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药可卖的首药控股Q1营收708元,唯一收入是卖了台保温设备

一家单季度营收708元的创新药企,未来在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黄华

编辑 | 谢欣

首药控股的一季报火了。

4月27日,首药控股发布2022年一季报称,公司于期内实现营收707.96元,同比下降99.98%;实现归母净利润负5066.2万元。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单季度营收仅为708元,消息一出,首药控股迅速引发关注。并且,有细心的投资者发现,该公司的2021年报显示,其当年一季度的营收是400万元。此外,该公司招股书中的财务信息显示,其在2017年-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3105.63万元、1997.6万元、1154.76万元。

而对于约708元的收入具体来源问题,4月29日,界面新闻拨打首药控股财报中提供的信息披露电话,对方表示,由于公司目前未有获批药品,当季的707.96元营业收入是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板块核算的,公司在第一季度内出售了一台实验室保温设备,这部分不含税的收入计入了其他业务收入内,最终呈现为营业收入。

巧合的是,首药控股的上市时间为2022年3月,而本次一季报也是公司上市后交出的首份成绩单。

对于业绩问题,首药控股在公开平台解释称,公司目前尚没有获批上市销售的药品;公司IPO报告期内已经取得的营业收入主要是与正大天晴等公司合作研发所产生的合作开发收入;公司与正大天晴的新药项目合作按照“首付款+里程碑+上市销售额分成”的模式;因2022年第一季度尚未出现前述里程碑事件,故未能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近年来上市的医药公司中,在上市之初没有获批产品也没有营业收入的公司不是个例。这些公司会在上市之后利用募集资金加速产品研发和商业化。但据首药控股招股书披露,其不仅没有上市产品,在过去的经营过程中,其主要职务似乎是为正大天晴等合作方提供早期研发服务,而非从事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

首药控股招股书披露,包括CT-1139、CT-383、CT-1954项目在内,公司和正大天晴合作研发项目达9个,正大天晴是其长期合作伙伴;而在2016年以前,公司和正大天晴的合作方式为公司确定候选化合物并完成工艺交接等环节后,由正大天晴进行后续研发。

尽管首药控股认为自身持续经营不显著依赖于大客户,但在2017年-2019年中,其和正大天晴的业务收入占其总营收比例却达到92.31%、81.89%、89.11%。而也正是“不显著依赖于大客户”的经营方式让公司在上市的第一个季度几乎没有营业收入。

首药控股表示,随着未来其自研药品获批上市并实现商业化,公司收入将主要来自于自研药品销售,合作开发收入占比将逐步下降,客户集中度也将相应降低。

但是,首药控股的自研产品短期内恐怕帮不了大忙。

当前,首药控股对自身的定位系创新药企业。公司在招股书中介绍,其研发管线涵盖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瘤、肝细胞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白血病等重点肿瘤适应症以及II型糖尿病等。其核心产品为两款在临床试验阶段的ALK抑制剂。

ALK,即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是一种肿瘤驱动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基于此,靶向ALK融合基因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201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辉瑞的克唑替尼(商品名:赛可瑞)上市,使其成为全球首款ALK激酶抑制剂。而自克唑替尼获批以来,ALK突变领域早已一片红海。

在克唑替尼上市后,二代ALK抑制剂在2014年-2020年间接连在全球范围内上市,包括诺华的塞瑞替尼(赞可达)、罗氏的阿来替尼(安圣莎)、武田的布加替尼(Alunbrig)、贝达药业的恩沙替尼(贝美纳)。2018年,辉瑞的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Lorbrena)也获FDA批准上市。由此可见,首药控股的竞争对手不仅不少,而且都是一线外企。

当前,一、二代产品中,克唑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恩沙替尼均在国内获批上市,且均为医保乙类用药。这也意味着,一方面,首药控股未来想要竞争,降价进医保是避免不了的;另一方面,进度落后的首药控股即使未来进入医保,市场空间也有限。

首药控股当前仅有的优势在于,SY-3505是首款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产三代ALK抑制剂。但就在4月29日,辉瑞宣布,洛拉替尼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单药适用于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换言之,首药控股的ALK抑制剂已经完全失去获得先发优势的可能性。

其他产品方面,首药控股有一款BTK抑制剂SY-1530,其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FGFR4抑制剂SY-4798、RET抑制剂SY-5007、WEE1抑制剂SY-4835均于进入临床I期。而在国内,这些靶点均已经被各大药企扎堆布局。上市国产产品中,百济神州BTK抑制剂则布替尼的获批时间是2020年6月,诺诚建华BTK抑制剂奥布替尼于2020年底获批;基石药业RET抑制剂普拉替尼的获批时间是2021年3月。相较之下,首药控股的产品进度落后太多。

作为一家创新药企业,产品不仅不创新而且研发进度还相对落后,着实让人担心其业务前景。事实上,在该公司上市之前,其就被质疑存在科创属性不足、自主研发能力有限,关联方突击入股拉升估值等。

在二级市场上,自3月23日上市以来,首药控股股价已经跌超50%。舆论风波之下,4月29日,首药控股盘中一度涨超10%,全日报收19.27元/股,涨7.23%。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