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国31省人均消费支出均下降:湖北跌幅最大

截止到4月2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受新冠疫情影响,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所有省份消费支出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辛圆

截止到4月2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受新冠疫情影响,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所有省份消费支出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湖北省降幅最高,人均消费支出较去年同期下降906元,降幅达16.1%,这和其GDP走势一致。在已公布一季度GDP的24个省份中,湖北的降幅也最大,达到39.2%。其他人均消费支出降幅较大的省份有宁夏(-14.7%)、黑龙江(-14.6%)、天津(-13.8%)、甘肃(-12.9%)。

降幅最小的是西藏,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此外,贵州(-3.0%)和四川(-3.7%)的人均消费支出降幅也较小。

分析师指出,导致居民消费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疫情期间各地政府采取的大面积居家隔离措施和交通管制措施。

“疫情期间居民大面积居家隔离,线下消费行为骤减,直接影响到整体消费支出规模,”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中心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界面新闻表示,同时,为了防控疫情,各地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交通运输管控措施,导致一些地区物流不畅,影响了消费的实现。

各种数据显示,消费零售业在这场疫情中受到重创。比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3月,餐饮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44.3%。另据交通运输部数据,今年春节假期期间(1月24日至1月30日),全国出行人数总共才1.52亿人次,同比大降64%。中国旅游景区协会表示,春节期间全国景区企业收入较去年同期锐减90%。

除了管控措施外,付一夫指出,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压力陡增,在避险心理驱动下,很多人都倾向于持币观望而不是消费,这也导致消费动力趋弱。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日前联合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发布的《疫情下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2020Q1)》显示,今年一季度,有近二成家庭受疫情影响财富缩水严重。

调查显示,即便在疫情好转的背景下,中国家庭增加消费的意愿也并不强,有超过一半(50.2%)的家庭表示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仅有9.4%的家庭表示将减少储蓄增加消费。报告认为,如果没有大规模刺激消费的政策出台,第二季度出现“报复性”消费的可能性不高。

为提振消费,近期各地政府频繁释放积极信号。

4月23日,上海市正式对外公布《关于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的若干措施》,提出12条含金量极高的刺激消费措施,如支持消费者开展老旧汽车更新和购买新能源车等。发布会上,上海还宣布将于5月5日启动“五五购物节”,购物节将贯穿劳动节、儿童节、端午节等多个重点节日,全市各大电商平台、商业企业、品牌企业、终端产品等将广泛参与。

天津市商务局也在同日宣布,自本月下旬到7月底,将开展为期100天的“购天津·春风行动”,在商场、超市、餐饮、汽车、家电、百货零售、家居建材等商贸流通领域推出十项促消费活动,激发市场消费潜力。

此外,3月以来,全国已有超过40个市、区发放消费券,总额从上亿元到千万元不等。公开数据显示,消费券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刺激消费的作用。

作为最先加入消费券“大军”的城市之一,南京市政府采用多批次网上摇号方式公开发放电子消费券,三轮共计摇出67万笔消费券,在5天内带动消费近千万元。

杭州商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16:00,杭州消费券已兑付政府补贴3.03亿元,带动杭州消费32.50亿元。消费券发放后,杭州市区内30家大型商场(综合体)的营业总额从日均4000万元上升到了6000万元,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5%左右。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支安宇4月17日表示,郑州市4月3日发放首批5000万元普惠性消费券,截至4月17日,核销1427万元,拉动消费1.87亿元,拉动效应达13倍。

除了消费券外,还有地方提出尝试2.5天弹性作息,期待以“假日效应”来提振消费市场。

分析师指出,未来刺激消费不应仅仅依靠消费券攻势,而是要和其他政策共同发力,打组合拳。

付一夫在采访中强调, 短期来看,重中之重是要稳就业,只有就业得到保障,居民才能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消费意愿才能不断释放。从长期来看,促消费、扩内需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从需求端、供给端、消费环境等多个维度发力。

具体来说,他指出,从需求端看,应从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小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从供给端看,应丰富消费市场的商品品类,提升商品服务质量,从而调动民众消费的积极性。从消费环境上看,政府部门应着力构建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推进国内消费品与国际对标,在支持企业培育新品牌等方面落实政策,强化监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等。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