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超级周期要来了?邵宇:需求看美国,供给看中国

对于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是否会出现,连平、李迅雷等经济学家均给出了否定答案。但邵宇认为,如果中国的“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对供给端产生长期的影响,大宗商品涨价就会从短期因素变成中期因素。

2010年08月11日, 安徽淮北市,某钢铁生产制造加工企业的职工焊接钢材。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去年四季度以来,铜、铝、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走出了一波大牛市。在大宗商品价格普涨的推动下,5月,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9.0%,创13年新高。

在周三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多数与会专家认为,本轮大宗商品涨价主要源于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供求矛盾,但由于全球经济从长期来看处于下行通道,大宗商品不可能出现长达数年的超级周期。

不过,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指出,在讨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否会从短期现象转化为中长期现象时,必须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考虑。从需求端看,美国是一个重要因素;从供给端看,重点是关注中国的“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果影响是长期,大宗商品涨价就会从短期因素变成中期因素。

李迅雷:大宗商品涨价已步入后期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目前来看,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已经步入到后期,预计到今年年底,大宗商品价格会出现明显下行。

他指出,一方面,全球经济在疫情之前就处于一个下行周期。全球经济下行的长期趋势不改,改变的只是短期趋势,等到“坑”填完,也就是说补库存的时期结束,上行周期也就会结束。

李迅雷还表示,中美两国在需求方面都比较弱。中国方面,地产和基建的增长都是比较乏力的。美国还是在炒预期,当下没有实实在在的需求在拉升。总统拜登提出的基建计划即使总量很大,但分解开来每年的量也不大,而且这个计划能否真正落实还存在很大问题。

他还表示,如果下游持续低迷,企业成本压力过大,会影响到居民收入提高,最终下游有效需求不足,反过来上传到上游,导致大宗价格上涨乏力,然后回落,这也是有可能的。

连平:大宗商品价格不会开启超级上行周期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这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持续的时间不短,幅度也很大,这是一次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危机,在疫情冲击下,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情况都很典型。

他说,一方面,新冠疫情后,各国采取的扩张力度都很大,投入了巨大的流动性,这使得需求恢复得也比较快。另一方面,供给跟不上,疫情限制了生产,运输和交易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供给和需求的缺口持续扩大,尤其在最近,发达国家经济明显复苏,但发展中国家的疫情在恶化,因此供给能力受到了明显制约。

连平表示,供求矛盾突出导致大宗价格明显上涨,这又让市场的一些投机者看到机会,从而刺激了投机行为。在这种情形下,未来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涨,持续时间也可能比较长,但即便如此,也不会形成超级上行周期。

他分析称,历史上大宗商品开启超长上行周期,比如七八年以上,是有特殊背景的,如一战、二战以后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很旺盛。但从目前全球两大经济体来看,中国的需求肯定不会很明显,基础设施和地产平稳发展可能性较大,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美国庞大的刺激政策能否落地存在不确定性,因为美国的偿债水平还是有压力的,两党在刺激方案上可能存在争执。

陈道富:待疫情好转供给缺口会得到弥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表示,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由货币,供求错位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短期内涨价潮不会结束。一方面是疫情本身的波动,特别是对大宗商品生产基地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目前大家存在比较明确的通胀预期。

但要说长期持续地大幅上涨,陈道富认为,目前来看条件还不具备。首先是缺乏需求端的支撑,全球需求处于比较弱的水平。其次,供给端的错位主要是恢复的错位,也就是说,供给条件和技术水平都存在,但因为疫情、罢工等因素带来的短期冲击,导致供给跟不上,待疫情好转,供给缺口会得到弥合。

邵宇:需求看美国,供给看中国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有一定持续性的,因为短期来看供求缺口还得不到弥合,疫情导致供应链不畅,供应链弥补的时间要比想象中长。此外,目前投机因素也很明显。由于流动性的投放,股市创新高,房地产价格也很贵,所以大宗商品作为投机的标的表现得很强劲。

他表示,在讨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否会从短期现象转化为中长期现象的问题时,必须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考虑。

邵宇指出,如果说会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超级周期,一定要有需求端的提振。美国基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意愿很强,体量确实也很大,但具体的落地速度可能很慢,这是否可以取代中国2008年推出的4万亿成为需求接力棒还有待观察。

供给端看,他表示,这方面重点看中国的“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考虑这仅仅是短期的结构优化,还是会对供给端产生长期的影响。如果影响是长期,大宗商品涨价就会从短期因素变成中期因素。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