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上海13万医务人员值守,提供门急诊服务近160万人次

据悉,截至2月6日,上海全市各公立医疗机构安排13.18万名医务人员值守岗位,提供门急诊服务159.78万人次、出院1.93万人、手术0.45万人次。

浦东新区核酸采样点人员坚守岗位。图片来源:上海市卫健委

实习记者 赵珺

春节长假刚刚过去,在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上海13万余名卫生健康工作者奋战在医院、在隔离点、在疾控一线,以严密高效的措施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以细致入微的服务守护居民健康,为市民幸福安康保驾护航。

节日期间,上海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总体平稳有序,诊疗服务秩序井然。各医疗机构强化门急诊管理,加强技术力量配备,合理安排医护人员,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全面做好医疗服务保障。截至2月6日,全市各公立医疗机构安排13.18万名医务人员值守岗位,提供门急诊服务159.78万人次、出院1.93万人、手术0.45万人次。

上海市院前急救系统加强车辆调度,合理安排人员、设备、药品配备,确保及时出车。无论是在日常急救的现场,还是在疫情防控发热转运专班、疫苗接种保障的救护车上,他们都用默默奉献书写责任担当。春节期间,市医疗急救中心出动救护车5908车次。

节日期间,上海市卫生热线接听市民来电6675件次,处理“12345热线”工单1533件。

上海市从严从紧从细抓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主动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综合防控毫不放松,坚决守护市民生命健康。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统筹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做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医疗救治。上海市公卫中心不断调整治疗措施,从心理健康疏导、语言翻译服务、特殊饮食管理、批量救治能力等方面提高综合救治水平。

春节期间,上海市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73例,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137例,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0例。

浦东医院给春节留院患者拜年送上新春的祝福。图片来源:上海市卫健委

面对市民假期离沪返沪的核酸检测需求,各医疗机构启动应对预案,增加采样、检测和秩序维护的力量配备,延长核酸检测服务时间,并增设检测窗口,提高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节日期间,全市各检测机构核酸检测181.6万人次。

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最有效的手段之一。2022年1月31日至2月6日,上海市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98万剂次,其中加强免疫接种1.22万剂。截至2月6日,上海市累计接种5527.07万剂次,接种2362.5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236.76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048.52万人。

节前,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提前部署、精心策划,从年货采购、路途防护、佳节聚会、健康作息、返程注意等各方面进行健康提示,进行全媒体推广发送,为市民送上无形的防护服。

大年初一,黄浦区第七批支援浦东机场海关核酸采样队的35名队员踏上征程,奔赴入境人员核酸采样第一线。这批黄浦采样队将在机场驻守35天,意味着他们要在机场度过春节、度过元宵。

此轮医学集中隔离观察点驻守任务正逢新春佳节,虹口区家庭医生蔡若新主动加入到驻点医疗保障小组。年近60岁的他,与年轻组员们一起完成核酸采样、人员转运、医废处理等高强度保障工作;过年期间,值班小组接到通知需要去金山接治愈患者回来,蔡医生二话不说穿起防护装备,在来回3个多小时后顺利将隔离人员接回,脱下防护服,浑身已经湿透。

浦东新区120医疗急救人员争分夺秒挽救病人。图片来源:上海市卫健委

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肖殿蓉,已经4年没回家了,这个春节又留守在隔离点。虽然每天都是不分昼夜的工作,但她说:“每当收到旅客们的感谢信,我们都会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来自徐汇区建国宾馆隔离点的护士王俊,除夕7时迎接了第一批从浦东机场闭环转运来隔离的人员,之后开始每日例行的核酸检测、测体温、询问症状,以及与社区街道工作人员对接符合条件转为7天健康自我监测的人员闭环转运,一直忙到2月1日大年初一凌晨。

“我们平时吃饭基本是见缝插针,除夕也差不多在奉贤区集中隔离点,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程点位长说,队员们有的刚刚新婚、有的刚刚动过手术,还有的家中两个娃缺少照顾,而她的孩子也憧憬着一起过春节。她说,所有的这一切,在抗击疫情面前,仿佛都不值一提。他们互相鼓劲,彼此感染,用责任诠释着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使命。

1991年出生的李赛男之前在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病房工作,去年8月份她主动报名支援核酸检测点,之后便一直坚守在这里。对于如何保证核酸检测工作的快速高效进行,她早已有了自己的心得。面对大批候检人群,工作时间李赛男几乎不喝水、不上厕所。

“不能停下来。”即便再冷,在心里一遍一遍地为自己鼓劲打气。她只希望自己采样的速度可以快一点,更快一点。让她深有感触的是,如今大家的配合度越来越高。不少市民完成采样后,很认真地对着采访护士说声“谢谢”。这一句句来自寒风中温暖的声音,是一股团结、友爱的力量。

奉贤区隔离点无微不至照顾特殊人员。图片来源:上海市卫健委

同时,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之一,市、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也都坚守岗位。流调组24小时值班轮守,一有可疑情况,防疫工作即刻启动。信息协调组随时准备,立即准确核实,及时进行人员管控。在核酸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全副武装”,一丝不苟进行着核酸样本检验。他们24小时待命,只为与病毒“赛跑”。

大年初二凌晨,仁济医院肝脏外科青年医生张家旭接到科室电话,外地一位器官捐献者的器官匹配到仁济医院的一名病人,需要立即派人协助器官获取与转运。新婚不久的他放弃陪妻子回娘家的计划,为运输人体捐献器官进行了一场跨越1400公里的“生命速递”。

4点30分,从家赶往医院配置器官转运包;7点40分,手提30斤器官转运包的他乘坐最早一班上海前往外地的飞机;9点50到达外地并在机场完成核酸检测;10点30分协助进行肝脏获取;12点30分乘坐飞机赶回上海;15点带着捐肝到达仁济医院手术室协助手术。这个一路狂奔的肝脏顺利移植到肝癌患者的体内。19点,仁济医院虎年第一台肝移植手术顺利完成。

金建红是上海市肺科医院95后护士,就在春节前夕,突然接到父亲不慎高空坠落多处骨折的消息,母亲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希望本就是医护人员的她能回老家照顾父亲。

面对母亲恳切的企盼,她满怀愧疚地给父亲打电话,电话那端传来父亲的声音:“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我最大的照顾!”她在父亲的理解支持下,积极响应“非必要不离沪”的号召,毅然选择了坚守岗位。这是3个春节未回温州老家了。

被同事们称为“急诊老黄牛”的第七人民医院沈跃华,是一位50多岁的老护士,连续3年大年三十坚守在急诊一线,担任急诊值班长的工作。不巧妈妈、女儿同时生病,家里没人照顾,护士长让她回去照顾家人,她却说:“下班后去照顾就好了,现在科室人员紧缺,大家都辛苦,我不想因为我而让大家加班。”

松江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全幅武装”进行核酸检测。图片来源:上海市卫健委

大年初一,上海市浦东医院境外旅客医学观察区的医护人员贴心准备了“福”字和虎年幸运扣,一同给春节留院患者拜年,并送上新春的祝福。

上海市公卫中心的护士长李鐾是战疫初期第一个推开新冠病房大门的医务人员。2022年1月13日,她又带队进舱,开启她第八轮进舱抗疫工作。李鐾不仅要做好基本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她还要参与患者出院后的环境消毒、病房整理、感控督导等繁杂事务,经常忙到半夜12点,和中班下班的同事一起结束工作。这是她自2020年错过春节团圆后,又一次告别家人参加抗疫。

今年春节,提倡非必要不离沪,我身为一名医务人员,又是党员,更应该带头响应。”来自山东临沂的全科主治医师葛立宾决定留沪过年,但考虑到同样身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刚生完“二宝”,家中无人照顾,于是年前就将父母接到上海,他就可以全身心投入春节期间的医疗保障工作了。

来自湖北黄冈的余欢欢,是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管护师,她说:“今年春节,病房里有50多位老人不能回家,我要留在这里陪着他们一起过年。就地过年,年味一样浓。”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