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的一镜到底,有那么必要吗?

假如没有奉俊昊横空杀出,《1917》或许会成为最大的赢家。

文|幕味儿 李宣本沫

搜罗今年的爆款影片,《1917》一定榜上有名。这部以“一战”为背景的影片,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1%,并在刚刚结束的奥斯卡上,拿下包括最佳摄影在内的三项大奖。

假如没有奉俊昊横空杀出,《1917》或许会成为最大的赢家。

据导演萨姆·门德斯说,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于自己的祖父阿尔弗雷德。

他的祖父是一战时期前线的传令兵,负责把讯息传令至不同稍岗。那时的通讯设备不比现在发达,主要依靠电话、甚至信鸽,一旦通讯设备被破坏,传令兵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影片的剧情简单明了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两名英国士兵斯科菲尔德和布莱克为了拯救成百上千的生命,而冒险穿越敌境传递重要情报的故事。

然而,在导演萨姆·门德斯指导下,《1917》无论从画面构图、场景安排、道具、光影都极尽考究。评论也出现两极化趋势,一边认为该电影以技术、形式给观众以沉浸式的方式走进战争的同时,带来非同一般的视觉盛宴,而另一边又认为它“沉醉于浮华无用技巧”。

观影之前让我们先暂且将这些不同的哈姆雷特放在一边,带着自己的眼睛再去看。

不经过反思的历史必然成为记录中毫无意义的空洞数字。

1913年欧洲某个海岸的下午,也许阳光普照,人们惬意的享受着他们的下午茶,因为那是他们还不知道一场人类的浩劫即将来临。1914-1918一场帝国间利益冲突的战争打响,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冰冷的数字不会储存炮弹的余温,电影故事以生动的方式再次翻开沉痛的历史。

《1917》中的故事发生在惨烈的索姆河战役之后,但胶着的堑壕战仍在继续。

一战纪录片《天启》

什么是堑壕战?

堑壕战也叫壕沟战。普遍的应用于早期陆战当中,在土地上挖出低于地面的沟壑,为了更好的攻击敌人掩护自己。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结束之后,西线战事中德国持续推进并步步紧逼,攻往巴黎,因为巴黎一旦攻占,将沉重打击法国以至于它将无还手之力。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德军必胜时,法国最高指挥官约瑟夫·霞飞命令法军停止推进并后撤,这时德军战线出现了一条裂缝,为了防止敌人渗透进来,德军后撤并挖战壕来防守据点,双方都把军队调往北方,想要从后侧攻击对方。

从比利时的北海岸,一直延伸到瑞士边境,西线的沟壕战就此开始。电影中大段片段士兵在战壕中移动,他们行径的路线最开始由三级战壕爬过无人区进入对方的战壕,还原出战争中地狱般的“经典”场景。

我们在这里就来解析一下影片中战壕场景,影片从一片宁静的花田开始,缓慢后拉,出现主人公休息的身影,这里可以被成为第三线,第三线作为预备线,受伤的士兵从前线被抬到这里医治,炮弹的创伤,有的让医生也无能为力。

在这里的士兵能喝到劣质的红酒,甚至能互相打趣的开些玩笑,他们在这里梳洗,留有一丝喘息的机会。

随着电影中两人的前进他们来到二线,这里有指挥部和随时准备开战或是支援一线的待命士兵。

而第一条战线当然是最危险致命的,战争打响他们需要冲出战壕或者拼命防守,这里的军人和支援军每一周换一次,在前线的七天里他们必须忍受地狱一般的折磨。

在电影中,和兔子个头一样大的老鼠在德方军营中引爆炸弹;在两人的讲述中,老鼠咬掉了士兵的耳朵。

老鼠作为一种象征符号,是战争中荒芜、惊悚的见证。

布莱克咒骂“该死的老鼠”

一战中士兵为了躲避睡觉时老鼠攻击制作的“笼子”

试想当持续震耳的炮火声暂时停止,夜晚来临,一切都安静的可怕,只有巨型老鼠在淅淅索索的移动,恶心肮脏已经不是心里所最为惧怕的地方。

更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突然的咬掉你的耳朵,就像等待中的明天会不会有突如其来的死亡,或者没有明天,不知道地狱何时结束。

一战纪录片《天启》

在两人看到德军军营里的老鼠时,他们惊奇的说,这里的老鼠比我们那边的还要大。暗示着士兵同样的生存状况,同时也引人猜想是不是德军的实力或者补给比英军更强?

在战争打响的时候,德军的某些装备确实要先进于敌国,他们最早使用橡胶制成的防毒面罩,后来被其他国家效仿。但在1916年索姆河战役后,随着战争的消耗,其实德国的实力大大削弱。

壕沟战一边以数十万的炮弹轰炸另一边几小时甚至持续数天,可以想象,无人区内战马的尸体、无处不在的铁丝网、被炮弹轰炸的千疮百孔的地表,积水与泥泞沼泽……

斯皮尔伯格《战马》

如果说斯皮尔伯格在《战马》中营造的充满冷色烟雾的无人区场景更为刻意与萧瑟,那么在《1917》中则以更为纪实的方式展现。

当摄影机略过,马尸体上的苍蝇真实可见,飞走的乌鸦和斑鸠在死气沉沉的画面中增添出更为荒芜的残忍感,以动衬托出无人区的死寂。

士兵被震耳欲聋的炮弹折磨。空气中数小时弥漫的毒气,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折磨人类的承受底线,而在这种情况下,冲锋的哨声响起,就意味着士兵必须爬出战壕出去送死。

士兵冲锋,防守方的机关枪严防死守,这通常会导致进攻方数以千计的死亡。从索姆河战役的死亡情况中(英军十三万人、法军五万人、德军十六万人),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情况下双方伤亡几乎是同样惨重。

持续数日的战斗,数以千计的死亡代价下,就只为了推进数公里,甚至仅仅几千米的战线。

《他们已不再变老》剧照

真正的历史上,有的士兵不愿意再出去送死,结果是违抗命令被自己的军队执行枪决。电影中斯科菲尔德用奖章换了一瓶酒,他觉得那仅仅是一枚金属块,而那时候他渴的要死。布莱克不明白斯科菲尔德为什么不在乎荣誉。

在主人公的对话当中我们能明白,电影不仅仅精巧于镜头技术的设计,他们对更为深层次问题的涉及,剧情中布莱克的死是因为他想要救德国飞行员却反被对方用刀刺入身体。

这一剧情的设定在《拯救大兵瑞恩》中同样如此,美方抓住了一位德国俘虏,但是众人并没有杀死他,而是在上尉的决定下放走他,却在两军对峙时,那名俘虏的开枪却对之前放过他的敌人没有丝毫怜悯。

在战争面前,善良和规则哪一个更残忍,而谁又该为他们的死负责,也许是人类在为自己贪婪用生命买单。

引起讨论热度的更在于电影伪一镜到底的拍摄方法。

大家都知道,优质的长镜头往往成为电影中导演的高级追求。在本部影片当中所谓伪一镜到底也就是在观众的视觉效果上整个影片不经过片段剪辑,将多个长镜头巧妙的技术过渡让影片一气呵成,电影中主角度过118分钟观众也分享了同样的现实时间。

长镜头的大量使用给摄影带来了技术上的挑战,本片摄影师罗杰·迪金斯赢得当今最伟大电影摄影师的称赞,他曾经掌镜过《银翼杀手2049》等众多优质影片,我们在这里不做过多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他的访谈。

在访谈中他说:

“因为我们要拍摄的镜头可能长达八、九分钟,而且调度又非常复杂。比方说,斯科菲尔德在影片快结束时跑到前线去了。当他在战壕里时,摄影机一开始安装在50英尺长的的伸缩炮上,将他带到战壕的上方。然后把摄影机从伸缩炮上取下来,和乔治一起向后走,再把它放到另一台车载摇臂上,和乔治一起追踪大约四分之一英里左右。最后,在隆隆的爆炸声中,和他一起下到壕沟里。

完成一遍这样的拍摄,需要涉及到13次的摄影机交接转换,我们有一个叫布莱恩的摄影师,他来负责保持所有的同步。因此,当我们最终做到这一点,完成拍摄时,每个人都很兴奋,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合作努力。

很高兴看到这一幕,最后,乔治和所有的都会互相击掌,气氛非常好。”

在现场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演练,做出等比例模型模拟夜戏中光影的变化。

因为电影是在阴天的状态下呈现的,所以每当阴天剧组抓紧拍摄,太阳出来之后就接着排练。仔细看画面中这一处两人第一次来到德方战壕,两人之间的战壕壁处有多次下滑的痕迹。

整个电影给以观众的感觉更像是一场冒险类的游戏,比起沉浸式体验这样的形容冒险模式更能准确描述观众心理。

沉浸感其实体现在任何一部电影当中,导演力求观众沉浸在电影故事当中,经过同化获得与剧中人同样的情感体验。由此引发的感同身受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法宝。

笔者所说的冒险模式则完全不同,它更倾向于一种高明的叙事手段。需要电影中声音画面众多电影语言的同步配合。镜头推进和后拉都能带来这种悬念感,缓慢后拉则更为吸引观众的视觉,不断新鲜的画面挤入镜头内部,时刻刺激着观众的视点。推进则是在心理上给与观众一种探求欲,营造出未知感。

整部影片虽然没有忽略在对演员情绪变化的表现,适时的给予主角看清脸部状态的近景镜头,并把握了相当不错的电影节奏。

但全片镜头大部分都集中在全景和中景上,少有特写的出现,如果电影中忽略了特写镜头的表达,和蒙太奇的组接,那么长久所带来的流畅度也会大打折扣。

在两人来到农场时,为了营造出冒险刺激的游戏感,低沉的背景音乐中加入了似乎不易察觉的心跳声,有节奏的响声更能使得声画配合,相得益彰。

如果质疑者认为电影没能掀开战争背后的阶级层面,没能表现贵族与平民间战争来临时的不同境况,由此认为电影浮华于技术表面,那可能不太与这里指出一镜到底具体的得与失之间扯上太多关系。

顺便一提,在一战中,死伤惨重无法满足大规模进攻的需要,必然需要大量的男子参军,表兄弟、父子、邻居经常同时入伍,因此,募兵制最终被征兵制取代,大量中层的青年也因此没能幸免都参加到战争当中。也许,更深更真实的展现历史能让我们看到更多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优秀影片。

观众跟随镜头穿过战壕、无人区、农场、树林、断壁残垣的小镇、室内、河流……几种不同的场景。

《1917》摘得第77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奖。金球奖素有奥斯卡风向标之称。纵观近十年来奥斯卡提名或获奖的所有电影,战争题材的影片似乎从未缺席。

2009年的《拆弹部队》、2012年的《战马》2017年提名的《血战钢锯岭》、2018年提名的《敦刻尔克》、《至暗时刻》。

所有战争题材的电影尽管侧重点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反对战争、倡导和平。

《敦刻尔克》

艺术作为警醒人的角色,时时刻刻的敲响警钟避免悲剧再次上演。电影艺术也在时间中掌握着旧事重提的力量。布鲁诺是伟大幸福的,因为他深深相信着他的信仰,他愿意在烈火中死亡,但是他独立思考与在空气中摇摆的草不同。

人类的不幸在于他们陷入了一个莫比乌斯大网,一个永远也走不出来的怪圈。人们在里面前进、后退、碰壁、停留。重复每一次失败的纪元,并在每一个稳定质态的纪元间苟且偷生。甚至造神杀神,不知如何在三维空间里追寻真理。

我们会不断进步,确保下一次不是新纪元的开始。

一场战争是人性兽欲的集中展示,如果不跳出一种时代怪圈,安逸只会让随风倒的草更加摇摆,痛苦才能让人警醒。而警醒的人更明白,追求和平的力量绝对不是依靠暴力,因为暴力只能带来片刻的宁静。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