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先锋谈】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疫情不会改变银行业对ESG投资的长期看好

“我们能够看到中长期各个不同资产风险的变化。绿色资产在风险中的权重在降低,化石能源相关的风险在上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孙早霞

编辑 | 郑萃颖

今年四月中旬,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2022)》中首次将ESG纳入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沟通内容。境内外投资者对公司ESG信息披露的重视度在日益提升。金融机构是生产型企业的驱动力,通过金融机构投融资的环境信息披露,能推动企业进行低碳转型。因此,金融机构的ESG信息披露对于ESG投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421日,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恒生中国发布了其2021ESG报告。报告指出,恒生中国2021年末绿色信贷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速达76.7%,对传统行业开展绿色转型起到支持作用。另外,恒生中国在2021年推出国内首笔包含ESG条款的人民币利率衍生品交易,于今年五月达成首笔挂钩ESG条款的货币掉期交易,为首家与大湾区企业达成此类交易的外资银行,也是率先推出绿色按揭业务的外资银行。

现任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丹博士,主要负责中国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相关的行业研究,对国际碳市场也有研究。王丹曾表示,ESG投资将是银行未来布局的主要切入点。全球资金未来将持续流向低碳、可持续发展、抵御气候变化的投资计划、产品和企业。

近日,界面新闻对王丹进行了专访,以探讨ESG领域的投资问题和全国碳市场目前的发展。

以下为采访时录(经过编辑):

气候风险投资的难点在于数据可获得性

界面新闻:目前,国际市场比较重视气候风险信息的披露。据了解,恒生银行已完成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成立了专门的气候风险团队。恒生银行目前在气候风险信息披露方面有何进展及难点?

王丹:在气候信息披露方面,很多国家、金融机构都还在摸索阶段。气候变化对于企业的影响非常大,既影响企业的信用风险,也影响相关的市场风险。此外,气候风险也将对银行是否对一家企业授信或推出相关金融产品产生一定影响。

气候信息披露的难点在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如果企业具有完整的数据,可以在不同生产阶段追踪碳排放或者碳指数的话,银行给他们的授信成本就会较低。但是目前由于碳减排、碳排放记录标准不统一,不同行业的方法论也存在差别,因此企业在记录和追溯存在很大差异,这对于中国建立气候风险的评价体系,银行建立自己的风险模型都是很大的挑战。

界面新闻:碳市场相关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完善的问题,对银行建立风险加权定价模型具体会有什么影响?

王丹:建立定价模型对银行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功能,风险加权的定价模型是最大化风险加权后的模型,我们能够看到中长期各个不同资产风险的变化。绿色资产在风险中的权重在降低,化石能源相关的风险在上升。银行在动态调整风险评价的过程中,会对企业的信贷以及对实体经济下不同部门的支持出现改变。

现在我国市场关于碳减排没有统一标准,银行要做出自己的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原来的传统定价模型会认为,企业短期内如果没有利润,回报率也会低,但现在风险加权定价模型会考虑长期的投资回报率。但是也不可能因为要绿色转型,去改变银行基础的定价评估模型。企业的碳指标当然重要,但是企业其他基础的运营指标是更重要的。

碳数据良好的企业将是金融机构重点服务对象

界面新闻:目前相关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完善,在ESG领域存在一些“漂绿”现象,投资者应如何规避这一风险?

王丹:在中国,我个人觉得这方面反而不太难做。因为企业能够利用到绿色贷款或者其他绿色金融产品,说明他们的资质是非常好的。资质不好的企业没有能力从银行得到相应的服务。银行如果做到了尽职调查,是不难发现一些企业的相关风险的。而且在ESG投资的起步阶段,投资者都比较谨慎。

另外,有完整数据披露的企业将会是金融机构服务的重点对象。我国对于这方面也是非常重视的,有很多需要在企业层面构建数据库,尤其是跟碳排放相关的,比如怎么测量、在什么平台上、如何披露等。对于恒生中国来说,有比较好的碳数据披露企业也将是优先考虑的对象。

界面新闻:您如何看待3月中旬生态环境部公开的碳数据造假案例?

王丹:碳减排相关的政策需要完善,行业标准有待统一,企业或第三方机构在收集数据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一开始标准也不能定太死,否则会不利于整个碳市场发展。国内目前推进碳减排的步伐比较快,地方上会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所以一开始这个磨合是需要时间的。

界面新闻:这类碳数据造假案例,会对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有什么影响吗?

王丹:很多银行在这方面是比较谨慎的。假数据并不难看出来,银行会在评估风险后做出判断。同时银行也会加强自身相应的风险管控能力建设,应对此类风险。

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形成有利于打破区域壁垒

界面新闻:您认为目前国内的碳价水平如何?

王丹:现在国内的碳排放成本是比较高的,而碳价水平是较低的。目前国内的碳市场体量还很小,价格无法反映出真正的成本。

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国内碳市场主要依靠银行,资本市场对于碳市场的支持并不明显,使得碳价形成的速度就会比较慢。其次,配额分配的松紧也会影响企业参与碳市场的积极性,比如一开始企业会担心自身的碳指标不够,将碳配额用于市场交易的积极性并不高。

另外,一些传统行业分配到的碳配额是不够的,比如煤炭行业。煤电发电占我国发电量的65%,是最大的碳排放行业。另外,煤炭行业的转型和升级是一个长期性过程,中国现在还是主要依赖煤炭的国家。即使到了2030年,中国还是约有37%的能源消耗需要依靠煤炭,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

目前由于碳减排政策还不完善,不同行业和地区间是有一定的碳排放错配现象。而各地不同的分配和运行规则也使碳排放权的交易价值在地方市场出现差异。等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建立起来,把各区域间的壁垒打破后,整个碳市场就能统一起来,由市场来反映不同地区和行业对于碳排放的需求,不再是现在一刀切的行政分配。

界面新闻:这个壁垒具体指的是什么?

王丹:在分配碳指标时,各个地区的承受能力不太一样。比如中央层面分配给山西、陕西或内蒙的碳减排指标比较高,对于当地的产业和经济发展来说不太能承受。打破地区壁垒后,这些省份会有更多自主权去和其他省交换。如果各地区、行业形成了统一的碳市场后,只要把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住就行,地区之间可以不再进行这种行政分配。

界面新闻:您认为,目前国内和国际的投资环境是怎么样的?

王丹:亚太和西方国家在ESG方面做法有很大不同,这其中有一个根本的经济基本面的差别。亚洲大部分国家收入比较低,对于环境绩效的提升这个政策目标来说,亚洲国家政策的复杂性要高于欧美国家,比较难形成共识。不仅是在印度,甚至在相对发达的印尼、马来西亚,关于ESG的做法究竟是要有多大的执行力度,他们在内部还是有很多讨论的,目前的推动力度并不大。

尽管中国在ESG投资方面比较晚,能源结构现在还处于转型初期,但是因为国家政策的优先级,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关注ESG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的步伐已经迈的非常快了。虽然跟欧美的差距还比较大,但我觉得中国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全球的碳市场了。比如,中国在太阳能领域具有绝对优势,中国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了超过70%的组件。

界面新闻:这一轮疫情会对国内ESG投资领域有何影响吗?

王丹:这两年中国一直在很强力推绿色转型,尽管疫情之后这个节奏有所放缓,尤其是今年,经济下行风险比较大,所以说在推动碳减排方面步伐是放的更缓一些,但是这个长期形势并没有改变。我们银行不管是对于长期的构想,或者是对绿色金融产品的设计,这方面都是没有改变的。在现在的规划里,比如说理财投资产品,是不是要推出更多专注于ESG投资理念的产品,一方面给高净值客户更多有面向未来的可持续投资组合,另外讲更大一点,可以帮助更多资金流入ESG投资领域。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