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题材能否挽救2020票房?

在《夺冠》(原中国女排》)点映高口碑势能下,在陈可辛后续运动影片《李娜》以及《中国乒乓》等影片的努力带动下,2020年是否会成为“中国运动电影元年”?“运动题材”是否会像去年“主旋律题材”一样来刺激非主流观影人群,提振年度票仓?

文|壹娱观察 杜威

编辑|冒诗阳

2020年,对于中国体育电影是重要一年。结合中国女排去年再斩获世界杯冠军,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浓烈的体育氛围催生着更多的体育电影诞生。

2019年国产影片基于多个题材创作均有里程碑突破,科幻题材的《流浪地球》,动画题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青春题材的《少年的你》,主旋律题材的《我和我的祖国》等。

较之以上国产“薄弱题材”,运动题材关注更低,影片制作量更少,口碑更差,票房成绩也更加惨不忍睹。全球热门的“Sports films”,在豆瓣和售票平台的详尽类型分类中很少有“运动”标签,这与国产运动题材长时间处于“空白期”有着重要关系。

2020年,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能够改善。在《夺冠》(原中国女排》)点映高口碑势能下,在陈可辛后续运动影片《李娜》以及《中国乒乓》等影片的努力带动下,2020年是否会成为“中国运动电影元年”?“运动题材”是否会像去年“主旋律题材”一样来刺激非主流观影人群,提振年度票仓?

不过前景尽管美好,国内运动题材的市场环境还相当严峻。国产运动题材目前处于怎样市场环境?一部优秀的运动题材电影需要具备哪些因素,在2020年“运动题材”影片的崛起有哪些必不可少的因素?

国产运动题材现状:无作品,无成绩,无理想

“献给为体育真精神而努力的战士们。”

1934年,中国运动电影首部代表之作《体育皇后》,片头中对于体育健儿有着这样的激励。

这部黑白无声电影,虽然剧情较为薄弱,但“时髦”的运动场景让当时观众大开眼界。更深刻的是,展现出国民对于长期以来积贫积弱,被动挨打局面的一次深远认知。令“体育强国”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运动电影”的魅力和意义也在于此。

在1952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引领下,上世纪60年代前后出现一大批运动电影,知名的有《女篮五号》,《冰上姐妹》《女跳水队员》等。改革开放后,又有《沙鸥》《球迷心窍》等运动电影问世。这些作品,受意识形态影响,虽然能够维持“运动电影”的活力,却一直无法在创作领域有更进一步突破。

此后,国产运动电影进入一个长时间的空窗期,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中国市场再次对运动电影做出新的尝试,《梦之队》《破冰》《12秒58》《买买提的2008》《大灌篮》等一系列围绕运动题材影片在这一时期出现。

而高数量的创作,却同样未诞生出一部代表作品。上述作品中,小成本的数字电影,电视电影是其主要创作形式。仅有《大灌篮》在周杰伦的名号下,获得1.13亿元票房。国产运动电影在中国首个奥运体育大纪事的背景下未能振兴。

时至今日,距离《体育皇后》上映86年过去了,中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事上屡获佳绩。虽然在主流运动赛事上长年的缺失,让国家在“体育强国”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在。却已早从“体育弱国”的阴影中走出。

相较于“主流体育赛事”的缺失,“主流体育电影”的丧失,更应该令人汗颜。直至今天,国产运动电影甚至还处于原地踏步状态。

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整理了国产运动票房榜前十作品,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在今日十亿数十亿频出的电影市场,国产运动电影最高票房是2015年的中美合拍片《极盗者》2.48亿元。过亿票房仅有5部,第十位仅有842万元票房。整体票房势能低至谷底。

口碑方面,仅有5部作品达到及格线,最高的是《激战》7.9分,最差的是《神奇》3分。整体评分低下。而且,以上作品中中外合拍片就有三部,中国香港影片4部,内地影片仅有3部,可见内地国产运动片创作欲望较低。

从上映时间来看,作品之间跨度很大,多是五年前制作作品。近三年作品仅有《我的拳王男友》《我是马布里》处于榜单末端。

虽然题材涉猎“单车、篮球、拳击、游泳、棒球”等等内容丰富,但除了《破风》《激战》等质量上乘之作,其余作品仅是将运动题材作为噱头,打造的喜剧电影,并没有深刻展现和诠释“体育精神”,并不是纯正“运动电影”。

究其运动题材在国内萎靡的原因,中国的体育制度相较北美那么健全和吸引力,让主动参与体育事业的人极其稀少。中国在主流体育赛事上的长时间缺失,未能带动全民体育氛围。知名大导对运动题材诚意创作和行业头部创作团队和公司集体缺失等等,让国产运动电影一直停滞不前。

可见原因有很多,但更重要的是为何要振兴运动电影?

为何要振兴运动电影?

1月13日,第92届奥斯卡提名名单揭晓,除一众热门纷纷入榜外。赛车运动题材电影《极速车王》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四项提名。“运动题材”电影一直奥斯卡奖的常青树。《纽约时报》曾评论,“没有运动电影,奥斯卡就像个丢了高跟鞋的女人。”

“运动题材”电影早在1931年就被奥斯卡所垂青,一部专门描写拳击手生活的影片《舐犊情深》获得奥斯卡四项提名,并拿到了原创剧本和最佳男主角奖。迄今为止,共有34部与运动题材有关的电影获得奥斯卡141项提名。其中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有3部运动电影。分别是1977年的《洛奇》,1982年的《烈火战车》,2005年的《百万美元宝贝》。

而且曾在2010~2012年中,更是上演连续三年有体育电影杀入奥斯卡最佳影片候选的盛况,这三部影片:《弱点》、《斗士》、《点球成金》也均是运动题材电影的丰碑。除了,励志、热血、冒险等元素,运动电影也会结合“传记”、“历史”等创作元素,这也是为什么“运动电影”会成为奥斯卡奖的宠儿。

北美经典运动电影从未间断,如《光荣之路》《追梦赤子心》《金钱本色》《甜心先生》等等。

除北美市场外,近年各国针对运动题材电影均有代表作品,如印度的《摔跤吧!爸爸》,俄罗斯的《绝杀慕尼黑》,日本的《恋爱回旋》《百元之恋》等,成为各国输出国际市场的重要影视题材。

由此可见,运动题材电影,在世界范围内一直都享有极高关注度,也拥有持续活力。而且相较“主旋律、剧情、历史、科幻”等意识形态较为严重的题材,运动题材更加“纯粹”,是文化输出有利题材。

2001年,香港电影《少林足球》不仅在国内获得成功,更是在国外赢得了广泛赞誉。时代周刊评选出的世界电影史最优秀的25部体育题材电影。亚洲电影共有两部上榜,分别为《印度往事》和《少林足球》。2011 《少林足球》还入选美国《时代周刊》“世界史上25部最佳体育电影” 。继而打开了周星驰通往国际舞台的大门,为后续《功夫》享誉世界打下了基础。

而具有代表性的运动题材电影热映后,往往会带动一个国家、地区对于体育文化一次全新认知。如《体育皇后》上映后,对于“体育强国”理念的深入人心。如《青春万岁》(1959年纪录片)中纪录了我国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的情况,表达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口号的落实。

1981年,《烈火战车》的热映激发了英国的全民体育狂潮,到了1984年第23届奥运会,英国累计获得了37块奖牌,这一成绩相较上届奥运会净增长16块。2019年《绝杀慕尼黑》以30亿卢布(折合人民币3亿元)成为俄罗斯票房影史冠军等等。

影视文化内容对于社会现象的影响渗透同样适用于“运动题材”,在国产运动电影整体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也会促进整体国民对于体育运动的新态度。

另一个最主要便是潜在的票仓市场。2017年印度运动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豪取13亿元票房,让业界看出了此类题材国内的潜在市场。2019年俄罗斯批片《绝杀慕尼黑》获得9181万元票房,虽然数字并不亮眼,却是国内俄罗斯电影第二票房。2020年,《夺冠》虽撤离春节档,但从点映的高口碑反响来看,后续上映之时,势必会掀起观影狂潮。

那么,好的运动题材电影又应该具备哪些因素?

好的运动电影应该具备哪些因素

运动电影虽然享誉北美,但也绝不代表所有运动电影都会大获成功。2018年聚集NBA巨星欧文、奥尼尔、雷吉·米勒的篮球运动电影《德鲁大叔》在北美票房、口碑双扑街时,北美电影界进行了一次对运动电影的反思。

北美著名体育媒体Bleacherreport称:“欧文最后一次系上耐克的镜头笑了,却让我们哭泣。影片让我们思考体育电影的本质。

综艺曾总结出好的运动电影都具备哪些因素,可供我们参考。

在北美业界首先有一个共识,成功的运动电影在故事内容创作方面,必须首先基于一个“弱者”。如《弱点》中的孤儿少年,《百万美元宝贝》中的30岁“颓废”女人,《冰球坏小子》中的呆蠢保安等等。

《综艺》杂志曾总结:“世界各地的观众之所以如此垂涎体育题材的电影,是因为人们喜欢看弱者战胜一切,弱者的成功给他们注入了希望,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媒体主导的世界,媒体通常只会关注富有和成功的运动员,而这些人离他们太过遥远,而无法产生共鸣。”

而且在故事中必须要有一个“成功的”、“有素质”的反派,这个反派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反派,并不是邪恶的代表,甚至所有人都尊敬他,但所有人都希望他能够失败。亦如,现实中NBA的“勇士队”,NFL中的“爱国者队”,这之间并不是单纯的善恶之争,而是对立力量之间的较量,所有成功运动电影都应该具备这个“经典反派”。

还需要节奏分明的剪辑手法,以提升观感。相较其他题材电影,运动电影更加紧张、刺激,节奏也更加明快。需要有降格镜头展现出频率感,速度感。让观众持续保持高度紧张感。而在重要镜头中就需要升格镜头慢放,展现出力量感和疼痛感。

对这一手法运用最独到的就是《洛奇》,当主人公在费城广场晨跑锻炼,展现决心时,振奋人心的音乐配合明快的剪辑让观众恨不得从椅子上跃起。而在最终对决中,大量的慢放镜头,让“汗水和血水飞溅”,拳头到皮肤的打击感,让观众再次体会到运动的残酷。让整体观影体验张弛有度。

其次,就是老生常谈的主演形象和契合度问题。大部分不成功的运动电影,一大重要原因就是“主演”丝毫不值得你信任,你完全不相信他热爱运动,他最后能完成逆袭。蔡徐坤能靠篮球“破圈”也是基于此。影视作品中,《摔跤吧!爸爸》中的阿米尔·汗和国产运动电影《神奇》中的黄晓明。成为最经典的正反案例。

然后就需要国内顶级制作团队的诚意创作,在上文国产运动片票房前十中,获得较高票房和口碑的便是林超贤打造的《破风》和《激战》,而对标以上创作元素,我们会发现这两部电影都具备。运动电影作为类型片的一种,港台导演也更为见长,在上述片单中,林超贤独占两席,港台导演占六席。

而今年的国产头部运动电影,《夺冠》《李娜》将由香港导演陈可辛打造,而且影片中还将“运动题材”和人物传记以及主旋律相结合,创作出最适合当下中国市场的运动电影,这些信号显示出中国运动类型电影将在2020年崛起的势头。

中国运动电影崛起应势而行

2019年1月4日,体育总局发布《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文件,目标到2020年全国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根据《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体育产业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增加值预计超过1万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预计超过1%,到202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超2%。这也说明在政策的支持带动下,未来中国体育服务业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据《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在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体育产业价值不断壮大。相伴随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运动题材”电影也必将在2020年取得质的发展。

此外,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狂欢盛典氛围下,无疑将观众的运动情绪推向高潮。

除了陈可辛的《夺冠》,后续上映的《李娜》,在今年还有需要值得关注的运动电影,如《中国乒乓》,周杰伦、萧敬腾参演的《靠谱兄弟》,李安的全新力作《马尼拉之战》,周青元执导的《起跑》等等。

今年还有很多可催生出的运动题材电影,如配合奥运会进行的《中国跳水》《中国体操》《中国射击》等。围绕英雄联盟S赛连续两年中国赛区夺得冠军的背景,产生出《中国电竞》《荣耀电竞》等等。如结合真实体育故事,而催生的“小人物逆袭”励志电影等等。

2019年,凭借“主旋律”影片在国庆档的奇迹发挥,调动起“非主流观影人群(小镇青年、男性观众、40岁以上观众)”让档期票房提振133%,净增长25.52亿元,成为去年票仓能够提振的最重要原因,也让主旋律题材电影进入2.0创作时代。

可70年国庆的机遇不可多求,而且从去年各项数据我们已经得知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速已经持续放缓,各大黄金档期的停滞不前也为未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步入2020年,“运动题材”电影就需要承担起“破圈”非主流观影人群市场的责任,成为年度票仓提振的关键题材作品。

无论如何,国产运动电影将在2020年开启全新面貌,成为国产运动电影元年。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