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FOF驶入快车道,三大优势破解基民痛点

公募FOF有关人士表示,未来将继续利用FOF的特点解决基民的痛点,让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陈玥

2021年,公募FOF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问世近4年,公募FOF类产品合计规模已逼近1300亿元,良好的业绩让投资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回报,使得配置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虽然政策红利尚未落地,但业内依旧充满期待。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当基金的数量超过股票数量的时候,FOF就会应运而生,部分解决“基金挣钱而基民不挣钱”的问题。公募FOF有关人士表示,未来将继续利用FOF的特点解决基民的痛点,让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这是产品的发展方向,也是行业一直努力的目标。

爆款新品VS内部分化

今年以来市场震荡调整,基金发行不温不火,但一贯低调的公募FOF却出现“爆款热”。

4月21日首发的广发核心优选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FOF,发行仅3天募集规模就超过70亿元,创下公募FOF发行规模新高。

6月23日晚间,浦银安盛嘉和稳健一年持有混合FOF公告称,最终募集规模达53.72亿元。

7月12日,兴证全球优选平衡三个月持有期FOF即将问世。绩优FOF基金经理林国怀和民生银行的强强联手,让市场对该产品发行充满期待。有渠道人士预计,发行3天募集规模有望突破80亿元上限。

“民生银行是比较有特色的商业银行,市场对其代销的FOF产品认可度非常高。现在新发FOF产品最想合作的银行就是民生银行,在民生银行发行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某渠道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在单品热销的同时,公募FOF内部分化也愈演愈烈。Win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行业有数据统计的159只公募FOF合计规模达1270亿元,其中有1只规模超过百亿元,5只规模超过50亿元,上述6只产品的总规模占全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有77只公募FOF规模在2亿元以下。  

随着部分成立于2018年、2019年的三年封闭期产品期满开放申赎,规模能留存多少?对此,不少基金人士颇为担忧。  

“规模增长和业绩不同步,确实是当前FOF类产品面临的问题。”某FOF团队管理人表示,在过去几年,一批品牌和渠道能力较强的公司优势突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已经有所体现。 

“在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争相入局的情况下,现在谈头部化为时尚早。”上述FOF团队管理人表示,“2017年才诞生的FOF还是一款相对年轻的投资产品,而且4年时间里就拥有1200多亿元的规模,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与其仰望头部,我们更应当致力于做大蛋糕,做精产品,以自身硬实力登上养老投资市场的高速列车。”  

强化FOF三大优势 

3年来,随着公募FOF尤其是养老FOF运作的逐渐成熟,其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  

某FOF团队负责人透露,众望所归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政策年内有望落地,对养老FOF来说,这是一个重大转折点及催化剂,不少机构已经开始进行产品储备。他表示,养老投资长期业绩出色、产品线完备的头部公司将明显受益。  

但是,多数FOF基金经理认为,在这几年中,公募FOF已经凭借自身的优势逐渐为投资者所认知。“FOF并不仅仅服务于养老投资,而是通过专业化分工,将单一资产组合起来,有效拓展整个组合的能力边界,形成更能解决客户痛点的产品和方案。”工银瑞信FOF投资部负责人蒋华安表示。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当基金的数量超过股票数量的时候,FOF就会应运而生,部分解决‘基金挣钱而基民不挣钱’的问题。未来我们将继续利用FOF的特点来解决基民的痛点,让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这是产品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蒋华安说。  

蒋华安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FOF有以下三大优势:一是解决配置资产的难题,FOF通过分散风险、优化配置,获取稳定的回报。二是解决普通投资者择时的问题,避免因追涨杀跌、高买低卖对收益造成的伤害。三是提供专业化的择基服务。  

“FOF类产品的发展一靠外因,包括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买方投顾等,二是靠内因,即产品的业绩和竞争力。”蒋华安表示,从产品本身来看,过去几年投资者的获得感还是不错的。在3年周期中,包括今年,市场每个阶段都有大的波动,而FOF特别是养老FOF大部分设定了锁定期,且有波动相对偏小的特点,使投资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这几年,除了权益产品,发展最快、让大家能够深刻理解的产品就是FOF,尤其是中低风险的FOF。大家可以看到,过去两年权益型资金的收益率非常高,而FOF类产品规模的增长势头并没有因为权益基金的火热而减弱。一旦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政策正式落地,养老FOF将迎来真正的春天,对此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另一位FOF团队负责人表示。  

增强基民获得感  

财富管理大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让不少从业者深有感触。  

“近两年基金行业快速发展,我觉得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林国怀告诉记者。  

具体而言,林国怀认为,随着基金投资理念的逐渐成熟,投资者从只关心短期涨跌慢慢转向怎么买到更适合自己的产品,这是一个质的转变和大的飞跃。 

“作为资本市场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基金管理人应当致力于帮助投资者获得与自身风险偏好相匹配的合理收益。在当前阶段,FOF是一款非常好的工具,能够有效地帮助投资者实现风险调整后的合理收益。”林国怀解读道。  

为什么FOF能够有效解决获取收益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投研实践,林国怀发现,市场波动和投资者持有收益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波动本身并不能带来收益,但的确能够加大交易损耗,并且降低投资者的持有收益率。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整个组合的波动性降下来,那么基金的持有体验会更好,投资者持有的时间会更长,实际拿到的收益也会越多。”  

从FOF产品业绩来看,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近3年有数据统计的8只混合型FOF全部实现正收益,其中偏权益的海富通聚优精选和前海开源裕源回报率分别为73.68%和68.87%;近2年回报率在50%以上的FOF(含养老FOF)有16只,除了海富通聚优精选以68.92%的回报率居首,排名靠前的基本上都是权益占比较高的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如华夏养老2045三年FOF、汇添富养老2050五年FOF和汇添富养老2040五年FOF。 

尽管今年以来市场跌宕起伏,但超过90%的公募FOF实现了正收益,其中有7只产品回报率超过5%,平安盈丰积极配置三个月持有FOF以8.5%的回报率居首,排名靠前的还有汇添富养老2030三年、华夏聚丰稳健目标、广发锐意进取等。  

 

 

来源:上海证券报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