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哭到底要不要马上抱?两个让人心碎的实验告诉你答案

妈妈的角色之一,就在于当宝宝感到害怕恐惧的时候,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图片来源:Pexels

文|丁香医生

最近,丁香医生收到很多家长的留言提问:

家里老人都说,经常抱孩子,会把孩子宠坏,以后有的累!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马上抱?

那咱们先把答案明确了:不会宠坏,要马上抱!

哭泣和求安慰,是每个宝宝与生俱来的本能。尤其对于 1 岁以内的宝宝,我们要做的就是「无条件回应」。先告诉宝宝「我在」,然后再看情况解决他真正的需求。

孩子哭了不要抱,家长怕的到底是什么

所谓「孩子哭了不能抱」,其实就是哭声免疫法,来自一个臭名昭著的实验。

1920 年,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者约翰 · 华生,将一名 9 个月大的婴儿,小阿尔伯特,放在了小白鼠和一些毛茸茸的物体旁边。

只要小阿尔伯特一接触小白鼠,华生就会立刻用锤子敲打铁棒,发出巨大的噪音,一次又一次。

图片来源:https://onedio.co/content/the-most-horrible-experiment-in-history-little-albert-experiment-10962

最后,即使没有任何可怕的声音,小阿尔伯特对于小动物、毛绒玩具都产生了恐惧。

更残忍的是,这种恐惧深深地冻结在了孩子的脑中,实验结束后好一段时间都没有恢复正常。

图片来源:https://onedio.co/content/the-most-horrible-experiment-in-history-little-albert-experiment-10962

这一实验让约翰 · 华生坚信:儿童是可以被训练的,并提出了「婴儿哭了不能抱」的哭声免疫法。

这套方法也漂洋过海流传到了中国,并被不断包装和神话。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家长信奉,抱,会让宝宝的依赖性更强;不抱,则可以让宝宝更独立。

然而,1 岁内的宝宝还不会很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哭泣和比划的行为,其实就是对自己内心需求的一种诉说。

等不到爸爸妈妈的回应,换来的始终只有漠视。一次又一次之后,宝宝又怎么能找到本应该拥有的归属感呢?

孩子真的会被宠坏吗?

看到这儿大家一定会问,那一哭就抱,到底会不会宠坏娃呢?

答案当然是不会!

哭声免疫法一直都受到了很多的质疑,在 40 年后,英国心理学家哈利 ·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推翻。

哈洛设计了两个代理母亲。

图片来源:http://psychclassics.yorku.ca/Harlow/love.htm?session=A19sRVsBY90pGgZLqKsmx52pUJ

一位是温暖、柔软的绒布妈妈,触感更像真正的猴子妈妈,但是不提供食物;另一位则是金属丝网妈妈,它坚硬冰冷,但挂着奶瓶提供食物。

在连续 165 天的测试中,哈洛发现大部分的时间,小猴子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身上。当它们受到惊吓时,也会立马紧紧地抱住绒布妈妈,慢慢安静下来。

图片来源:http://psychclassics.yorku.ca/Harlow/love.htm?session=A19sRVsBY90pGgZLqKsmx52pUJ

换句话说,如果只给宝宝提供食物,那仅仅只是一个食物提供者。对于宝宝而言,比起食物,更重要的其实是妈妈温暖的抚摸和安慰,是对妈妈的信任和喜爱。

根据这个实验,哈洛也提出,妈妈的角色之一,就在于当宝宝感到害怕恐惧的时候,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如果宝宝因为害怕哭泣时,在最信任的妈妈这里,都无法得到安慰和回应,他该是怎样的绝望?

没有及时回应,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

而且不断有新的科学研究证明,如果宝宝连「哭」「求抱抱」这种最正常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他的成长将受到难以估量的影响。

首先,长大后更容易依赖别人。很多人认为,宝宝哭了不抱可以变得更加独立。恰恰相反,不及时给予安慰,可能只会让宝宝哭得更大声。早期给予及时的回应,还能防止宝宝陷入更崩溃的情绪。

其次,生长激素分泌不足。《The importance of touch in development》一书的作者认为,缺乏接触会导致宝宝的生长激素减少,甚至停止合成。因为对这些宝宝来说,在缺少关心和保护的时候,只有先努力活下来,然后才有资格在身高、体重等方面都获得发育。

第三,长时间哭泣可能会损害宝宝的认知水平发展。研究发现,比起哭得少的婴儿,出生前三个月哭闹时间较长的婴儿,智商更低,精细运动能力也较差。

有的人可能会说:那宝宝晚上睡觉哭闹,难道要抱一晚上吗?

大家要明白,睡眠引导和及时回应宝宝并不冲突。睡眠引导不是指放任不管,而是先冷静地分析,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最关键的,是弄清楚宝宝哭闹背后「无法诉说的」真实需求。

抱他,并不会宠坏他,而是在帮助宝宝,成为一个更好更健全的人。

内容策划 Mei

题图来源 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Watson J B, Rayner R. Conditioned emotional reactions[J]. J Exp Psychol, 1920, 3(1):1-14.

[2]WatsonJ. B., &WatsonR. R.Psychological care of the infant and child. New York: Norton, 1928, 4:81-82.

[3]Harlow H F. The nature of lov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58, 13(12):673-685.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Harlow/love.htm?session=A19sRVsBY90pGgZLqKsmx52pUJ

[4]Rao M R , Brenner R A , Schisterman E F , et al. Long term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prolonged crying[J].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2004, 89(11):989-992.

[5]The genetic basis for touch effects

本文作者汤唯

育儿咨询研究师、知乎儿童教育话题优秀回答者

科学审核叶壮

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会员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