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黑镜》不黑了,还是我们不再相信美好?

可以预料的反转、舒缓的节奏,就像海浪一样掏空了《黑镜》铁粉口碑的堤坝。

文|波波夫科技

“如果科技是毒品——确实感觉像毒品——那么它的副作用到底是什么呢?我编剧的电视剧《黑镜》就要讨论这个领域——愉快与不安之间。标题《黑镜》是你在每面墙、每张桌子、每只手掌间都能找到的东西:电视、显示器、智能手机,一旦关闭屏幕,就像黑色的镜子一样,使人感到冷冽、畏惧。”

几年前,对于《黑镜》一名的由来,编剧查理·布鲁克做了如是解释。查理一手缔造了这部科幻连续剧的巅峰——那是在第一季的第一集,为了挽救人质,一位首相被迫和猪发生了关系,而且通过电视直播向全世界广而告之。这仍是迄今为止该剧在IMDB上评分最高的一集。

人们总是喜欢突如其来的重口味,但这样惊悚、黑色、夸张的剧情架设,在《黑镜》第五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预料的反转、舒缓的节奏,就像海浪一样掏空了《黑镜》铁粉口碑的堤坝。

这也是任何一部小众剧走向大众必然付出的代价,它需要向后退,一直退到多数人可以接受的程度,无论是智力、还是情感上,编剧都在竭力扫清观众的观赏障碍。

同样是讲述绑架,第五季第二集《碎片》的剧情十分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以至于这段故事里的人与事,几乎可以不假思索地在现实生活中一一找到对应物,网约车公司、社交网络、大公司病、低头族。

男主一年前因为在驾车中看了一眼手机上的社交软件“碎片”而酿成车祸,失去了未婚妻。自那以后,他陷入自责。后来,他以网约车司机身份做掩护,盘旋在碎片公司办公楼附近——他想绑架“碎片”的员工。

但这并不是一个关于报复的故事,而是关于失控的故事。

当男主接通了碎片老板电话时,更像是在教堂里呢喃的一段忏悔:“是我,我在开车,错在我。我没有告诉别人这件事的秘密,但我想告诉你,如果我能让你听我讲几句的话。我听说你们设计碎片就是为了让人上瘾。现在我想给你一条用户反馈,或许你们在下一次迭代时可以考虑进去,别太让人上瘾了。”

车祸前,男主无法控制自己对碎片的沉溺,车祸后,男主又无法从丧妻之痛中走出。他隐瞒了车祸的真实原因,他只是想找一个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但也刺激了电话那一头的硅谷奇才比尔大吐苦水:

“不应该是这样的,我对天发誓,我们整个平台一开始是想那样的,但最后变成这样了。我是说,它是逐渐变成那样的。他们说你得不断优化以便让人们保持互动,就像是可卡因,就像是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我创立了这家公司,但我无法阻止后来的事情发生。我现在就好像名义上的负责人。说实话,我本打算两天后结束这次清休后就辞职。”

剧中的每一个人,都像比尔一样无辜和无力,被自己的发明裹挟着、跌跌撞撞地向前行。男主在绑架时甚至也无法克制自己刷“碎片”的冲动,比尔也并没有因为这件突发的员工绑架案而有所顿悟。唯一的反转是,最后一刻,碎片实习生临下车前,本想从男主手中夺枪阻止其自杀,反而被外围的狙击手误会一枪击毙男主。这是本剧唯一一处意料之外的反转。

故事就这样在枪声中结束,然后一切如常,那个著名的网约车司机男主很快会被遗忘。

《黑镜》第五季依然像一把手术刀一样,锋利地在社会这俱躯体上片出了一个横截面,它暴露了我们的软弱与坚强、残酷与不忍,剧情贴地飞行般的逼真写实,虽然少了天马行空的洒脱,但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它把当下当作未来,没有比这更让人感到冷冽、畏惧。

《黑镜》并未变得平庸,只是我们不再相信美好之事还会发生。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