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这本书的宗旨,就是本着抬杠到底的精神,对一切和佛教有关的疑问,都追问到底。

之所以中国本土也能产生和佛教类似的报应说,是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愿望来自于每个人对公平的本能追求,是人类普世的需要。

——林欣浩《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为什么要聊一本关于佛教的书?我并不是信佛,当然我也不是没有信仰,李好帅只是在寻找信仰的路上。

我发现如今在我们身边,很多人自以为信佛,但和真正的佛教信仰又不是一回事。逢庙必拜,烧香捐钱,可连最基本的大乘、小乘,汉传、藏传、南传都分不清楚,今天转发哪位仁波切说了什么,明天又是哪一位菩萨生日,后天又转一个“佛祖关于爱情的10条禅语(看完哭了)”。

甚至佛教都已经成了段子和鸡汤的重灾区,“前世500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一天到晚的青年问禅师,禅师都要被你们玩坏了。

尽量不刻薄的评价,只能说这是朴素的宗教观。有心向善当然好,既然这样,我们何不去了解一点真正的佛教知识呢。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书名看上去给人一种快餐书的感觉,或者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但其实这本书一点都不胡闹。

作者林欣浩在前言中写过这样一句话“这本书的宗旨,就是本着抬杠到底的精神,对一切和佛教有关的疑问,都追问到底。”书中的佛教理论、典故,都是参考自佛教典籍或经典著作。可能也会有瑕疵或争议之处,但绝对是一本正经、严肃负责的书。

一逻辑严谨的宗教

在中国历史上,相比于道教,总体来说佛教发展得更好,道教的玄学为什么发展不如佛学呢?书中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佛学有严谨的逻辑。

道教的老庄玄学认为真理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语言反而是对真理的歪曲。最典型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按照主流的观点来理解,意思就是“你们平时叨逼叨的那些道理啊,都不是真理,真理是没法说出来的”。

所以不论《老子》《庄子》还是《周易》都给人一种不好好说话的感觉,因为老庄认为语言不能反映这个世界的本质,后来人能理解到多少就算多少了,没有别的办法。

玄学认为“真理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这种特点给道教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障碍。不能用语言去阐释的道理,怎么传播,怎么发展?

可佛学就不一样了,佛学体系虽然复杂,但极具逻辑性,最基础的理论只有两条。

第一条,因缘,或者可以叫做万法缘起。这里的万法,指的是世间万物万象;因缘,就是指一切事物的内因和外因。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出现和存在的原因,这一点我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都容易理解。

比如,您正在读这篇文章,这背后的因缘是可能你需要打发一点时间,同时也是因为我们制作了Simple Read这个节目。

而我们这个节目的制作又有很多因缘:李好帅读过这本书,我们有摄像、编辑的小伙伴各自都做了自己的工作,而这背后每个人又有各自的因缘才让大家聚到一起来做这件事。

所有事物都有各自的因缘,而且每个事物也都能成为别的事物的因缘。

我们再反过来看,如果我没有读过这本书,或者也没有想过做《SimpleRead》这样一个节目,或者你因为其他什么原因没有看到这篇文章,那么你现在就不会看到我在这里啰哩啰嗦了,也就是说一切事物不仅有背后的因缘,还依赖于其背后的因缘而存在。所以,所有因缘都凑齐的时候,事物才出现,因缘消失了,事物也就随着消失了。

书中基于此又继续往下推导,既然所有事物都依赖于因缘,那么这些事物就不能单纯地凭借自己而存在,万物都会随着因缘的聚散不断生了又灭,灭了又生,那万物不是永恒的,用佛教语言说,就是万物皆空。

那么李好帅也是世间万物,“我”这个自我意识,也是世间万物,也不能永恒存在,所以佛教说“无我”。既然世间万物,包括“我”在内,都不能永恒存在,那么如果人们还执着于这些东西,金钱、功名、情感等等,就叫做“我执”了,也就是会产生贪婪之心。

佛教认为,人因为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才会痛苦。如果要摆脱这种痛苦,就必须破除“我执”,就必须明白世间万物的本质都是虚妄不实的,欲望本就不应该产生。

“著名离婚律师池海东”关于“我执”的一段话,截图来自电视剧《离婚律师》

所以在百姓的印象中,和尚都讲究“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啊,其实这些僧人并不是为了逃避现实、逃避痛苦,而是真正的僧人认为世上没有事物值得贪恋,摒弃了欲望,自然就摒弃了痛苦。

二为什么有人作恶却没遭受报应?

我们再看佛学的另一个基础理论:轮回,老百姓俗称“投胎”。其实在中国,轮回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下辈子为你做牛做马”,“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等等。

如果说我们前面讲的因缘、万法缘起属于哲学,那么这一条就属于神学了。

为什么要有轮回呢,既然轮回是神学,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就假设这是一种世界观的设定,佛教毕竟是宗教。那如果轮回,我们按照什么来轮回呢?是完全随机的么?显然不是,那么轮回这种机制的运行,还是要参照我们上面说的因缘,放到轮回中,就是因果报应。

人们做的事,在佛教中,都被称作“业”,众生有欲望,就会造业,造善业或恶业。可如果一个人死了,造的这些业还没有产生结果,就是说因果报应还没来,怎么办呢?

佛教认为,没事,轮回为新的生命,继续承受你该有的因果报应。那到底是轮回为人还是一只汪还是一只喵,就取决于你前生做的事情了。

可问题是,轮回之后新的生命也会有欲望啊,就又会造业啊,有欲望就有痛苦,所以众生就不断地轮回不断地遭受痛苦。

所以佛教教人们最终追求的,就是放下种种欲望,不要再造业,就能一点点的脱离苦海,跳出轮回。

放下欲望并不是现在我们说的“生无可恋”

三色即是空

我们了解了佛教最基础的两大理论,因缘和轮回。如果仔细琢磨一下,你可能会觉得这种理论有问题呀。因缘理论不是认为一切都不能永恒存在,万物皆空吗,认为“无我”吗,既然无我了那下辈子轮回的是谁呢?还是我吗?

这就需要说到“空”这个问题。提起空,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如果你想到的是岛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请回到上面把关于摒除欲望的那一段再看一遍。

提到空,最著名的是那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尤其是僧人面对色欲的引诱,不断念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这是一种曲解。这里的色是指我们见到的一切事物的表象,不仅仅是色情、色欲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指事物的本质是“空”。

空,是佛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这个空并不是指什么都没有,并不是Nothing,不是虚无,而是指事物不能永恒存在、不断变化的一种本质状态。

对于空的理解不同,能够区分出大乘和小乘。佛教中的几大学说,中观学、唯识学等,对于空的理解也都不同。

比如大乘佛教中观学的观点是这么理解的,万物的本质“空”是一种不能正面描述的状态。用任何语言,我们都不可能从正面去形容事物“空”的本质,只能不断的去说它不是什么。

举个例子,π等于多少,我们怎么去描述呢?只能说比3.14大,比3.15小,比3.141大,比3.142小,这样不断的去否定,去逼近事物“空”的本质。

再举个例子。为情所困的少男少女们,怎么样才能摆脱痛苦?不是爱,也不是不爱,更不是恨,而是放下,不在乎,不刻意去做什么。这种放下,就同时否定了爱,也否定了不爱,这就是空。但其实,放下,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因为追求放下不也是一种刻意的行为吗?如果连放不放下都不在乎了,那你就又更精进一层了。

四菩提本无树

如果票选被滥用最多的佛教经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一句肯定跑不出前三,很多附庸风雅的文章都会时不时引用上一段。可这句偈子背后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相传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寻找接班人的时候,要求弟子们各自写几句有禅意的诗句。大师兄神秀先做了一个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这段偈子,用菩提树来比喻众生,用明镜台来比喻人们追求的佛性,用台上的尘埃来比喻众生和佛性之间的障碍,所以他说时时勤拂拭,就是我们要刻苦修行啊。通俗点说,是一句典型的正能量诗句。

可前面我们理解“空”的时候知道,你这种刻意去修行,想要成佛的欲望,却又是另一种执着,会阻碍你成佛。更何况禅宗讲究的是顿悟。

后来另外一位弟子就做了一个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意思是,对于众生、佛性这些概念用菩提树、明镜台、尘埃这种方式去区分和描述,都不对,因为万物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一切皆空。而且你感觉自己和佛性有距离,需要修行这种想法和欲望,本身就会阻碍你成佛。本没有什么尘埃,也就不需要去拂拭了,所以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看过这句偈子后,弘忍大师大惊失色,半夜将这位徒弟叫到身边,讲授佛法,传授衣钵,并认定为本门继承人,并且敦促他快速离开,以免被奸人所害。

这个故事中,写第一个偈子的,是北禅宗神秀大师,而写后面这个偈子的,就是南禅宗慧能大师。而这个故事就是出自南禅宗的《坛经》,这部经书,史学界的观点认为史料价值很差,现存的版本都经过了后人的大量删改,而且删改者大多是慧能的支持者,所以出现上面那种带有传奇色彩和娱乐性的故事,就不足为奇了。

五佛祖说的远不止这些

上面介绍的,只是佛教理论中的一点点,《佛祖都说了些什么》这本书还有很多关于佛教理论、汉传佛教历史的内容,很通俗易懂,也很有趣,会纠正很多我们对佛教庸俗的理解。找几个例子和大家分享一下:

人们的印象中,总会觉得和尚的头顶会有一排小点,这个叫做戒疤。烧戒疤的习俗,并非来自佛教发源地印度,而是从我国元代开始的,那个时候只有汉族的僧人要烧戒疤,所以有学者认为,烧戒疤带有歧视成分,是“带有一些侮辱性的标志”,今天大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一种陋习,全国佛教协会已经明文废止了烧戒疤。所以既然从元代开始,那么西游记的唐僧,水浒传的鲁智深,就不应该有戒疤。

《大话西游》里星爷喊过的那一句著名的经文“般若波罗蜜”,应当读作《般(bo)若(re)波罗蜜多心经》,所以星爷那一句,还算对了一半,千万别读成般(ban)若(ruo)

书中还提到,现在很多寺庙特别商业化,烧香磕头都要分等级的,给的钱不同烧的香、念的经也不一样,还有一些所谓的算命、改运等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佛教教义。

算命、改运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佛教教义

佛教是追求智慧的宗教,不重视外在的吉祥物和宗教仪式。如果以后,再有人借着佛教祝福的名义问你要钱的时候,你可以说“大师,心外无境,我只求心诚而已”转身走开就是了,我们都相信佛祖是不会因此怪罪于你的。

最后,我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佛教的教义希望人们摒除内心的欲望,追求的是无我。而如今时代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消费主义,鼓励人们遵从内心欲望,鼓励人们吃喝玩乐、旅行、消费,典型的口号是“做你自己”、“Be yourself”、“Follow your heart”等等,是一种欲望的释放。那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消费主义的社会中,佛教反而越来越火热了呢?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Simple Read,就到这里。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