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欧洲的新能源转型如此艰难?

要么放弃销量,把车卖得贵一点,要么就牺牲自己的利润。

文|买车家

今年2月,欧洲议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以340票赞成、279票反对、21票弃权的投票结果,正式通过了《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明确将在2035年,实现禁售传统汽车的目标。

除了纯燃油车外,包括插电、增程式混动等车型也都将不再会出现在欧洲的新车市场上,因而本次政策的落地,也被视作欧洲近些年力度最强,决心最大的新能源转型。

正当所有人都觉得这事已尘埃落地之时,近日突然有欧洲国家站出来表示,他们将反对这一政策的落地。

具体来说,本次反水的是来自欧盟的八个成员国,其中既包括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捷克这样的东欧国家,还有意大利和法国两大西欧国家,他们签署了一份反对欧盟新排放法规的声明,并表示过快推行激进的排放政策,明显会对上述国家的汽车工业以及经济民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他们希望欧盟能够暂缓“欧7”新规的实施。

具体来说,由于新规对汽车排放物,例如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因此汽车厂商不得不在“改善尾气”上投入重金。此前,欧盟委员会给出的测算结果是,在新规实施后,小型轿车和SUV皮卡等车型的制造成本会上升180欧元至450欧元,而公共汽车和卡车则会上涨2800欧元左右,但从相关机构最新的研究结果来看,欧盟的这一预测明显过于乐观了。

众所周知,目前内燃机技术已达到了所谓的“物理瓶颈”,只要使用的燃料没有改变,技术没有大的突破,那排放物的控制就很难再上一个台阶,毕竟现在的排放规定,已经算是很严苛了。

因此要想满足欧洲新的排放规定,汽车制造商必须花大价钱去升级改造内燃机,这一成本或将让一辆汽车在制造环节至少多花2,000欧元以上,那些使用柴油动力的卡车、公共汽车则会多花12,000欧元。

而多出来的成本自然只能由汽车制造商来承担,要么放弃销量,把车卖得贵一点,要么就牺牲自己的利润。对此,法国经济财政部长Bruno Le Maire甚至直言:“欧盟应该放弃可能伤害本地汽车制造商的欧7排放标准”。

汽车造价的增加,除了会让车企和政府承压外,消费者也会在购车或者出行的环节多掏成本,此外原本在车厂里干活的工人,也可能因为行业波动而失业,这些都会极大的影响小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这种影响又是长期而持续的,难以只靠短期的民生补贴来解决,因此这些国家才会如此反对。

就连汽车工业极其发达的德国也对此表示了异议,其交通部长维辛是反“欧7”新规的坚定支持者,在他看来,欧盟的新决议可能会影响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Hildegard Muller也认为:“如果尾气排放限制过于严格,内燃机将不再具有竞争力。虽然严格的排放法规有利于碳中和,但不是长效措施”。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