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书推荐】年过完了 收心读书

本周新书关键词:中国小皇帝、死刑、余华、黑塞、东北游记、未来史……

正月十五过完,春节就结束了,又到一周新书推荐的时间,新的一周,我们将关注更加宽广的世界。

随着二胎政策在全国的全面落实,独生子女的篇章已然翻页,此时,我们不妨重温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和学生们针对中国食物、儿童和社会变迁的调查报告《喂养中国小皇帝》,这本书关注的是整整一代中国独生子女群体的食品消费。结束假期旅行的人们可以读读德国作家黑塞在东南亚的游记,寻回旅行的激情和写作的欲望。回到工作岗位、担心自己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白领们,不妨翻开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当然,你也可以关上门,读读历史,读读小说,邵燕祥的读史札记谈天说地、说古论今,余华的新短篇小说集《我没有自己的名字》收录了他最为经典的短篇小说。

《喂养中国小皇帝》

作者:景军 主编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内容简介:本书的形成源于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资深教授华琛(James L. Watson)在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发起的“中国社会饮食消费格局”研究项目。作者们以儿童饮食问题为讨论重点, 分析了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饮食结构的变革与消费主义如何影响着儿童饮食的变化;国家力量如何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下干预着儿童饮食,以及全球化的历程如何让中国孩子的童年成为全球消费文化的一部分。

推荐理由:

1. 这是一本来自人类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营养学等领域的儿童饮食调查报告,九名作者中包括华琛本人、华琛教授的老同事和弟子,该书所收录的论文相互呼应的程度相当紧密。

2. 虽然田野调查材料是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收集的,但这一群作者们关注的问题并不过时,例如可口可乐、肯德基对中国孩子的饮食影响,以及来自家长、市场、科学、宗教等方面的权威对于儿童饮食的干预等等。

3. “全面二胎”政策放开后,书中所调查的“独生子女”很可能就此成为历史的产物,可以预见的是,这本书所观察到的社会文化图景和一手材将会很快融入历史之河之中。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

作者:[法]罗贝尔·巴丹德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16年12月

内容简介:上世纪70年代的法国是西欧仅存的仍在执行死刑的国家。罗贝尔·巴丹德,这位才华横溢、声名远扬的律师为了终止这种血腥极刑不断奔走疾呼,致力于为众多死刑犯辩护。在这个过程中,他曾遇到许多不解与非难,甚至有受害者的家属向他扑来,他的小儿子也不解地问:“你喜欢那些杀害小孩的凶手吗?”这本由他亲自撰写的著作,再现了一个个人命关天的案件,一次次扣人心弦的庭审,以及政府内部不同派别围绕死刑问题的角斗,巴丹德以个人经历忠实记录了法国废除死刑的历史。

推荐理由:

1. “支持废除死刑,就是在支持杀人犯,对付受害者吗?”“在那些已经废除死刑的国家里,暴力犯罪率上升还是下降了?”这本书引导读者重新思考有关刑罚、人性、社会等问题。

2. 罗贝尔·巴贝德著作等身,撰写了一系列历史和政治评论文章,如《一位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与其夫人伊丽莎白·巴丹德合作)《自由和平等》《共和国监狱》等,本书于2000年获得费米纳评论奖。

3. 作者兼律师罗贝尔·巴丹德最终成了废除死刑的象征,在密特朗上台后,巴丹德担任司法部长,在他的全力推动下,死刑在法国终止。

《闭门日札》

作者:邵燕祥

版本:东方出版社 2017年1月

内容简介:杨天石主编的“名家读史笔记”之一,集成了著名诗人邵燕祥数十年间的读史小文,共144篇,篇幅或长或短,内容或用诗歌吟诵时代、谱写沧桑,或用匕首解剖自己、审视历史。邵燕祥1933年生于北平,读中学时开始在报刊发表散文随笔和新诗,同时积极参与了中共地下党组织的秘密活动。50年代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编辑、记者,业余主要写诗,因1956年所作讽刺诗和杂文遭到批判斗争,并经历流放。借用这本读史笔记,邵燕祥要表达的是现实中诗意渺茫难求,而书写可能忘情、或可稍微超越现实。

推荐理由:

1. 在讲述这本小书为何出版时,邵燕祥说: “历来正统的人士是不以消遣为然的,好像只有没出息的人才信奉‘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我在这里没有读书计划……零零碎碎抄些片断,记些心得,还有一些书内书外引伸想象之词。”

2. 邵燕祥在2016年出版自传《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畅销出乎意料,原因可能正在于其“诚”。

3. 书中不光有史,还有邵燕祥读报、读书、读诗之作。他关注雅俗文化之辨和生活中的不合时宜,隐隐透露出未曾老去的议论锋芒。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作者:余华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余华从1986年至今创作的短篇小说,是余华迄今为止最完整的短篇小说全编,包括《鲜血梅花》《十八岁出门远行》《爱情故事》《黄昏里的男孩》等21篇,由作者亲自编选。这本短篇集体现了余华式的对命运的叩问、对人性的探究和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无限怜悯和对现实的深沉思考,黑色幽默中透出世事苍凉之感。

推荐理由:

1. “十多年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写作已经建立了现实经历之外的一条人生道路,它和我现实的人生之路同时出发,并肩而行,有时交叉到了一起,有时又天各一方。这些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这是余华为这本书写下的话。

2. 同名小说集《我没有自己的名字》曾经出版于2002年,收录的是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篇小说《世事如烟》、短篇小说《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和随笔《高潮》,与这本短篇集辑录的内容并不相同。

3. 相比于长篇小说所受到的重视,短篇小说往往被低估和忽视,一贯如此。然而,短篇的艺术性丝毫不亚于长篇,甚至比长篇在结构和语言上更容易被人“挑剔”。相较于他近年来颇受争议的长篇作品,不知这一短篇集能否让读者想起从前的那个余华。

《通往印度次大陆》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

内容简介:“大师旅行文丛”系列之一,所收录文字是黑塞在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旅行时的见闻感悟,既有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的记录,也有黑塞式的深刻哲思,呈现出一个在黑塞眼中开放却并不和谐的“东方世界”,这也与黑塞小说中现代人时刻处于一种分裂状态的主题相符合。

推荐理由:

1. 对于旅行,黑塞曾写道:“真正的旅行欲望不是别的,它无异于这样的危险欲望:无畏地思索,彻底让世界翻过来,对所有的事情、所有人都能做出回答。它靠计划、靠书本不会得到满足,它要求的东西更多,它要求付出更大代价。满足它是需要呕心沥血的。”

2. 黑塞敬畏于原始雨林的苍莽,也为苦力在林中劳动的画面感到震撼;他称赞东南亚华人、印度尼西亚人、马来人没有染上西方的现代病,也鄙夷他们对欧洲殖民者拙劣而盲目的模仿。

3. 托马斯·曼称这样赞黑塞,“没人比这位作家及他一生的作品更具德国精神:古老、愉快、自由……他是歌德‘世界文学’概念最自然的培育者。”

《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

作者:冯其庸 口述,宋本蓉 记录整理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1月 

内容简介:著名文史学家冯其庸先生口述自传。冯其庸,1924年生,江苏无锡人,教授、知名学者、红学家。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中国红学会会长和《红楼梦学刊》主编。在书中,冯老讲述了自己九十多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他独特的学术道路。口述资料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录音后转换成文,经传主五次修改、最终定稿,并附加大量彩色、黑白图片。冯其庸先生于2017年1月22日逝世,本书可为纪念生平经历和学术成就之作。

推荐理由:

1. 口述史从童年往事、求学之路讲到执教人民大学,再到红楼梦研究,既是个人历史的记录,同时也再现了中国社会的百年变迁。

2. 冯老不仅精于《红楼梦》研究,这本书更加全面地展现了冯老在历史、国学、文学艺术、考古、文物鉴定收藏等诸多领域的成就。

《棚内棚外》

作者:潘争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1月

内容简介:三联“克勒门文丛”之一。作者潘争是上译厂著名配音演员刘广宁的儿子,从小跟随母亲在配音棚长大,他在写作过程中采访了12位著名配音艺术家,在书中生动描述了众多观众耳熟能详的配音演员不为人知的个人经历,以“全息”的方式揭开当年“内参片”译制工作的神秘面纱,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上海电影译制厂电影配音工作幕后故事。

推荐理由:

1. “克勒门”的“老克勒”意指当年生活高雅、多元而精致的上海绅士们,这套丛书也是以承接“老克勒精神”为旨要。

2. 一个“译二代”的视角,以自己真实的经历为基础,生动描述了众多观众耳熟能详的配音大家的个人经历,书内诸多细节,读者自行斟酌判断。

《东北游记》

作者:[美]迈克尔·麦尔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年1月 

内容简介:“译文纪实系列”之一。1995年,作者迈克尔·麦尔作为美国“和平队”志愿者首次来到中国,在四川省一座小城市培训英语教师。1997年,他搬到北京居住了十年,并在清华大学学习中文。在《再会,老北京》之后,本书是作者跟他的中国媳妇前往东北乡村定居三年的真实记录,这位美国人记录了北中国广袤土地上世代生活的人们,以及那里极富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 

推荐理由:

1. 作者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香港大学教授纪实文学写作。文章多次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诸多媒体上发表,具有非凡的讲述故事技巧。

2. 本书部分是社会学研究,部分是报道,部分是回忆录,呈现出了私人性与公共性兼备的写作特色。

3. 不要被书名欺骗,这本书不是旅游手册,译者说,作者认为这本书是他“在东北游荡的记录”。

《未来简史》

作者:[以] 尤瓦尔·赫拉利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7年1月

内容简介:进入21世纪,曾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克服,未来的人类将面临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人类更了解自己。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又该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人类未来的发展命运。畅销书《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这部新作中,暗示了这些重大事件将如何引导我们创新革命性的信息和生物技术,以及看待这个世界的各种方法。

推荐理由:

1. 作者前著《人类简史》曾引起全球轰动、畅销非凡,但也引起了诸多争议。有批评人士认为,《人类简史》之所以能成为畅销书,只不过是因为作者文笔异常清晰,但对于事实的描述和判断有过于简单化之嫌。

2. 本书是《卫报》《泰晤士报》年度推荐图书,并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盛赞。

3. 在今天,人工智能、大数据已经深入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人类的我们应该如何生活,这或许是关系到未来种族存亡的大问题。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