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战争,从过去到未来

在信息匮乏的时代,获取更多的信息是众人追求的目标,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是牛人。

过年的时候,又细细品味《揭开战争迷雾》这本书。

作者比尔·欧文斯曾是美军的二号人物(美军参谋长联系会议副主席),在位时推动美军的"军事革命",就是寻求使用新技术,革新部队作战方式。本书首版于1999年发行,我看的2009年的再版中文译本,每次读都有新的体会,每次又都有新的不懂之处。于是索性不写全篇的读后感了,只谈自己的某些体会。

信息对于作战的价值

1、东方的兵家圣人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可以理解为,谈的就是信息对于战争的重要价值。

西方的"兵圣"克劳塞维茨在其著作《战争论》中写道:"战争属于琢磨不定的范畴。作为行动一句的诸项因素中,有四分之三笼罩在或多或少的不确定性迷雾之中。"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军事家都认为:把握好信息是成败的关键。

2、在冷兵器时代,人多势众者胜算更大,即使是那些"以弱胜强"的战例,细看下来,也多是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积小胜才赢。所以如果能够统揽全局,所有的信息全掌握,胜者无疑是拥有更多人数、武力和资源的一方。

为什么会拥有优势的情况下为何落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信息掌握不充分,或者形成误判,才给了对手机会。一条有价值的信息抵得上千军万马,而关键信息泄露带来的损失也可能大到难以衡量。

从战场再到商场乃至职场,古往今来,利用信息在战场上获胜者不计其数,而因信息方面出问题最终落败者,也是数不胜数。获得足够的信息,了解到全局,就根据这些情况排兵布阵,设定预案,有条不紊地推进。

3、除了获取对方情报之外,保持内部信息通畅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方内部信息沟通出现问题,会对执行的效率和效果带来严重影响,轻则贻误战机、误伤友军,重则带来灭顶之灾。具体表现包括:

信息的通达出现问题:由于种种原因,相关的数据、信息、指令没有及时到达相应的单位,或者信息上传出现问题,指挥与执行之间的联系中断或者不畅。

信息的同步出现问题: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如果信息不能及时更新,会严重影响指挥者的判断,也可能将执行者带入深渊。尤其是预案不可能尽善尽美,有时需要内部及时交互沟通,如果出现问题可能是致命的。

对信息的理解不一致:如果说前两者是通信技术和手段方面出问题,这种情况的原因则更复杂,掺杂了人为因素,比如立场和视角的不同,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别等。

信息战的初级阶段:信息壁垒

信息战的初级模式是构筑信息壁垒,形成敌对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拥有更多信息的一方握有战斗的主导权。

壁垒模式的信息战一般包括三方面工作:一是获取对方的信息,二是保守己方的秘密,三是切断对方的内部信息传播通道。

多少年来,战场上的参战方都在尽力收集对手的信息,同时又非常关注自己信息的保密工作。这种攻防战的目的,就是希望拥有比对方更多的信息,无论是在整体还是在局部,在信息方面取得优势,就获得战争的主动权。

信息战不仅是对待对手,连自己人都不放过。有时为了信息的保密,有时为了达成战役目的,需要连对手和自己人一起屏蔽,甚至一起欺骗。

于是人与人就分出了高下:什么是高手?是因为他比普通人拥有/记住/掌控更多的信息,或者能从有限的信息中,能够准确地进行推导和判断,寻机将自己的部队主力投向对方的要害地点。

也正因为如此,不少人非常擅长利用信息壁垒,对其他人进行信息的屏蔽甚至封锁。有的看似英明神武,其实只是比你拥有更多的信息而已。

所以说,在信息匮乏的时代,获取更多的信息是众人追求的目标,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是牛人。

【信息战的高级阶段:信息噪音】

除了信息壁垒,保守秘密之外,信息战的另外一套战法就是给对方错误的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不再匮乏,保密越来越难,所以这种利用信息噪音扰乱对手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

兵者,诡道也。三十六计中,多一半是给对方下套,放出虚假信息掩盖真实情况,让对方对局面进行误判,再利用对方的错误赢得胜利,是利用信息噪音的一种方式。

另一种方式是有意释放大量信息,将真实情况淹没在海量数据里,使对手真假难辨。这种招数对那些心思缜密而又优柔寡断的指挥者尤为有效,使其面对大量的又相互矛盾的信息,在彷徨犹豫迷茫中错失战机。

如今信息收集的手段和渠道越来越多,而数据和信息还在以惊人的速度膨胀,信息不仅是丰富,而是过载,于是评价牛人的标准也变了:很多人都能获得同样的信息,但谁能从海量的信息、庞杂的数据、纷乱的报告中,分拣出准确的情报,推断出正确的结论,并及时做出科学的决策,这样的才是牛人。

更重要是:在如今这个的时代,信息噪音对内部沟通的影响更多更大。由于各单位/组织/个人都有非常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如果出现信息不一致、沟通不顺畅、不及时,容易导致在执行方面出问题。具体操作的人员会质疑:我看到的情况和领导说的不一样,我得到的信息与上级传达下来的不一样,为什么我要照着你的要求执行?

出现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因为信息多了、杂了、不好管了,更多的原因是:领导或者主管单位仍然延续着"信息壁垒"阶段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以为不告诉下属同僚信息,就可以继续通过信息的优势去领导指挥他们。殊不知时代变了,别人掌握的信息不一定比你少,构筑的信息壁垒徒然增加了相互之间的信任成本。

一旦出现信任危机,这方面的问题很容易被对手利用:在执行层面传播经过包装的消息,真假难辨的信息会加大内部的隔阂,如果再有几个简单粗暴不体恤下情的领导,那么这支队伍很快就会陷入内乱,继而土崩瓦解。

信息战的未来阶段:信息共享

《揭开战争迷雾》这本书核心表达的意思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在组织架构还是管控模式方面,都需要进行彻底地更新。

书中以美军的空地协同行动为例,来说明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同一个战场上,地面部队和空中打击力量有不同的视图,传统模式下很难将两者统一起来。但如今新技术可以将两种视角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地面部队将准确坐标传递到全球定位卫星系统,再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空中支援的飞机上,作为精准打击的信息输入。自动化的信息传送+全景统一视图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迅速形成最佳解决方案并执行。

信息战是要花钱的,但是钱花在哪里,用什么方式,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泾渭分明。

如前所述,信息的丰富乃至冗余,让传统的依靠信息不对称来体现价值的管理者乱了阵脚,最差劲的方式,莫过于将成本花在屏蔽信息方面,投入大效果差,帮助对手乱了自己阵脚。

比这种方式好点儿的方式,是烟囱林立的信息系统,各自为战的结果是画地为牢,各自拥有自己的信息,敝帚自珍式地建设模式,不利于信息化的发展,更不利于内部的团结协作。基于各个部门和单位来进行信息管理,本位思想严重,都在盲人摸象般分析,整体评估下来,效率低、成本高,错误率更高。

未来信息战的重心不仅仅要对外,更多是对内,通过新技术降低内部沟通成本,提高执行效率,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目标。所以建设新型的信息化体系,基于标准化实现信息共享与互通,再由各方分享信息全景视图的胜利成果。说得再简单直白些,就是通过信息共享一起把蛋糕做大,皆大欢喜的结局好过零和博弈。

开源软件走的就是这个路子,共享经济走的也是这个路子,发展才是硬道理,协作形成新的价值空间,才是信息化发展的正路。

想到这里,还有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

其一,在信息充分共享情况下如何管理?试想下,谷子地和他的团队在接到"死守"任务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迷惑对方的"死士",集结号永远不会吹响,这是否会影响到他们的行动?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交代任务和执行命令,如何将局部利益和整体目标更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其二,世界上有多少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二十多年前的影片《独立日》中虚构了全人类反击外星人的场景,阿拉伯和以色列等敌对势力可以联手作战;而今在反恐的大势下,类似的场景已经出现,化敌为友,将敌我矛盾转化为合作共赢,并非不可能。

信息时代,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并不是简单地去评价胜败输赢。时代在前进,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决定权在每个人自己手中。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