权变更结果是:金石灏汭、乐华源城等10家投资人出资14亿元,从华大控股手中受让华大医学13.208%股权;盛桥新领域、南海成长等12家投资人向华大医学增资6亿元,获得6.135%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这22家股东中有部分为此前华大科技的投资人或关联方。入股华大医学的深创投、荣之联、红土生物创投,此前也入股了华大科技;入股华大医学的盛桥新领域投资,与华大科技的投资人盛桥创鑫投资系关联方;入股华大医学的有孚创业投资,与华大科技的投资人海百合投资系关联方。

而在2014年5月14日第一批入股的成都光控,在2014年7月17日时,将其所持有的华大医学0.5521%的股权作价1元转让给华大控股,而这些股份是其花费5000万元认购而来。一周后(7月24日),华大控股将其持有的华大医学0.47%股权作价5000万元转让给上海腾希、华弘资本。耐人寻味的是,成都光控的控股股东正是2012年牵头投资了华大科技的中国光大控股。

在此之后,由于华大科技的业绩增长乏力,赴港上市未果,最终被并入了华大医学,这也才有了现在的华大基因。

而现今的华大基因,被冠以“生物界腾讯”、“基因测序届龙头老大”等美誉。机构挤破头的想进入华大基因,想在这块大蛋糕中分一杯羹。华大基因的业绩真的有其说的那么好看吗?

曾有不同媒体报道称,华大的营收在2010年即突破10亿元,预计2012年将达到20亿元,净利润将达到2亿元。但报道中并未指明这些营收数字是华大的整体业绩,还是旗下某一子公司的业绩。

汪建曾在2016凤凰财经峰会上对外宣称:“我们现在每天能够挣到100多万元的净利润,差不多200万元了吧,发展得很快。”

而招股书的公布,使得华大基因的业绩泡沫被捅破。招股书显示,华大基因2012年营收仅为7.95亿元,2014年、2015年与2016年全年的营业收入营收分别为11.31亿元、13.19亿元与17.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852.98万元、2.72亿元与3.5亿元。这无论与之前媒体的报道还是汪建本人亲口之言都大相径庭。

在华大基因招股书中,对其营业收入进行了相关解释。华大基因营收主要分为生育健康类服务、基础科研类服务、复杂疾病类服务,药物研发类服务。其中,收入来源最高的是生育健康类服务,2016年收入达9.29亿元,占其营业收入的54.62%。

在生育健康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华大基因的基础科研类服务的收入则从2014年的4.44亿元下降到2016年的3.29亿元,其所占比重从39.59%降至19.35%,从第一大收入来源变成第三大收入来源。

其实,华大基因的IPO之路并非十分顺利。2016年11月,华大基因突然爆出了证监会对其IPO文件中止审查的消息。此事一出,立刻引起外界猜疑,有关华大基因IPO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的报道更是层出不穷。华大基因解释称,中止IPO是因部分中介机构签字人变动,根据相关法规要求,更换签字人员需要履行中止审查程序。

当时有PE界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华大基因捆绑的机构过多,估值越抬越高,因此有部分机构陷入浮亏,中止审查对他们来说无疑一记重击,但预计华大基因不会放弃IPO的尝试。

参股公司荣之联在华大基因更新招股书之后受到资金追捧,3月16日涨停。看起来,市场对生物界腾讯的追捧尚未结束。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