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好问 更多

为什么我们爱科幻?如何用科幻讲述中国故事?我是科幻作家陈楸帆,欢迎和我聊聊

为什么我们爱科幻?如何用科幻讲述中国故事?我是科幻作家陈楸帆,欢迎和我聊聊

195

为什么我们热爱科幻作品?科幻小说诞生200年来,我们从科幻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是科技和社会进步的灵感、精神世界的慰藉、平淡生活中放飞想象力的后花园,还是,解读现实、预见未来的超然视角?在科技爆炸的今天,科幻创作又呈现出哪些新的趋势?

以《三体》、《流浪地球》为代表的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让公众给予中国科幻前所未有的期待。中国科幻发展水平到底如何?还有哪些作品和创作者值得关注?如何用科幻来讲述真正的中国故事?

我是陈楸帆,科幻作家、编剧,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世界科幻奇幻翻译奖得主。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艺术学院,曾任职于谷歌、百度、诺亦腾。现为传茂文化创始人,专注于开拓中国原创科幻文娱产业。

我参加了8月15日到8月19日在爱尔兰都柏林举办的第77届世界科幻大会,并在“全球化趋势中的中国科幻”圆桌讨论会上,与其他嘉宾、学者一起讨论中国科幻的现状与发展。

关于中国科幻,关于本届世界科幻大会的见闻,欢迎和我聊聊。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 科幻创作的灵感来自哪里?
  • 从《三体》到《北京折叠》,中国科幻作品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 为什么能接受《流浪地球》,却容不下《上海堡垒》?
陳楸帆 陳楸帆 嘉宾
科幻作家、编剧,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

问答 {{ item.text }}

独立思考的提问,是交流的起点

共{{ total.questionTotal }}提问,{{ total.questionReplyTotal }}个已回答 共{{ total.questionTotal }}提问

免责声明:好问是交流信息的平台,我们希望各方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能客观,真实、合法地提问或者回答。好问对于上述提问及回答的真实性、合法性无法承担责任。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利和法律责任由提供方所有和自行承担。

{{ toText }}
提问详情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