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药】30岁到来之前,这届90后已经开始老了

初老者,宜服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读药』是界面文化每周推送的固定栏目,专为读者定制解决人生疑难杂症的文化药方。每周,我们会选取读者提供的“病情”,针对一种“病症”推荐适用的书籍、影视、音乐、文艺活动等,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美好。想寻医问药吗?欢迎进入“读药信箱”给我们写信,聊聊你的疑难杂症。

本期读药,我们想与大家聊聊“初老症”。

在父母辈看来,如今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动不动就说自己“老了”只是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表现。不过,90后们体会到的衰老却并非空穴来风。细究起来,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离开或准备离开校园,正陆陆续续步入职场,最“老”的一批90后离“奔三”仅有一步之遥。单纯从年龄上看,90后仍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但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他们的“未老先衰”都有迹可循。

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是熬不动夜了。以往学生时代为了赶论文、刷剧、打游戏,连着通宵不睡好几天都不成问题,而如今,哪怕只是比平时晚睡两三个小时,第二天都会精神萎靡不振,恨不得请病假睡上一整天才能有所缓和。除此之外,90后的初老症状还有很多:

  • 记性越来越差,常常想不起来上一秒打算干什么,新接到的工作任务必须马上记下来,否则会自动消失在脑海里。
  • 控制体重的能力消失了。只要坐下来,小腹就有一摊肉。稍微有几顿没管住嘴就立刻发胖,但想减掉一斤肉却比登天还难。
  • 开始研究各种保养品和养生之道,办公室的桌面上不分四季总放着一个保温杯,抽屉里早就备好了常用的几款药。
  • 越来越喜欢怀旧,常常听不懂时下的流行语,但也懒得跟风,甚至也懒得结交新朋友。
  • ……

尽管不愿意面对,但年龄的增长的确会体现在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慢慢积累到今天,90后们也终于意识到,老本吃得差不多了。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初老症”有得治吗?如何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尽量老得慢一点?下面推荐的几本书从不同角度出发,为现代人提供了保持健康与活力的诸多秘诀,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皮肤的秘密》

[德]耶尔•阿德勒 著 / [德]卡提雅•史匹哲 绘  刘立 译
东方出版社 2019-02

人们对衰老的恐惧往往从最表面的皮肤开始。脸上的皱纹、色斑,肌肤的粗糙与松弛,都在提醒我们关注年龄的变化。为了让皮肤的衰老变得缓慢,人们不惜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去维护皮肤,市面上各种抗衰老神器也应运而生。从化妆品牌推出的防晒、精华、眼霜、肌底液等高级护肤品,到肉毒杆菌和透明质酸等医美宠儿,几乎每个年龄层的人都被安利过不止一套看似科学的护理流程或美容秘方。然而,这一系列摧枯拉朽的攻势在德国著名皮肤专家耶尔·阿德勒博士看来,都属于对皮肤的过度清洁保养,它们离伤害身体仅有一步之遥,如不加以正视,可能带来比皮肤老化更加严重的后果。

在《皮肤的秘密》一书中,阿德勒博士针对大众关心的皮肤保养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科普。除了关于美白防晒、祛斑去皱、医学美容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外,阿德勒博士也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简单又实用的日常护理小窍门,帮助人们实现从内到外的自我修复,并学会通过皮肤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不合理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他提醒人们,要是真心想对皮肤好,就不要为它做得太多,因为它完全可以照顾好自己。从这点上讲,本书中的内容不仅具有专业性和指导意义,也体现了皮肤自身的魔力。

《李小龙健身法》

[美] 李小龙 / [美] 约翰·里特 编著  温戈 / 杨娟 译
后浪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9-04

作为中国功夫的代表人物,李小龙矫健的身姿和力道十足的拳法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米七的身高并不突出,却没有影响他训练自己成为一名伟大的武术技击家和世界武道的变革先驱者,他的超凡形体更是被无数人奉为健美的典范。然而,后人在研究时,多将关注点放在了李小龙的格斗理念和战术上,却对他塑造形体的确切方法和手段缺乏认知。

所幸,在李小龙逝世25年之后,他的遗孀琳达·李·卡德维尔将其个人笔记、文章、读书笔记、日记等一一公示,为李小龙不为人知的自我修炼之道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本书中梳理的健身训练方案即是作者约翰·里特在参考了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对李小龙生前长达10年之久的训练进行考证后编写而成的。书中涉及李小龙在肌肉、力量、柔韧性等方面的训练计划,也有针对腹部、胸部、腿部等身体特定部位的专项训练,除此之外,书中还写到了李小龙日常的营养饮食安排。

正如李小龙所说,任何正常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他通过武术传达的“肢体表达的艺术”,旨在强调整体的健康体魄和平衡的美,而非单纯追求肌肉块的发展。因此,无论是武术爱好者还是渴望塑造健美身形、保持良好状态的普通人,都可以借鉴书中的训练方法,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大脑健身房》

[瑞典] 安德斯·汉森 著  张雪莹 译
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9-06

想要塑造健美的身材,就去健身房锻炼;想要培养灵活、发达的大脑,就去做智力游戏、记忆练习和数独等开动脑筋的活动——听起来,这似乎合情合理,但这种锻炼大脑的方式真的有效吗?在《大脑健身房》一书中,瑞典内科医生和精神病学专家安德斯·汉森通过分析现今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在增加大脑功能方面,锻炼身体才是最有效的训练方式。通过身体活动,人们不仅可以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抗压力,甚至还能提升智力水平。而对于一些特殊的大脑功能,力量训练可能是唯一的改善途径。

如今许多年轻人都面临焦虑、压力大、专注力下降、抑郁、记忆力衰退等问题,但这并不完全是现代生活节奏或社会环境的改变造成的。从人体自身的角度看,今天人们与数百万年前的人类祖先相比,大脑结构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身体上的运动量却大大减少了,这也使得大脑因缺乏锻炼而更早地暴露出诸多问题。在书中,安德斯·汉森详细地为读者阐述了运动对每种常见问题产生的影响及其中的机制,并针对每种问题提供了实用的训练建议,包括训练的种类、时间和频率。其中不少案例来自村上春树、马克·扎克伯格、查尔斯·达尔文、莫扎特等名人的经验,为本书增添了阅读的趣味。

《瑞典人为什么不知疲倦》

[韩] 朴玟宣 著  施健 译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4

一直以来,瑞典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国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优美的自然环境、平等的社会氛围、健全的福利制度……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似乎总是轻松愉悦,不知疲倦,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瑞典人的确在健康长寿方面保持领先地位。来自韩国的朴玟宣医生是抗衰老领域的专家,二十多年前,她前往瑞典学习,有幸获得了近距离、长时间接触瑞典人的机会。在相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瑞典人的好体力和饱满的精神状态令朴玟宣深感叹服,这些经历让她开始思考瑞典人在饮食习惯、工作、生活以及心态等诸多方面的独到之处,并写下了《瑞典人为什么不知疲倦》一书,帮助更多渴望消除日常疲劳感的人们进行自我改善。

许多人会认为,瑞典人的健康秘诀只适用于在瑞典生活的人,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瑞典、韩国,还是中国,人们的主要压力来源,诸如考试、过劳、人际纠葛等,并无本质区别。在朴玟宣看来,瑞典人之所以不知疲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处理压力时更加客观、包容的心态。另一方面,他们热爱户外活动、追求自然饮食的习惯也为缓解日常疲劳和预防疾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如今很多在职场打拼,总感到无论怎么休息也休息不够的人们,这本书中倡导的瑞典式健康生活秘诀或许可以提供解决之道。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