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帽“欺骗”,安慰剂真可以治病?

目前存在的安慰剂研究,多是针对功能性疾病而言。对于器质性疾病,尚未发现有安慰剂能有显著疗效。

文|知社学术圈

曾经人们将安慰剂效应视为一种心理假象,认为安慰剂能生效,完全依赖于对患者的欺骗。但近来的研究表明,即便明确告知患者其服用的是安慰剂,依然能够诱发安慰剂效果,产生疗效。

"信则有,不信则无" 的安慰剂

关于安慰剂效应,有许多著名的临床案例。二战时,在一场意大利南部海滩的战斗中,美军方面的镇痛剂很快便用了个精光。面对不断增加的伤患,束手无策的军医H. K. Beecher只能让护士给他们注射生理盐水,并欺骗他们说这里面加了强力镇痛剂。但是奇迹出现了,相当多的士兵在注射了生理盐水之后,疼痛竟然真的得到了缓解。

战争结束后,Beecher进行了一系列关于药物疗效的研究,并在1955年的一篇论文里, 详细描述了数十个常规药物的效果实际上是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开始逐渐被学界重视。

最初,医学界认为安慰剂效应只是在心理层面起作用,仅仅只是对人们的主观感受有一定影响,但不会真实地改变生理上的指标。但后来的研究却逐渐证明,大脑的神经元活动和人们身体内的免疫系统有着一些很密切的关联。

图片来源:Javier Zarracina/Vox

其中最直接的证据之一,就是在胸腺和骨髓中都发现了有神经递质的受体。虽然大脑内部的活动具体是如何影响人体免疫活动的还不甚清楚,但是这无疑给安慰剂的疗效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论证。一些关于疼痛状态的神经影像学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表明安慰剂的镇痛实际上与大脑的特定区域和相关的神经递质的客观变化相关。

明知是糖丸,也能治好病

不过,人们向来认为,安慰剂的使用违背了患者的知情权,是一种欺骗性治疗。但只有通过这种欺骗性手段,才能保证安慰剂的治疗效果。所以违反了医疗伦理规范的安慰剂一直不得进入临床治疗。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界通常采取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来测试药物的真实疗效。在该实验里,医患双方都不知道哪些病人是服用了有效药物,哪些病人是服用了安慰剂。但在最近的一些研究里,一些学者开始尝试非盲安慰剂治疗(open-label placebo, OLP)对患者的效用。也即是说,医生将明确告知患者他服用的药物是安慰剂。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种非盲安慰剂竟然同样能够产生疗效,并且疗效不逊于欺骗性使用的安慰剂。

去年,一些学者发表了关于非盲安慰剂对癌症相关疲劳(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疗效的研究成果。CRF是一种由癌症或癌症治疗所引起的、干扰机体正常功能并持续作用的主观疲劳感。目前用于CRF的药理学治疗并不显著优于安慰剂比较物,并且通常具有相当大的副作用。

在这项研究当中,研究人员将与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治疗(Treatment As Usual, TAU组),一组接受非盲安慰剂治疗(OLP组)。而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服用OLP的参与者在疲劳严重程度(对照FSI)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就疗效而言,OLP组中有76%的评分高于TAU组的平均值,且OLP组并无任何不良事件和副作用发生。此外,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即使在停止使用安慰剂后,OLP的效果也仍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成果,它表明OLP可能成为一种治疗CRF的有益疗法,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非盲安慰剂在缓释灼痛方面的效用。该研究也进一步讨论了:对于非盲安慰剂的使用而言,进行关于安慰剂的疗效教育的必要性。受到灼伤的被试被分为四组,分别是:不治疗组(NT)、使用非盲安慰剂,但不进行疗效教育(OPR-)、使用非盲安慰剂,且进行疗效教育(OPR+)、欺骗性使用安慰剂(DP)。除NT组外,其他三组被试均在患处外服安慰剂乳膏。研究结果表明,OPR+组和DP组的患者疼痛均有缓解,且两组之间的缓解程度并无明显差别。

研究表明,在对患者进行疗效教育之后,非盲安慰剂的疗效可能并不逊于欺骗性使用的安慰剂。这无疑是非盲安慰剂疗效的又一佐证。同时也证明了针对安慰剂疗效进行教育说服的重要性。

还有一项研究,是关于非盲安慰剂在慢性腰痛 (low back pain, LBP)方面的疗效的。LBP是全球最常见的职业病,在美国,它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三,造成的残疾比其他疾病都多。但是,一些常规的LBP临床治疗实际上却并不优于安慰剂对照组,或者仅增加边际疗效。

与前几项研究类似,该研究也将慢性腰痛患者分为TAU组和OLP组。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OLP组在缓解疼痛、减少残疾率方面均优于TAU组。而如果将TAU组患者转为OLP组,也观察到其疼痛水平和残疾率所出现的下降。

安慰剂效应与临床治疗

虽然关于非盲安慰剂的研究已经陆续开始出现,但是就整体而言,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是相当欠缺。例如,为何非盲安慰剂具有疗效,学界就无法合理解释。按照以往人们对安慰剂的理解,安慰剂的效用建立在患者对病情好转的期待之上,而要使患者产生这种期待,又必须欺骗他是在接受“有效治疗”。如今非盲安慰剂的研究结果,令研究人员平添困惑。

马里兰大学的医生阿娜·科洛卡(Luana Colloca)认为,病人可能会在潜意识里期待身体好转。她说,“病人可能不相信这些药真的有用,但他们仍会不自觉地期待它起效。”她认为,“生病吃药就会好”被当作一个天然的因果关系,牢牢地刻写在了患者的意识里。科洛卡曾做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患者亲眼看到吗啡注入身体,那么吗啡的镇痛效果会来得更快、更强。这样的研究似乎支持着科洛卡的观点。

目前存在的安慰剂研究,多是针对功能性疾病而言。对于器质性疾病,尚未发现有安慰剂能有显著疗效。许多学者据此认为,安慰剂改变的是我们对症状的体验,而不是症状背后的根源。非盲安慰剂的研究不仅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安慰剂的治疗价值,也客观上打破了安慰剂在临床治疗中的使用限制,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非盲安慰剂带来的启示还不仅仅局限于药丸。临床治疗的许多方面都可以借鉴安慰疗法的治疗方式,比如注重为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