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家庭财富报告:财富增速放缓急需资产配置

在当今经济大背景下,想要在投资中获取收益,提升金融素养是必要前提。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Holly

前阵子,经济日报社发布《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9》。

这份报告意义非比寻常。

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起这份报告,将报告中所描述的情况对号入座,检视自己家庭资产配置的不足之处。

相比于2018年发布的调查报告,2019报告的侧重点也有微妙的变化。

2019年的报告,在小标题中并未强调家庭人均财富增长的速度(2018年超14%,2019年不到8%)。

房地产方面,2018年的表述更为中性,小标题为“房产净值占比近七成”。而2019年关于房产的表述有更强的倾向性,小标题为“房产形成挤出效应”。这也符合房产调控趋严的基调。

关于金融投资的表述,2018年的报告与2019年的报告均提到“金融资产结构单一”。

关于投资风格的表述,2018年的报告“预防性储蓄需求较强”、“家庭负债观念稳健”两部分内容强调了我国居民投资观念的稳健性,而2019年的报告的小标题并未突出我国居民投资风格的稳健性,而是强调“金融投资存在群体差异”。

除小标题外,报告全文还包含了许多十分有用的信息,笔者在反复阅读2019年报告原文后,体会深刻,在此将感悟和启示分享给大家。

(本文全文非引用部分,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定基调关键词:增速放缓、房产调控、资产配置

笔者先为大家梳理下报告开头。

2018年我国家庭人均财产为208883元,比2017年的194332元增长了7.49%,增长速度高于人均GDP增速(6.1%)。

2018年我国家庭人均财产首次突破20万元,同比增速为7.49%。——经济日报,《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9》

增速虽与去年14.94%的增速相比有所下降,但整体高于GDP增速(6.1%)。

而居民财富增长速度,与居民理财市场发展相关性较强。

财富管理行业的艰难现状,除监管趋严所致外,与居民财富增速的放缓也并非没有联系。

但居民财富增速整体高于GDP增速(6.1%),这体现了相对于多数行业,居民理财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

资产配置、财富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密切联系。房产占比偏高、金融资产结构单一、较高的预防性储蓄等都与扩大内需背道而驰,导致国内需求增长乏力。单一的资产结构更加难以抵御资产风险,不利于居民财产稳定增长。较大的财富差距对劳动供给、生产投资也有不利影响。鉴于此,需要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切实改变资产配置不合理、财富差距加大的现状,转变居民的投资预期、缩小财富差距。——经济日报,《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9》

这一段包含大量信息点,与财富管理有关系的,总结起来有三点:

1、目标:扩内需、转变资产配置不合理的现状、转变居民投资预期

2、阻碍:房产占比高、储蓄占比高、资产结构太单一

开篇定基调,梳理完报告开头后,只需要记住三个关键词:增速放缓,居民财富增速在放缓,但高于GDP增速;房产调控,房产占比过高十分影响扩内需;资产配置,单一的资产结构难以抗风险,急需合理的资产配置(保险、理财产品等)。

(关键词为笔者自己总结,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为方便读者记忆,关键词并非从原文摘录,而是自己编写)

房产:切莫盲目预期房价还能一直涨

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房产净值占家庭人均财富的比例,超过70%,达到71.35%。

在2018年的报告中,我国2017年城镇居民家庭房产净值占比为69.7%。

房产造成的中国居民资产配置的畸形状态已经十分严重了,而这一畸形状态仍在缓慢地愈演愈烈。(相对于2018年全国人均家庭财产7.49%的增速而言,房产净值增速接近10.3%)

2019年报告就用“房产形成‘挤出’效应”这一小标题,强调了这个畸形现象。

这种畸形现象主要由于,中国人的财富增长91%源于房产,惯性依赖导致中国人对房产的迷信十分严重。

毕竟房地产市场稳步涨了那么多年,而金融市场大起大落,大家有这种预期情有可原。

因而,转变预期、破除房产迷信十分重要。

人均财富增长的来源表明,房产净值增长是全国家庭人均财富增长的重要因素,房产净值增长额占家庭人均财富增长额的91%。

近年来,住房价格处于持续增长态势,从调查数据来看,房产净值也在不断增长,这使得居民家庭形成了房价持续上涨的预期。尽管这种预期具有一定盲目性,但居民家庭的投资决策仍主要建立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与房地产市场相反,金融市场具有较强波动性,这影响了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选择,使其更倾向于房产投资。——经济日报,《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9》

本报告,已经明确指出了房价持续上涨的预期具有一定盲目性。

此外,关于居民家庭房产持有数量的相关数据也十分有意思。

调查数据显示,93.03%的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占比为3.82%,没有住房的家庭仅占3.14%。全国家庭平均自有住房套数为1.02套,即每个家庭平均拥有1套住房。——经济日报,《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9》

如果您家有两套房子,那恭喜您,您已经踏入了全国前3.82%的行列。

保险:储蓄不如买保险

报告中提到,我国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分布依然集中于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占比高达88%,接近九成。

而在有数据可查的35个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仅有8个国家的存款和现金占家庭金融资产比例超过了50%。

这意味着,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投资,还有极大的潜力。

报告这样解释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

较高的预防性需求,推高了储蓄比例,降低了其他金融资产的投资份额。从调查结果来看,全国家庭储蓄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应付突发事件及医疗支出”占48.19%,“为养老做准备”占36.78%,“为子女教育做准备”占23.97%,“其他原因”占20.57%,“不愿承担投资风险”占13.82%。——经济日报,《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9》

因不愿承担投资风险而选择高储蓄的人,占比仅有13.82%。

居民选择高储蓄的主要原因是,应对突发事件、应对医疗支出、养老、子女教育等。

而高储蓄,真的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应对“家里顶梁柱离世”这类的突发事件,多存钱远远不如买人寿保险。

而对于养老支出,储蓄的收益率未必能赶上通货膨胀的速度,等到几十年后开始用钱的时候,年轻时候辛辛苦苦存的钱,购买力早已大不如前。

至于子女教育,也面临着同样的通货膨胀的问题。

而保险,不仅能比储蓄更好地解决养老(商业养老保险)、子女教育(子女教育金)等问题,还更加符合中国居民的风险偏好。

5.57%的家庭能够承受投资本金50%以上的亏损,8.66%的家庭能够承受本金20%至50%的亏损,21.01%的家庭能够承受本金10%以内的亏损,多达64.76%的家庭不能承受本金亏损,这说明超过六成家庭投资行为属于极度风险厌恶型。——经济日报,《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9》

结语:投资理财天然与学习相连结

我国居民财富增值速度,正在明显放缓。增速放缓的同时,畸形的结构也令人担忧。

所有资产中房产占比超7成,金融资产中,储蓄超9成。

如此糟糕的资产配置结构,与我国居民不成熟的投资理念关系密切。

调查结果显示,金融素养较低的家庭更可能面临较高的投资风险,因而选择远离金融投资。高收入、高学历群体通常具有较高金融素养,更为了解相关的金融知识、信息,加之其拥有较高收入和资产,可以在满足房产和预防性需求基础上投资金融资产,因而资产内容更加丰富,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作出投资决策,并从中获取收益。——经济日报,《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9》

想要在投资中获取收益,提升金融素养是必要前提。

来源:顾问云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