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影像定格在2016

以后再也看不到他们的新作了

谈及死亡,总是不免沉重。有一说,人世的种种,生育后代、努力奋斗、获取成功,都是对抗死亡恐惧,以期待在离开的时候尽量留下些什么,得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生命。

逝者如斯,也许盲目,也许无奈,无论如何,这些人的影像作品和人生故事没有随生命逝去。

 

何藩(1937—2016)

身兼摄影师,电影演员和导演等多重身份。1937年出生于上海,幼年随家人移居香港,90年代移民美国。13岁时,何藩收到父亲赠予的相机,开始迷上摄影,他走街串巷,醉心于拍摄香港的市井百态。在1958年至1965年间,连续赢得八届由美国摄影学会举办的世界摄影十杰荣衔;在1950至1970年代,曾在国际摄影比赛中获奖近300项。2012年获IPA“最具影响力的亚洲摄影家”,与荒木经惟和森山大道齐名。

“我对中下层的穷苦大众、弱势群体有比较特别的同情关怀,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直觉……我很喜欢海明威的一句话‘你可以毁灭我,但不能打败我’,香港人就是有这种拼搏精神。50、60年代有句民谣’鬼叫你穷啊,顶硬上啊’,对于这种草根精神,我很感动,想要人道主义的去歌颂他们,所以我很多照片都是拍这些籍籍无名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何藩

 

陈劭雄(1962—2016)

作为中国南方重要当代艺术小组“大尾象工作组”的成员之一,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到广州地下实验艺术界,并一直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圈。他的作品多围绕城市空间、国际政治话题、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等主题进行艺术实践。作品涉及摄影、录像、装置、绘画、动画等多种艺术媒介,是国内较早以摄影进行当代艺术实践的艺术家之一。

“我现在所有的创作,不管从语言到观念,从态度到媒介的运用都是从1990年代的创作中所埋下的种子里生长出来的。”

“幽默感在很多情况下为我们展现现实的另一种可能性,或者是塑造一个与愿望更加接近的梦想。”

                                                                                                                                               ——陈劭雄

 

马克·吕布( Marc Riboud, 1923—2016)

大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法国纪实摄影师之一,他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马克·吕布“二战”期间曾参加法国抵抗运动,从事过工程师工作,1951年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摄影中。1952年,他结识了布列松和卡帕,随后加入玛格南图片社。他曾多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来到中国,一生拍摄了无数中国主题作品,与中国有着极深渊源。

“我喜欢离家出走,摆脱一切束缚,尽可能地去观察改变这个时代的事件。但这种观察不仅仅是出于好奇,更是看到那些启发我灵感的东西后,被激发出的热情。我喜爱在混沌中寻求井然之时,那些转瞬即逝的快乐。”

“ 我喜欢拍摄很细节的东西,很多别人所不关注的细节,我觉得那很重要,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 ”

“ 摄影无法改变世界,但能够展示世界,尤其是在世界本身不断变化之时 ”

                                                                                                                                          ——马克·吕布

 

比尔·坎宁安( Bill Cunningham, 1931—2016)

蓝色夹克+自行车+相机,是比尔·坎宁安的标志形象。他日复一日的拍摄纽约街头,是世界公认的“街拍鼻祖”。1929年,比尔·坎宁安出生在波士顿一个保守的爱尔兰天主教家庭。19岁时,从哈弗退学来到纽约,开了一间女帽工作室。1978年,他开始为《纽约时报》拍摄照片,固定的街拍专栏《在街上》堪称纽约城的浮世绘,记录了最近几十年以来纽约的整部视觉史。

如果说他特别的审美取向从何而来,那应该是他对时尚从不谄媚的态度。他曾说,除非这个名人穿得很有趣,否则也不会加以青睐。然而,这位世界闻名的摄影师却依然住在狭小工作室里,每天骑着自行车上街拍照,不过他却觉得这样最好,对他来说,拍照以外的任何事都无关紧要,能够自由地捕捉新鲜,才是他的追求。

“时尚是最私人的事情。无论你穿着得好与坏,都是在表达着你自己的感觉。”

“我认为拍照是一件很谨慎的事,应该悄悄的去做。换句话说,摄影师应该是隐形人。”

                                                                                                                                       ——比尔·坎宁安

 

“我们都为Bill着盛装(We all get dressed for Bill.)女子都以悦Bill为荣,他是唯一一位留意到或者在意你着装的人。“

                                                                           ——美国版《Vogue》主编、“时尚女魔头”安娜·温图尔

 

彼得·马洛(Peter Marlow)1933—2016

很多摄影师的名字我们很陌生,但作品却都见过,彼得·马洛就是这样一位。他曾当过航船摄影师,1976年在巴黎加入西格马图片社,后加入马格南图片社。他拍过战地摄影,也从事过商业摄影,从黑白到彩色,风格多变。许多人们熟悉的照片都出自他手,比如撒切尔夫人的经典肖像。

“我喜欢让一切在表面看起来不是那么激烈,让一切隐藏在照片背后。”

                                                                                                                                          ——彼得·马洛

 

大卫·汉密尔顿(David Hamilton, 1933—2016)

英国摄影师,后定居巴黎,当过ELLE的摄影师、英国杂志QEEN的艺术总监等。由于经常拍摄少女的裸体,他也常落入道德争论中。大卫总是用柔焦镜头或柔光镜来营造朦胧、浪漫的氛围,展现少女的曼妙与唯美。他执导的影片《少女情怀总是诗》也同样以田园牧歌式的情调,讲述了少女之间的同性爱恋。

 

沃尔夫冈·苏斯切斯基(Wolfgang Suschitzky, 1912—2016)

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30年开始从事纪实电影拍摄,是上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电影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他的纪实影片充满了正义力量。作为摄影师,他的摄影作品同样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