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口误,也许是嘴巴背了大脑的“锅”

世界各国语言中都有与口误相关的段子,然而口误背后的科学却是严肃的。

文|中国科普博览  郭菲

4月1日,某主播直播带货首秀开播,其中一款推荐产品A品牌投影仪惨遭“更名”,主播口误将其念成了“B品牌投影仪”。

虽然事后该主播表示要对A品牌道歉,但在这类正式的商业场合发生不该有的失误,实在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名誉上招来损失不说,搞不好还会发生商业纠纷。

道理我都懂,可是为什么人会口误?难道真是嘴没跟上大脑?其实,口误没有那么简单。

口误是人为失误的一种,除了口误,人为失误还有很多种类,如误听、误视、误食、误判等等,它们都是感觉器官和人脑在收集或处理信息时发生纰漏,导致人做出不恰当反应的行为。研究人为失误(当然也包括口误)在很多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安全生产和危机管理。

口误可以分为心理性口误和病理性口误。

心理性口误的发生带有一定随机性,并且如果加以充分注意就能很好地避免。

而病理性口误多由与大脑有关的疾病引起,如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症及特定脑区损伤等都有可能造成口误。病理性口误往往表现为严重的语言障碍,以至于患者想要表达意思时会出现旁人完全无法理解的句子。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者表现出的很多语言行为则介于心理性和病理性之间,如与年龄不相称的完全不顾及场合和对象的莽撞表达等等。

而今天,我们的主角是以该主播的口误为典型的心理性口误。你将会发现口误的后果不光是引人发笑,它给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诸多重大损失很可能突破你的想象。

Part.1、心理性口误再细分:输入型,处理型,还是输出型?

人体完成一个特定的语言动作时需要经过三个过程,即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以及语言输出。信息输入过程中,外界信息通过感觉器官传入大脑。大脑随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即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对语言器官下达指令。接下来指令到达人体负责语言交流的嘴巴,从这里向外输出语言。

以人脑指挥人体行动的过程为依据,心理性口误可以分为三类形态,包括输入型口误、处理型口误和输出型口误,也可简称为“认知/确认型”、“判断/决定型”和“操作/动作型”。前两者对应英语中的“mistake”,后者对应英语中的“slip”。推广一下来看,其实所有的人为失误都可以归结到上述三种类型。

图片来源:Freepik.com

老大爷爱打岔——输入型口误

信息输入过程中,作为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眼睛和耳朵分别负责收集光学和声学信号,一旦在这一环节发生错误,大脑就会接受到错误的信息,自然有很大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导致说错话。如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经典桥段:

Q:大爷,楼上322住的是马冬梅家吧?

A:马冬什么?

Q:马冬梅。

A:什么冬梅?

Q:马冬梅啊。

A:马什么梅?

Q:行,大爷你先凉快着吧。

A:好嘞。

夏洛上楼遇见马冬梅,马冬梅看见夏洛一惊把水盆掉了,一盆水刚好泼到楼下乘凉的大爷身上。大爷立马站起来怒吼:马冬梅!

这种口误形式严格来说不能算是“口误”,而应该说是“眼误”或者“耳误”,只不过最后嘴巴承担了责任,背了黑锅。

歌手常忘词——处理型口误

信息加工过程是信息在大脑中的汇总及判断过程。即便感觉器官传递来了正确的信息,大脑在进行相应的处理时,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下达合理的指令,语言器官自然无法发出正确的声音。

比较明显的例子便是所谓的“失语”,即一下想不起来要说什么话,或者想不起来最合适的某个说法等。歌手和主持人经常会出现此类口误,例如歌手忘词后现场填词,主持人即兴发挥结果荒腔走板等等。

“秃噜嘴”、“顺溜嘴”——输出型口误

信息指令反馈过程中的失误,则是感觉器官收集了正确信息,大脑也做出了合理指示,但语言器官就是没能说出正确的话来,也就是所谓的“嘴没跟上脑子”。

这种情形可以说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口误形式。主播直播带货口误说错品牌名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再比如,2001年1月31日,日本航空局某管制官员曾经因为口误造成一起极为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当时,两架航班在静冈县烧津市冲的骏河湾上空等待降落指示。空管员在进行指挥时,虽然一直盯着雷达显示屏,意识上也确实清楚需要下达的指令,但在最后的发令环节,却把两个航班的序号报反,并在随后的几分钟内一直没有意识到失误。这起事故最终导致两架飞机出现了异常接近(只有十米)的极端危险情况,差点铸成人类历史上最为悲惨的空难。

Part.2、心理性失误不仅仅是注意力的“锅”

我们刚才已经讨论过了心理性口误发生的三种情形,那么心理性口误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什么原因可以影响到上述全部的三种情形呢?

研究发现注意力与口误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把语言动作放缓,对语言器官发声的三个环节都给予足够的重视(注意力),看清楚、想透彻再说明白,几乎所有的口误都能够得到避免。

“看清楚”、“听仔细”是避免“大爷打岔式”口误的有效措施

图片来源:Freepik.com

那注意力不集中就会造成口误呗?

这个说法不全对。决定是否会产生口误的根本原因是在该发言所涉及的领域里,个人的认知能力(熟练程度)和注意力之间的对比。

个人认知能力弱,并且注意力不足,必然导致频繁口误。又不熟练,又不上心,老百姓常说的“突噜嘴了”恐怕就是这种情况造成。

个人认知能力弱,但是注意力良好,仍然有一定几率出现口误。虽然态度认真端正,但毕竟对这一发言领域并不熟悉,出错在所难免。我们在说英语时犯下的错误大部分是由这种情况造成。虽然很用心地在说,但是还是难以避免出错,单复数、时态、主谓宾对应等等环节都是潜在的雷区。其它的例子还包括念绕口令出错等。

个人认知能力弱,但是注意力亢奋,口误还是会出现。这一情形在新手主持人初次登台时常常发生,能力还需要锤炼,但心态过分拘谨,注意力亢奋到紧张的程度,稍有一点卡壳就容易口误失态。

个人认知能力强,但是注意力不足,口误出现的可能性反而不小。说白了就是因为“过分”熟练而轻敌犯错,语言器官形成了机械记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说顺嘴了”。文章开头提到的主播带货口误就是由这个原因造成。

个人认知能力强,并且注意力良好,口误出现的几率应当是最小的。例如前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个人业务素质优秀,同时能够合理调配注意力,做到张弛有度,才能创造数十年现场播报新闻几乎无差错的奇迹。

个人认知能力强,但是注意力亢奋,口误可能还是会出现。例如辩论赛上的辩手时有口误或者失语的情况,他们自身对于辩题的认知能力往往是高于常人的,但是在赛场上处于注意力高度亢奋的状态,反而容易忙中出错。

Part.3、对症下药,心理性口误也有的救

从注意力和个人认知能力出发,保持合理的专注度,同时提升自己在发言领域的认知水平,应当能够降低口误发生的几率。

从口误发生的三种情形来看,如果能有针对性的对几种口误形式的“根源”施以对策,同样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我们以输入型口误为例,如何在输入环节降低口误的可能呢?当然是尽量避免容易发生口误的拗口说法。例如父母在为子女取名的时候,尽量避免连续的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等,以免子女将来因为被频繁念错名字而遭遇尴尬。日本电影《白雪公主杀人事件》中,有一位叫做“夕子”的美丽少女,在日语里“夕”的字型很像片假名“タ”(音ta),而“タ子(音tako)”又有章鱼的意思。在一次新老师点名时,少女的名字被念错成“章鱼”,从而招致了长期的校园霸凌。

Part.4、言论不当——一种特殊的“口误”

其实还有一种特殊的口误值得关注,这就是发言失当。当然,故意制造噱头,用过分的言论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并不属于发言失当。

发言失当的当事人通常并没有预想到发言造成的不良后果。对于一般人而言,发言失当至多引起些家庭矛盾或者邻里纠纷,顶天了也不过是职场冲突。但对于很多公众人物,发言失当往往会造成公关危机,甚至职业生涯都会遭遇毁灭性打击。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发言失当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压抑失效模式和片面诱导模式。

人类作为社会性物种,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自身的定位和社会影响力,很多内心深处的想法,即便是客观事实,也不能在公共场合随口而出,而是要压抑在心中。与此对应,压抑失效模式指无意间暴露本心,说出违反公序良俗的话。

2017年4月25日,曾经担任日本内阁复兴大臣的今村雅弘,在自民党晚宴上脱口说出“(311大地震)发生在东北地区真是太好了,如靠近首都圈(东京),会造成莫大、甚大的损失”。此番言论一出,立即引发受灾区居民挞伐。今村为此失言道歉,且辞去复兴大臣一职。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话是客观的说法,但作为日本负责灾区重建事务的最高长官,说出这样不经思索的“实在话”的确不合适。

人类的社会属性还体现在人往往拥有自己所处的阵营和立场,对于自己或者听众而言非常显而易见的合理说法,却可能让其它阵营的社会成员不能接受,引发舆情危机。于此对应,片面诱导模式指发言时不经通盘考虑,以取悦或迎合听众作为出发点,说出自以为是的意见。

2016年10月6日,日本律师联合会在福井市举行了一场关于死刑制度存废的讨论会,会上播放了当时94岁的(僧尼)作家濑户内寂听寄来的一段视频。视频中,这位支持废除死刑的宗教界人士言辞激烈地批判了死刑制度,并号召大家与那些“满脑子都是杀戮的家伙们(指支持死刑者)战斗”。由于与会者中也有不少与日本犯罪被害人联合会关系密切的律师,此视频被公开到互联网上,引来了激烈的分歧和争论。

世界各国语言中都有与口误相关的段子,然而口误背后的科学却是严肃的。从安全生产和危机管理的角度来说,口误不仅不好笑,很多时候它带来的后果和代价也是真实存在的。

希望每个人,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公众人士,都能永不“嘴瓢”,笑口常开。

参考文献:

1.https://www.huffingtonpost.jp/mindful-leadershipinstitute/mindfulness_b_5217311.html

2.https://webronza.asahi.com/science/articles/2017051700001

3.http://ikedakazutaka.com/cn16/pg362.html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郭菲(烟台大学外语学院)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本文中标明来源的图片已获得授权)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立场

本文首发于中国科普博览(kepubolan),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