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鹏程:一位“职业农民”眼中的中国农企供给侧改革图

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是,从原来单个的农民作为生产单元,变成有组织的生产机构,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适度规模经营就要有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有文化的人,形成一批分工明确的新型职业农民。当然,在向新型农业主体过渡的过程中,还是要依赖很多分散的农户做生产单元,但这个过渡期不能太长。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温氏股份董事长温鹏程赴京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0年人大代表履职路,农业始终是他的第一关注点。关于中国农业企业供给侧改革,农业企业的三产融合以及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作为农业行业的代表、农企龙头的大当家和一位“职业农民”,温鹏程极富前瞻性地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一种矛盾,一方面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很好地卖出去;另一方面,很多消费者要买的时候,又买不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产品结构和质量的影响,但主要是由于在供给的匹配上没有形成很好的对接,原有业务流程不再适合现代农业的发展。国家鼓励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是要在体制和机制上提高供给的匹配性。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这个提法内涵很丰富,工作切入点很准确。当前,整个社会由短缺经济逐渐转向优质经济,我国农业面临着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满足不了消费者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的矛盾,因此,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十分必要。要推动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取得成效,关键是要以问题为导向,找到改革切入点。

农企:转观念,找短板

首先,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成功的企业一定有属于过去的辉煌,但过去的成功并不代表今天,更不代表将来,要懂得忘记过去的辉煌。尤其是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企业一定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才能够真正认识到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在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建立自己的新优势。

其次,从农业行业来看,供给侧改革要求农业企业找准自己的发展短板。农业生产的短板,主要集中在对市场需求变化的认识和优质产品的打造上。农业生产已经从短缺经济向优质经济转变,市民追求的不再是吃得饱,而是吃得好、吃得安全。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在产品质量的提升、品种的多样化与个性化方面做好改革,促使落后的、低劣的产品逐步退出市场。再好的企业,如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也不会有竞争的优势。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把资源配置到合理的地方去,例如产品的研发端、销售端,包括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品牌建设和宣传。要将生产与流通,企业与消费者有效对接起来,实现高效化经营,充分体现农业企业应有的价值。

第三,作为农业生产者,尤其是有规模的农业企业,一定要认清形势。原来经济短缺时期,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卖出去;现在中国农产品大体上处于供需均衡的状态,并且还伴随季节性、区域性的供应过剩,原有的农业生产流程不再适应未来的发展,必须在生产流程、管理流程、业务流程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这也是中央提出的“鼓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内在要求。以前农业的从业人员、农业机构主要把心思放在生产端,现在需要更多地从销售的角度、流通的角度考虑,要把更多的可调配的优质资源配置到流通、加工、储备,包括终端的销售环节,要有效打通整个产业链,提高产业链效率,更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创造更多的效益。

农业:全链调整,三产融合

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从根本上需要对农业的体制进行调整: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要从原来单个的农民作为生产单元,转变成有组织的生产机构;要把有组织、有规模、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经济组织做强做大,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更多的责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以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就需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一套三产融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加快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比如,利用“公司+农户(家庭农场)”、“公司+合作社”等合作模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带动农民参与产业融合发展,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让农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用专业的队伍、专职的人才,依靠专业技术支撑,建立产品标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网络建设和品牌建设,真正做到产销两旺,才能产生更高的效益。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际上就是农业产业化。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产能还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品种研发、新技术应用、新设备运用等等,还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农业技术水平、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达到供应充裕是必然的。过去,农业企业对消费者需求的重视程度不够,农业从业人员、农业机构主要把心思放在生产端。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则是强调由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将产业链上下游链条涉及的生产资料、生产、经营等环节串联起来。这需要适度规模,需要足够的投入,更需要庞大的企业平台来组织支撑,将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农产品的产与销紧密结合,把农产品生产、流通渠道、消费者需求有效地对接起来,形成高效完整的产业链条,降低经营成本,企业效益才能体现出来。

从历史上看,农业生产是一个单一、孤立的环节,与上下游链条的主体联系不够紧密。在产业链的利益博弈中,农业生产主体容易受到上下游企业的挤压,许多利润被占去,造成利润率偏低。农业生产要得到产业链价值的体现,就必须在产业分工、业务协助上有科学的安排,提高产业协作效率。

置身于一、二、三产业融合之中的农业主体,面临的不是利益的博弈,而是链条上的分工、协同,实现价值链条的共享。企业要考虑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将产品以消费者喜欢的方式送到他们手中;需要研究的是如何让整个产业协助更高效、整个市场机制更合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高效,只有这样,才能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要充分建立一套三产融合的农业产业化机制,减轻产业各端博弈带来的效率消耗,政府与企业必须加强合作,有效打通整个产业链,实现整个产业链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共赢。

农民:新型农业,职业农民

2017年1月29日,农业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农业部部长韩长斌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农民’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做“职业农民”。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在未来,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的数量将会大幅度减少,但农产品市场需求仍会增长,这就需要一批新型农业主体投入生产,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需求。我们需要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来承担现代农业发展重任。

在未来,农民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身份。其实,现在许多人对农民的认知是过时的。按照以往的观念,认为种地的、养猪的、种菜的就是农民,把农民看作是一种身份而不是一种职业。但在现代农业阶段,新型农民是一种职业而不是身份。新型农民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有文化的职业群体,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要职业的人。在一个农业企业,虽然按照职务有总裁、总经理、经理等分别,按工作类型分有育种专家、营养专家、计算机专家、金融专家等分工,但他们都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可以说,他们的职业都是“农民”。我本人在公司职务是董事长,社会职务是人大代表,但我自己的职业就是农民。

国家鼓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即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关键点。在适度规模经营的背景下,传统的农民群体很难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靠一亩地生存的农民,他们为未来农产品市场供应的比例将会下降到很低。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专业化的、分工明确的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农业龙头企业及一些大型的规模化农场。

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是,从原来单个的农民作为生产单元,变成有组织的生产机构,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适度规模经营就要有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有文化的人,形成一批分工明确的新型职业农民。当然,在向新型农业主体过渡的过程中,还是要依赖很多分散的农户做生产单元,但这个过渡期不能太长。

未来中国农产品的供应需要依靠新型的农业组织和生产单元,新型职业农民将会承担起更多的历史重任!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