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为机,华晨宝马供应链里关于武汉的二三事

“新冠肺炎这样的黑天鹅,是华晨宝马供应链管理水平的试金石,也让合作伙伴间透明度的重要度再次凸显。”

1996年进入宝马集团董事会的公司主席赫穆特 庞克博士曾说这样一句话:“宝马从来都没有过一款令人厌烦的车。”

事实也的确如此。

一台迷人的BMW汽车一定拥有一部动力澎湃的宝马发动机。而一部生命力鲜活的现代宝马发动机里,一定配备着一件久耐淬炼的涡轮增压器。

经由华晨宝马本地化生产的明星发动机——B48涡轮增压发动机里,就装着一颗产自“英雄之城”武汉的盖瑞特“涡轮之心”。

这颗涡轮,牵动着无数盖瑞特人的心,也让无数华晨宝马人辗转反侧。

“小”涡轮的大“危机”

作为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罗尔的零部件巨头,盖瑞特在全球拥有13家制造工厂、5家研发中心、12家工程中心和4家软件开发中心。

早在1994年,盖瑞特便以“涡轮增压”技术启蒙者和先行者的身份进入中国,尔后在上海和武汉打桩建厂,全面开启本地化生产进程。

到今年,盖瑞特在华的涡轮增压器产量已突破2000万台。

尽管宝马集团与盖瑞特全球合作始于35年前的欧洲柴油机项目,但直到2014年,盖瑞特武汉工厂才接到来自华晨宝马的第一项业务需求。

这一来就是宝马全球范围内的标杆项目——B48发动机涡轮增压器配套。

作为盖瑞特全球13家先进制造工厂中最年轻的一员,武汉工厂深深被华晨宝马对零部件提出的复杂细致和一丝不苟的需求所折服。

他们深知,为华晨宝马造零件不是一桩容易的事,但却是一件必须完成的任务。

经过5年间无数次的碰撞与改进,沟通与深入,盖瑞特武汉工厂顺利拿下B48发动机涡轮增压器项目,与华晨宝马合作项目数量也从1个提高到了8个。

Made in Wu Han的小型双流道涡轮增压器不仅助力搭载B48发动机的华晨宝马车型在燃油经济性和动力表现上实现平衡,更让盖瑞特凭着这一颗“小”涡轮在宝马集团全球供应伙伴体系内,闯出了大名堂。

时间回到令人惊心动魄的10个月前。

但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盖瑞特的“小”涡轮遇上了大麻烦,也让华晨宝马面临产线停摆的大“危机”。

要知道,尽管涡轮增压器颜色暗沉,尺寸不大,但完整组装它的背后,需要至少50个零部件支持,任何一个细小零件的缺失,都会按下生产暂停键。

“供应链管理的信条是永远怀着最好的希望”,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零部件采购及质量管理部副总裁沈竣升(Martin Schlicker)说,“但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华晨宝马供应链的风险管理系统有相当严苛的危机指标,一旦触发就会立刻采取相应行动”,沈竣升说,“这次武汉封城前,我们就和盖瑞特一起将它们的库存全部转运至华晨宝马沈阳工厂库房里,保障后续生产动作的开展。”

除转运库存,华晨宝马还将与盖瑞特的电话会议频率从每天一次增加到每天三、四次,生产保供、人员健康、库存容量和复工计划都是每次必提的主要议题。

“每一个优质供应商都是华晨宝马的合作伙伴”,沈竣升说,“我们不是简单的甲乙方供求关系,而是深度绑定的鱼水情深。”

面对亲若家人的华晨宝马,盖瑞特也竭尽所能,拿出了“九头鸟”的本事与诚意。

为保证涡轮轴总成供应,盖瑞特武汉工厂不仅在疫情初期就准备了安全库存,同时协调全球资源把国外工厂的库存零件运抵武汉以提高安全库存储备,确保华晨宝马B48发动机订单在疫情期间保质保量完成。

这对湖北籍员工占90%,武汉本地员工占30%的盖瑞特武汉工厂来说,几乎是一项奇迹。

3月11日,盖瑞特武汉工厂复工复产。华晨宝马一分钟“高枕无忧”的轻缓心态都没有,反而以“枕戈待旦”的战斗精神,剑及履及地协助盖瑞特加速本土化验证。

3周内,盖瑞特武汉工厂的产能恢复至满负荷的80%。3个月内,盖瑞特武汉工厂完成了B48发动机内50%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替换,华晨宝马供应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进入新境界。截止今年11月,盖瑞特乘用车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超过90%,华晨宝马功不可没。

“以前,一颗小小的美国造锁紧螺母,就能让我们紧张不已,因为独供零件大多从海外进口。”盖瑞特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中,我们积攒了经验,一方面调配更多海外供应商的保险库存,另一方面加快本土化脚步,对近20个海外零部件供应商进行评估替换,开发周期从2年缩短至3到6个月。”

与此同时,华晨宝马以销定产的商业模式,让这家德国高档汽车制造商对3个月的产能预测准确率超过90%,是盖瑞特所有客户中精准度最高的。

这背后,是华晨宝马对高“透明度”的坚持与竞逐。

“透明度是供应链伙伴最重要的基石,也是华晨宝马管理供应链的基础”,沈竣升说,“新冠肺炎这样的黑天鹅,是华晨宝马供应链管理水平的试金石,也让合作伙伴间透明度的重要度再次凸显。”

是客户,更是好兄弟

作为承载乘员的核心部件,汽车座椅肩负着舒适和安全两大重任,而隐藏在真皮面料和发泡材料下的座椅骨架,更是核心中的核心。

身为生产高档汽车的制造企业,华晨宝马格外重视骨架质量,对供应商的选择始终坚持“只和世界上最好的供应商合作”理念,并且从质量和零缺陷理念、可持续发展、次级供应商管理、灵活度和成本效率五大方面对供应商进行“透视式”考查。

李尔是从众多座椅骨架供应商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自2013年起,双方以宝马1系项目为起点,逐步将覆盖面扩展至更高级距的宝马3系和 X3。

就在双方合作渐入佳境时,新冠疫情的出现扰乱了既有节奏。

作为华晨宝马在武汉供应商中最大、最难、最复杂的零部件之一,李尔负责生产的骨架成品和半成品库存,都因封城被积压在仓库,这让远在沈阳工厂翘首期盼物流卡车的华晨宝马采购人员,即便是除夕当夜,也难以入眠。

好在,李尔北美工厂通过改造产线,完成了同类零件的制造,但如何运输回国内又成了难题。

这时,华晨宝马再次扮演了“问题解决者”。

他们协调全球运力,以航运的形式将物料从北美运回沈阳,以确保零件不断供,产线不停转。在双方共同努力之下,2个月后,产自北美的座椅骨架替换件,审核到线。

为李尔解决燃眉难题,是华晨宝马“伙伴精神”的A面。而对李尔员工的殷切关怀,则是华晨宝马“伙伴精神”的B面。

在李尔武汉工厂大部分员工所在社区受疫情影响封闭难以复工时,华晨宝马主动帮助李尔协调长途客车资源。这些客车开到每一名李尔员工的家门口,将他们一位位的送到隔离酒店。

3月14日,李尔武汉工厂复工,全厂零感染的表现让它成为全世界的抗疫典范。

在生产一线奋战了52个昼夜的李尔武汉工厂厂长李明谈起这段经历时,依旧意难平。他说:“华晨宝马不仅是我们的客户,我们也不仅是晨宝马的乙方,我们是亲民战友,是好兄弟。”

无论是疫情前的机敏预警,疫情中的守望相助,还是疫情后的共情协力,华晨宝马和供应商伙伴们并肩前行,感人肺腑的故事还有很多。

2019年,华晨宝马在华共有近400家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本土的零部件采购额达到497亿元。

这些供应商中,既有深耕沈阳的本特勒和凌云瓦达沙夫,也有助推武汉的盖瑞特和李尔,他们是华晨宝马生产制造层面的商业伙伴,更是华晨宝马以真心换真心的亲密伙伴。

华晨宝马和这近400家本土企业,共同构架起汽车企业和供应商间的新关系,让“中国供应链”有了更多元与丰沛的叙述方式。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