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是《小舍得》的霸屏密码吗?

究竟是什么让《小舍得》获得了出色的成绩?

文|骨朵网络影视  鲁西西

继《小别离》《小欢喜》之后,柠萌影业出品的电视剧《小舍得》再次证明了“小”系列的内容质量和市场号召力。自4月11日“开学”,到今晚最后一集“学期结束”,《小舍得》的热度随着剧情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凭借对于教育话题的精准洞察与全面剖析,该剧播出期间引发了全民追剧风潮。剧集收视位列CCTV8同时段全国网第一,东方卫视黄金时段卫视收视第一,目前已登陆央视一套二轮播出中。

视频网站上,《小舍得》的表现同样亮眼。自上线以来,《小舍得》爱奇艺的站内热度持续攀升,并于4月24日突出重围,站内热度值突破9100大关,成为2021年名副其实的爆款剧集。

《小舍得》的爱奇艺站内热度值

“仿佛住在热搜里”也是《小舍得》热度的佐证。播出期间,《小舍得》狂揽全网热搜450+,多维占领圈层话题跑道。截至目前,《小舍得》超160次登上微博热搜,在榜时长累计破240小时,主话题#小舍得#阅读量破36亿,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破64亿,讨论超1500万。短视频领域,《小舍得》表现也十分出色,截止今晚,抖音上话题#小舍得播放量破57亿,斩获抖音热点60个;快手上#小舍得话题共获得9.6亿次播放。

良好的热度数据积累下,《小舍得》霸榜业内多个影视榜单。骨朵热度指数榜上,《小舍得》共获得22个电视剧日冠,并蝉联3周内的电视剧周冠,摘得4月电视剧月冠。

究竟是什么让《小舍得》获得如此成绩?或许可以追根溯源到剧集的内容本身。素来以温暖现实主义著称的“小”系列剧作擅长以故事与现实的照应获得观众的广泛共鸣。《小舍得》同样着力于此,在扎实的创作与创新中,观众感受到了现实的千钧之力。

根植于现实的《小舍得》正在触动谁的情绪点?

不论是什么题材的剧集,辐射更多类型的受众都是重要的目标。

而作为一部都市家庭剧,题材上的亲民性自然带来了更多的优势。但对比近年来的家庭教育剧,女性受众依旧是观剧主力。即便是同属“小”系列的爆款剧《小欢喜》,在受众的性别占比上也是女性更多。

 

《小欢喜》受众分析图

受众性别层面,《小舍得》无疑更进一步,男性观众占比43.44%,女性观众占比56.56%,比市场上的同类题材要“男女平等”不少。由此也可见剧集剧情及话题的破圈层势能之强大,引发着传统受众以外的更多网友加入热议阵营。

《小舍得》受众分析图

而在受众年龄上,20岁到39岁的观众成为了《小舍得》的主力军。这点从《小舍得》的内容定位便有迹可循。讲述小升初家庭故事的《小舍得》的家长们本就是30岁左右的年轻父母,吸引到更多这个年龄层的观众并不意外。

总体而言,《小舍得》的受众层次相对于市场上的大部分剧集而言更加平均。其原因便是剧集内容上大量的普遍共鸣点。立意上,《小舍得》的“小升初”是大部分家庭都需要经历的育儿环节。在当下社会,“小升初”更是成为孩子起跑线领先或落后的重要节点。

题材落地,故事情节和人设也需落地。首先,编剧周艺飞本人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孩子也经历了小升初,拥有最真切的生活经验。不仅如此,从小说改编到剧本,《小舍得》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编剧和主创团队以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与公立学校老师、校长、教导主任进行了深入沟通。同样,家长也是必不可少的取材对象,编剧周艺飞和大量秉持不同教育理念、处在不同年龄层的家长进行交谈,了解关于这个“小升初”的一切。所以在《小舍得》中,观众可以看到老师校外给学生有偿补习的违规操作、“全民奥数”的教育乱象等等情节,皆是取材于现实。

而人物设计上,南俪的犹疑、田雨岚的急切和南建龙的人性挣扎也让整体故事更加饱满。

从观众侧,抖音和微博上的#现实版小舍得、#小舍得 真实#等热门话题也佐证了《小舍得》的现实主义色彩浓厚。

根据骨朵数据,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观众的地域热议图分布上,讲述高考的《小欢喜》的热议省份第一名是山东省,而讲述小升初的《小舍得》的热议省份第一名则是江苏省,与山东省“高考大省”的名头和江苏省“精细化育儿”的教育特色产生照应。

根植于现实主义的土壤,《小舍得》用三个家庭作为教育的类型模版,结合其间的种种故事,让观众在《小舍得》里看到了自己和家庭,引发了大众对于这一阶段教育的广泛讨论。

淬炼于现实,《小舍得》创新和深化效果如何?

在大量使用现实素材的基础上,《小舍得》并不是简单地重组和拼凑,而是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内容挖掘和创新,铺设了《小舍得》作为一部剧的一系列戏剧冲突,让剧情的节奏感和可看性更加完善。

在原著小说中,核心人物南俪和田雨岚只是大学同学兼同事的关系,而剧集《小舍得》对她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化,让她们成为了异父异母的“半路姐妹”。在同一家庭中的继姐继妹关系,加之家庭中的“先来后到”、与父亲南建龙的亲疏远近都让南俪和田雨岚之间的冲突更加强烈,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攀比心态。

原生家庭的影响和教育大环境的“抢跑式竞争”促生南俪和田雨岚将孩子的教育“高下之分”变成了主要的攀比项目。剧集的创作出发点,就在于南俪和田雨岚因“攀比”而产生的心态失衡,加之外界因素的刺激,让田雨岚的教育观不断强化,南俪的教育观也发生了转向,逐渐“岚化”。

根据骨朵的全网热度数据,《小舍得》全网热度的最高点在4月23日。从4月11日首播后,《小舍得》热度迅速攀升至高位,并根据剧情的高潮迭起,热度值稳定在80左右,主故事线的铺设功不可没。

借助“攀比”的故事线,《小舍得》进行了教育焦虑的溯源,家长的心理是什么样的?这种心理的导向是什么?家长左右为难在哪?在流畅的故事发展中,这些深藏在教育焦虑表象里的内核娓娓道来。

而《小舍得》的故事也不仅仅局限于攀比,它为观众构建了完整的教育生态。从家庭到学校、再到课外辅导班,几方教育势力的较量与不同角度的教育考虑让《小舍得》在教育话题的探讨上拥有更全面的视角。

创新层面上,《小舍得》让观众看到了都市家庭剧中的定位变化和构成变化。在《小舍得》里,男性角色多回归家庭,承担着润滑剂的作用。夏君山和颜鹏两位丈夫在家中调节因种种原因而带来的紧张的家庭气氛,用耍宝等方式也为观众带来了欢笑和温暖,更有不少观众直呼想要夏君山这样的老公。#夏君山有多难##夏君山替女儿上补习班#等话题引发了大量观众的讨论。

米桃家庭故事线的设置,则是丰富了都市家庭剧的家庭类型构成。米桃家庭作为剧中经济条件最普通的家庭,却拥有着剧中最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微博和抖音上,“米桃妈父母的心都一样”、“米桃妈妈拒绝出卖女儿”的话题都证明了观众对于这个新家庭的怜爱与欢迎。而增加这一设置,无疑也拥有赋予了《小舍得》更深层次的教育内涵。米桃能来到大城市的学校和欢欢、子悠一同学习,体现了现实社会中大城市教育政策与时俱进,传递出教育公平的时代精神。

用现实改变现实,《小舍得》给观众带来了什么?

作为“小”系列的收官作,《小舍得》延续了温暖现实主义的基调。

但与前作不同的是,内容上更多现实元素的输入和更加扎实的故事创作使得《小舍得》在观众共鸣上更加深入。单纯的“小升初”话题之外,《小舍得》触发了关于教育方式、儿童心理等种种教育议题的关注。剧中欢欢、子悠、米桃三个孩子在心理上的变化都时刻揪着观众的心。

在《小舍得》在骨朵热度指数高于80的六天中,我们便可以发现,其关联的剧情大多与欢欢、子悠、米桃、超超的心理状态紧密相关,欢欢班干部落选、欢欢想进择数班、超超对上补习班哭喊式的拒绝、欢欢对米桃的排挤、子悠抑郁了都是高热度的主要讨论点。

不仅是对于教育的讨论,通过故事的多层次铺设,《小舍得》同样讨论了成年人之间更复杂的家庭关系。比如剧中南建龙与南俪的关系变化让不少观众深感唏嘘,对于父母的芥蒂与后期的谅解,都使得这条关系线有更加丰厚的蕴意,也吸引了更多不同类型的观众“入坑”《小舍得》。

数据统计,仅最近一周,微信公众号文章对《小舍得》的讨论就有324篇。而开播至今,《小舍得》引发媒体在新闻文章上的发声接近2.8万篇,其中多为对《小舍得》中现实议题的讨论,可见影响力之大。

《小舍得》公众号文章数据

《小舍得》收录量及趋势

但如果只是观众的茶余饭后,《小舍得》的热度并不会到达现下的高度。在以戏剧化的形式呈现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小舍得》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反思意义。“子悠快抑郁了吧”“欢欢哭吐了”“佟大为辅导作业到奔溃”等话题在观众中讨论中的不断发酵,实质上是观众对教育理念与方式方法的自然学习。虽然情绪并不一定是轻松愉快,甚至诙谐搞笑的,但通过对剧中三个家庭的故事的展现与对照,观众在热议其中桥段的同时也逐渐找到了生活中教育的正确打开方法。《小舍得》剧名中的“舍”与“得”,实际上是让观众脱开取舍的表层,看到选择的内在的核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与父母的快乐轻盈。

正如剧集的slogan,不畏舍得,成长自有答案。在残酷的现实之中,《小舍得》带给观众的是面对生活难题时无畏、清醒的温暖力量。今晚,《小舍得》也将进入尾声,所有的焦虑、所有的矛盾在“舍与得”中得到了最后的答案。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