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消费者在欧洲花钱不手软,其实中国企业扫起货来不差

今天的中国和欧洲正处于蜜月期,两国企业也都面临着最好的历史机遇。而中国企业对欧洲企业的收购,既有相当理性的技术获取型收购,也有非常任性的炫耀型收购。

小欧说

今天的欧洲,已经成为中国投资者的乐园。从早期先遣部队的一点点试探,到今天中国企业一点一点深入欧洲腹地,各个欧洲国家、各个领域甚至利基行业都出现了中国企业的身影。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与国际商务教授麦克罗(Klaus E. Meyer)研究发现了中国投资者在欧洲的对外投资战略呈现出五大新趋势,他认为,中国企业在欧洲,花起钱来可谓毫不手软。中国企业对欧洲企业的收购,既有相当理性的技术获取型收购,也有非常任性的炫耀型收购。

 

今天的中国和欧洲正处于蜜月期,两国企业也都面临着最好的历史机遇。5月18日,2016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二届欧洲论坛首站在德国慕尼黑拉开序幕,之后,论坛还将登陆苏黎世、伦敦和巴黎,为欧洲企业发现并捕捉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商业机遇提供机会,也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深入欧洲腹地引线铺路。

1、趋势一:中国企业钦羡欧洲的尖端技术

技术获取型收购集中在五大领域:工程和制造(工业4.0)、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环境技术、电子商务、生物技术。

技术获取型的收购旨在提升收购方在国内乃至全球市场的竞争地位。鉴于技术通常掌握在被收购公司的员工和团队手中,中国投资者一般会给予被收购企业高度自治权,并留用原企业员工。

不管对企业还是政府政策来说,获取技术仍是重要的投资动因。从中国政府制定的五年发展计划可以看出,需要引入尖端技术的重点产业都获得了相应的发展优惠政策。

首先,中国的汽车产业规模庞大,还在继续增长(增速与之前相比已有所放缓)。为了在该行业获得更大的附加价值份额,中国企业不断收购欧洲汽车供应商,收购方一般都是与汽车行业关系不大的国企,都想来分一杯羹,其中不乏连环收购者,希望成为汽车行业的全球合作伙伴。

典型案例

河北凌云工业集团收购德国的凯毅德(Kiekert)、中鼎股份收购Wegu、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并购萨固密(Saargummi),中国化工集团收购意大利轮胎制造商倍耐力(Pirelli),后者的收购价高达71亿欧元,是其中最大的一笔交易。宁波均胜收购德国普瑞(Preh),后续又收购了Technisat的汽车事业部等一些规模较小的业务。

其次,中国希望升级制造业,打造国内生产更复杂产品的能力,并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预期下,提升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工业4.0”和“工业物联网”在中国已成了热门话题。中国的制造企业试图收购那些处于工业4.0最前沿的企业,尤其是德企。

典型案例

2016年1月,中国化工以9.25亿欧元收购了慕尼黑的克劳斯玛菲公司(KraussMaffei)。中国企业还收购了意大利安萨尔多公司(Ansaldo)以及斯托尔(Stoll)和曼兹(Manz)这两家德企的少数股权,旨在获取其工程技术。

中国的制造企业热衷于收购那些处于工业4.0最前沿的企业,尤其是德企

第三,中国面临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从国外引进技术有望帮助解决问题。在绿色技术领域,中国企业开展了大规模的行动。

典型案例

中国蓝星集团收购挪威埃肯公司(Elkem)和REC太阳能公司(REC Solar)的太阳能电池板技术;天翔环境收购比尔芬格尔公司(Bilfinger)的水管理技术;中联重科收购以及意大利Ladurner Ambiente公司;北京控股收购德国EEW Energy from Waste公司的废物回收利用技术。其中北京控股集团在2016年2月以14亿欧元的价格对EEW的收购是迄今在德国最大的并购交易。

第四,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中国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开始将视线投向国外。他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进一步的增长:一是进军其它新兴经济体市场,二是收购经过验证的商业模式和已经建立的客户群。鉴于美国在互联网业务方面领先于欧洲,相关美企成为他们最关注的对象。

典型案例

2016年3月,以奇虎360和北京昆仑为首的财团向挪威浏览器厂商Opera Software提出正式的收购邀约,该公司估值为14亿欧元。最近,据传山东宏达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拟收购英国网络游戏公司Jagex,后者拥有重磅游戏“江湖”。

中国化工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有望帮助中国提高农业生产力

第五,中国化工对瑞士先正达公司(Syngenta)的收购邀约更是开出400亿欧元的天价。此项收购可为中国化工带来最新的农用化学和生物技术能力及专利,有望帮助中国提高农业生产力,满足日益挑剔的15亿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2、趋势二:中国跨国企业在服务业大举扩张

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服务业投资集中在零售、贸易中介、旅游、金融服务等领域。

很多人仍将中国视为世界工厂,但其服务业正迅猛发展,满足日渐富足的中产阶层的需求。中国服务业的范围不断扩大,相关企业开始着眼于国际增长:

在金融服务业,中国工商银行显然有志在全球舞台一展身手,不但对南非标准银行进行投资,还收购了标准银行在英国的投行业务。同时,复星集团也在葡萄牙、比利时和德国不断收购保险和银行业务。

在旅游业,复星集团立志成为一家全球性企业,为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客提供服务。它高调收购了度假连锁集团——法国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以及英国旅行社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的少数股权。中国企业还斥巨资投资了欧洲的两大酒店连锁企业——法国的卢浮集团(Groupe Du Louvre)和西班牙的NH Hotels。

复星集团高调收购了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

在贸易领域,中国企业收购了欧洲大宗商品贸易商尼德拉(Nidera)和杜弗克(Duferco),还将英国久负盛名的百货商店House of Frazer和英国领先的玩具零售商Hamley’s等零售连锁企业收入囊中。

2015年,或许是在中瑞自由贸易协定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在瑞士的投资以商业服务领域最为突出,其中海南航空集团以26亿欧元收购了机场运营公司瑞士空港(Swissport),大连万达集团耗资11亿欧元买下体育媒体和推广机构——瑞士盈方体育传媒集团(Infront Sports &Media)。

3、趋势三: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热衷欧洲奢侈品牌

中国人信赖的欧洲高端品牌集中在食品、时尚、家居用品等领域,甚至在钢琴、金属水瓶这样的利基行业,欧洲品牌的魅力亦不可抵挡。

中国的企业家乐于通过收购国外知名品牌,实现进入高端市场,稳固自身地位的目标,这已成为一股正在兴起的新趋势。上述一些技术获取型收购也在此列,尤其是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例子。吉利不仅获得了先进技术,更收获了这一欧洲品牌。如今,吉利正在本土市场积极推广这一高端品牌。

在食品行业,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掀起了一股收购狂潮,继收购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乳品企业后,最近又收购了以色列的乳制品公司Trnava、英国的麦片生产商Weetabix以及西班牙的食品贸易企业Miguel Alimentacio。对于能承受进口食品价格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可靠的食品质量和安全标准是他们最主要的关注点,婴儿配方奶粉显然是其中之一。

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收购英国的麦片生产商Weetabix

甚至在一些利基行业,欧洲品牌的魅力亦不可抵挡。2016年1月,珠江钢琴将德国最大的钢琴制造品牌舒密尔(Schimmel)收归旗下,而早在十年前,它就收购了当时不景气的德国品牌里特米勒(Ritmüller)(参见我的博客,2015年11月)。与此同时,哈尔斯真空器皿收购了瑞士金属水瓶公司希格(Sigg)。

2016年初,多家拥有世界知名消费品牌的欧洲企业被私募股权所有人挂牌出售,据说参与竞标的主要是中国企业,其中山东如意集团出价10亿欧元竞购法国时装集团SMCP,但未能成功。SMCP旗下拥有Sandro、Maje和Claude Pirlot等时尚品牌,最初分拆自路威酩轩集团。德国餐具和厨房用具品牌WMF以及丹麦电视和家用电器品牌邦 奥陆芬(Bang &Olufsen)也都收到了中国企业的竞标。

山东如意集团出价10亿欧元竞购法国时装集团SMCP但未能成功

4、趋势四:中国企业(和个人)通过海外投资分散风险

中国企业和个人通过海外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开发、基础设施运营、固定资产租赁等方式分投资风险。

有人将这类投资称为“资本外逃”,但就规避风险而言,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总是最明智的选择,哪怕是像中国这样大的篮子。比如,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对国家巨额外储的投资正是出于这一目的。上述许多项目也存在分散风险的目标,尤其是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比如基础设施或房地产项目投资。

典型案例

中国投资者成功收购的资产包括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Kumport码头、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口(Port of Piraeus)、葡萄牙医院运营商Espirito Santo Saude旗下多所医院、法国的图卢兹机场(Toulouse)和意大利的帕尔马机场(Parma),未成功收购的对象有德国的吕贝克机场(Lübeck)。

中国国企也在英国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开发项目中砸下巨额投资,包括伦敦的皇家阿尔伯特船坞(Royal Albert Docks)和曼彻斯特空港城(Manchester Airport City)、欣克利角核电站(Hinkley Point Nuclear Power Station)(耗资140亿英镑!)、伦敦和伯明翰之间的高铁线以及苏格兰的近海风电场。

5、趋势五:炫耀型收购,似乎是为了向世人表明,他们已“站上了全球舞台”

吸引中国投资者的显赫投资项目:高端建筑、足球俱乐部、奢侈游轮船坞、酒庄等

这类投资背后的战略逻辑一般都无法让我信服,那些与投资者的核心业务无甚关联且远在欧洲的投资活动更是如此。一些房地产项目,比如米兰的布罗吉大厦(Palazzo Broggi),或是停放豪华游艇的船坞,都在此列。

中国企业家仿效俄罗斯寡头十年前的做法,收购马德里竞技和西班牙人等欧洲足球俱乐部,更是突显了这种名望诉求。法国酒庄也深受中国新贵阶层的青睐,连阿里巴巴的马云也在2016年3月收购了萨尔斯酒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彰显自己的显赫地位。

酒庄、足球俱乐部、高级游轮船坞等都在炫耀型收购之列

原文刊登于:经济学人智库执行简报,2016年3月24日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