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别跟我谈战略?但年轻人要知道什么是战略

管理者和领导者最大的区别是“管理者解决的是‘运营效益’问题,领导者解决的是‘战略’问题”?

两年前我在聚美优品面试时,前老板陈欧问了我这么一个问题:

“你认为‘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其他公司面试中也会被经常问到,当时我的回答是:

“管理者解决的是运营效益问题,领导者解决的是战略问题。”

可能有些人觉得这句话听上去有点虚,当时的我可能也没有用语言解释清楚这个论点。

不聊鸡汤不讲虚的,小丹尼这篇文章就谈谈这个听起来很大的问题:为什么说管理者和领导者最大的区别是“管理者解决的是‘运营效益’问题,领导者解决的是‘战略’问题”?

“个人气质”不是“角色性质”

因为“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区别”这个问题很大,所以在很多鸡汤“成功学”当中有着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解释,比如:

“管理者具有局部性,领导具有全局性;管理者具有当前性,领导具有超前性。”

如何评价这样的解释呢?

乍一听也没错,但这种宽泛的解释难以让人信服。鸡汤就是这种听上去有道理,但是又缺少可操作性的内容。说白了就是大道理谁都懂一些,说了感觉跟没说一样。

就好像你吃着地沟油问专家如何保持健康,专家没有说如何把它换成健康的花生油或者橄榄油,却说着带着官方语气、类似《新闻联播》一样的话:“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健康,共建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这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或者有人把成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个人气质,当作对他们角色性质的概括,比如:

“领导者就应该有Steve Jobs一样的偏执和强势,像Elon Musk钢铁侠一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Tim Cook是对财务报表数字敏感的职业经理人,但他缺乏创新能力,所以他只是个管理者。”

甚至像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教授Robert Sutton所说:

“越是像乔布斯这样的'浑人'(用的英文单词是asshole),越容易找到忠诚的追随者。”

然而,“个人气质”和“角色性质”没有直接关系。

为什么呢?因为“个人气质”只是这个人完成某些成就之后,媒体对其性格的包装和再宣传,但是和他的“角色性质”没有直接关系。

那什么才能定义“管理者”和“领导者”呢?

该角色“解决的问题”才是“角色性质”:管理者解决的是运营效益问题,领导者解决的是战略问题。

比如是因为Steve Jobs成功创办了苹果,并领导推出了iPod、iPhone、iPad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人们才会宣扬他的偏执和强势。但是只有偏执和强势,并不能成为好的领导者。

再比如是因为Elon Musk成功创办了Paypal、Tesla、和SpaceX等公司,并成功实现了很多颠覆性的产品概念,如Tesla百公里加速2.8秒的电动车,SpaceX每次火箭回收成本降30%,以及时速超过1000公里的HyperLoop超音速列车(已经在拉斯维加斯北部的沙漠中完成测试),人们才会赞美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是只有想象力却没有实现任务,也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

该角色“解决的问题”才是“角色性质”,也能解释一些社会现象:

比如为什么最近几年特劳特的《定位》在中国火了?因为很多中国企业运营效益的提高已经接近了饱和(尤其是生产加工企业),战略定位的问题逐渐突出,而特劳特的《定位》恰好解决了这个战略定位问题,所以特劳特最近几年在中国火了。但是如果在十几年前,很多中国企业的运营效益可提高的空间还很大,当时最火的管理学工具是:平衡记分卡,六西格玛,丰田A3管理等等。所以特劳特“角色性质”火了,是因为他的理论“解决的问题”火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该角色“解决的问题”才是“角色性质”(管理者解决的是运营效益问题,领导者解决的是战略问题),那么你真的分清楚“运营效益”和“战略问题”了吗?

小结“个人气质”不是“角色性质”,该角色“解决的问题”才是“角色性质”。

别把“运营效益”错当“战略”

哈佛商学院教授、管理学大师Michael E.Porter说过:

“很多企业没有分清“运营效益”和“战略”的区别。这些企业通过大量的管理工具和技巧,尽管运营效益因此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它们却因为无法将这些进步转化为持续盈利而倍感挫折。渐渐地,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运营效益的管理工具取代了战略。”

什么意思呢?

简单的说就是:很多公司赢得了几场战斗,就把这几场赢得战斗的技巧,当做是赢得整场战争的关键因素,但最终却输了整场战争。

比如锤子科技的罗永浩和Zealer王自如的辩论,罗永浩有很强的辩论技巧和充实的论据,并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这场辩论。但因为在辩论中双方互相揭露对方短板,并且很多人认为罗永浩总是打断对方显得“有失风度”,而Zealer王自如在辩论之后知名度大增(虽然也不一定是好的口碑现象)。最终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锤子科技产品没有带来更多销量,Zealer王自如也失去公信力。

再比如凡客在2011年高速扩张,凡客最热闹时公司里有1.3万多人,陈年说“我希望将来能把LV收购了”。高速扩张和有理想是好的,但是看似风光的凡客,为了完成2011年销售额100亿的目标,大幅度扩张人员、地盘、品类和库存。大跃进让凡客什么都做了,就是没把衣服做好,逐渐失去了用户口碑。很多用户认为前几年的凡客是超市的品质,菜市场的价格,白领最爱;扩张后的凡客是地摊货的品质,商场的价格,破产阶级专属。

再比如之前方舟子朝韩寒泼脏水说“韩寒的文章都是代笔”,而韩寒每次自证都有理有据,甚至晒出了当年的手稿,貌似赢得了每场“战斗”。但韩寒的每次回应,都让媒体把“韩寒文章都是代笔”这个话题吵得越来越火,反倒是让很多人更加怀疑。最终这件事韩寒以“不再回应此事”为结尾,并认为“当初的回应不够心平气和,这样的口水战毫无意义”。

既然很多公司都分不清“运营效益”和“战略问题”,那么如何分清楚他们的区别呢?可以通过“生产率边界”。

小结

很多公司都分不清“运营效益”和“战略”,错把提高运营效益的管理工具,当成战略。

生产率边界

很多人都模模糊糊地知道某个关于“战略”的定义,比如“战略”的英文strategy源自希腊文,意思是战场上打仗的“将军”,在商业上,战略是公司在市场上打的一场仗。但是即使是哈佛商学院教授Cynthia Montgomery在她教授得EOP战略课程上,问她的学生们(大部分是企业高管)什么是“战略”,以及“运营效益”和“战略”的区别,他们也都难说清楚。

为了说明“运营效益”和“战略问题”区别,我们引入“生产率边界”这个概念。

什么是“生产率边界”?

“生产率边界”是指:在任一时间,运用现有的资源(包括“付出成本”和“产出实际价值”),达到“最佳实践状态”。

感觉有点绕吗?举个例子:

比如一个学生参加高考,他的“付出成本”就是准备高考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产出实际价值”就是高考成绩。

比如该考生“现在状态”是可以考400分到500分:如果学习时间和精力(付出成本)少一些,高考成绩就是400分(产出实际价值);但是努力一些,付出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付出成本),高考成绩就是500分(产出实际价值)。

那么这个学生真的只能考400分到500分吗?可能该学生潜力非常大,实际可以考600分到700分(生产率边界,最佳实践状态)。

p.s. 高考满分750分,该学生最多能考到700分,可能因为当年考卷出题太变态等客观原因。

那么如何从“现在状态”达到“生产率边界”呢?

该学生就需要提高“运营效益”:可以通过一些管理工具,如番茄时间管理,Smart目标管理等等,让该学生的每门功课成绩都得到了提高。

现在我们知道提高“运营效益”在一个学生高考这件事扮演什么角色了:让一个学生每门功课成绩得到提高,从“现在状态”提高到他的“生产率边界”。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管理工具的逐渐完善,该学生的“生产率边界”也逐渐向外扩展。

那么“战略”起了什么作用呢?

“战略”通过协调现有资源的组合和配比,让你跳出“生产率边界”,实现更高的价值。

还是那个高考学生例子,他可能使用好的“战略”:通过运用自己的知识(协调现有资源的组合和配比),没有仅仅关注高考(跳出“生产率边界”),从而实现更高的价值。比如之前有个南大学生刘靖康通过按键音,成功破解了周鸿祎的电话号码,并把整个破解过程晒到了网上,成功引起了周鸿祎的注意,邀请他来360工作。同时李开复也邀请他见面,加入创新工场的项目。

“生产率边界”可以运用在公司某个运营活动,举一个公司的例子:

传统的咨询公司找项目,常常通过“投放广告”来提高“咨询项目数量”,假设“现在状态”是每年能带来5到10个新咨询项目。

通过提高“运营效益”(如投放渠道更合理,通过培训使市场人员能力提高等),达到了“生产率边界”(每年20到30个新项目)。

之前很多企业说的产出实际价值(如产品质量,次品率等)和成本之间的取舍,如今可以看出来是“运营效益”低下而造成的假象。

那咨询公司好的市场“战略”是如何实现的呢?

比如李叫兽的营销咨询公司,没有选择“市场投放”来提高“咨询项目数量”,而是选择了另外一种市场方式:通过发布有价值的营销内容传播,吸引到企业高管的注意,绕过了很多传统咨询公司吸引新项目的中间环节,直接带来了很多项目资源,如奇虎360、南孚电池的咨询项目等。

如果看一个行业,“生产率边界”也可以用来描述不同公司的企业状态,我们以苹果、三星和小米为例,假设三家公司都达到最佳盈利状态(生产率边界),图表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假设三星因为“运营效益”变差,虽然“付出成本”没有少,但是消费者对三星的支付意愿下降,使得三星离“生产率边界”越来越远:

假设小米实现了成功的“战略”(希望假设能实现),比如将人工智能、物联网、VR等技术和手机实现合理的协调发展,小米将跳出生产率边界,实现更高的价值(如品牌价值显著增长等):

“战略”和提高“运营效率”又是紧密相连的,好的“战略”需要环环相扣的运营活动支撑。这样竞争对手要复制你的战略,就需要复制环环相扣的运营活动,远比仅仅复制某个特定的销售队伍策略、某项工艺技术或者某套产品性能困难得多。小丹尼以后的文章会谈如何让运营活动支撑你的好战略。

最后引用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一句话,和小丹尼本文所谈的有异曲同工之处:

“战略就是定义外部成果,企业内部不存在利润中心,只存在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既不取决于企业内部任何人,也不取决于企业控制之中的任何事,成果取决于企业外部。”

一张图总结

你的个人或公司战略是什么呢?欢迎跟小丹尼沟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