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浮世:让你潜入海底,真能静下来吗?

那片海水,打开现代社会人的麻木感官,滤掉商业物质的干扰,极大地包容着人类的经济破坏,并提供一个真空般的平行世界,而目前,经济手段又是它们的最佳解救钥匙。

那片海水,打开现代社会人的麻木感官,滤掉商业物质的干扰,极大地包容着人类的经济破坏,并提供一个真空般的平行世界,而目前,经济手段又是它们的最佳解救钥匙。

一面逃避商业社会投向自然怀抱,一面又用商业社会的规则拯救自然,速食消费时代,人们是否也习惯既定选项,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暂别尘世,潜入深海——潜水,探寻现代商业社会外的一片净土

玩过攀岩、跳伞、漂流,户外极限运动死忠粉钟峪,终于在去年做了和她“深海太太”身份相称的事情——扑通跳入海水、到海底去静静。

这实在不正常,钟峪可是出了名的潇洒,什么都不怕,就怕不够刺激、不够自由。早在1999年,她就成为国内第一个登顶香格里拉哈巴雪山(最高峰海拔5396米)的女性,那个年代大伙儿忙着下海挣钱的,当时在地理杂志社工作的她却“学会了另一个视角去看世界”,顺理成章地开始专职用“玩”去认识和感悟自然。

“深海先生”何伟则名副其实,20年前已经被朋友带着在法国体验了人生第一潜。2002年回深圳之后,他把假期全泡在世界各地的海里。3年前,四十多岁的他突然从干了十年的国际建筑设计公司辞掉总经理、法人职务,变身专业水肺潜水教练。

找回物种间的亲近与真实感

“潜到海里到底是什么感觉呀?”

上门拜访的两个年轻人还没有潜过水,好奇海里的一切。潜水教练何伟开门迎客。正是6月中旬,国际海洋日的活动刚过,离下一次出门远游还有几天,他和妻子钟峪尚在深圳,得空可以坐在家里与来访者聊聊。

一位女潜水员正在海里放松地与鱼共游。受访者何伟(“深海漫游”)供图

何伟家的客厅连着阳台,阳台有风,风吹到夫妻俩小麦色的皮肤。他们习惯光着脚踩在地板砖上,五公里外深圳湾红树林海滩的潮湿似乎触手可及。何伟的圈内昵称“深海漫游”(简称“深海”),此刻也成为氛围的一部分。

毕竟仍在陆上城市闹区,这里是距离深圳南山区白石洲地铁站百来米的高层住宅楼里,楼下有人在施工,不时传来重物撞击的噪音,“深海”和钟峪的答案便更像是描述另一个星球的故事。

为了听起来清楚一些,我们还是继续叫他们深海先生与深海太太。

“你是失重的,潜水设备和压重铅块的负重感没有了,潜水衣束缚感消失了,人漂浮在海水中间,呼吸顺畅,不上不下,倒着也好,平着也好,不需要你费力。周围的世界随着浪晃动,再看看水下的生物,鱼、珊瑚,视觉、身体一切都非常奇妙。”深海先生先开口,他算是最早疯狂爱上这项运动的中国内地人士之一。1995年,在法国留学几年并参加工作的深海先生,被带着在地中海体验了第一次潜水。

深海太太潜水才一年,已经为海水中物种间的亲近与真实感着迷不已:“海水中,大大小小的海鱼、海龟、海草都在你身边,你能看到动物的肌理,下到海底你就是其中的一员,能融入进去。”她说陆地上,去到保护得最好的自然保护区,人还是人,动物还是动物。无处不在的现代文明意识、概念以及便利的中介,弱化了这种可能——“你进到海洋中,跟坐船在海面完全是两个概念,在海洋中亲眼看到生物,跟你看图册看视频又是两个概念。”她是十多年经验的国际环保NGO专职人员、“SEE·TNC”生态奖获得者、2005-2009连续四年担纲国际专业环保机构在喜马拉雅-亚洲水塔冰川消融野外考察领队,常年在现代与自然的环境中切换。

“陆地上的动物见到人,会警觉地躲开;在海底,可能那些生物没怎么见过人,你还是能和鱼、珊瑚很融洽地相处,在不惊动它们的情况下看看,有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而且海洋生物比陆地丰富太多了,也很漂亮。”深海夫妇的朋友“四海一”女士2011年开始潜水,亦有同感。

海洋深处,动物不会像陆地那样慌张躲闪人类,它们舒展着。(蔻蔻梁 摄)

论感官被海洋安宁开发的身体占比,视深海先生为潜水导师兼好友的“沙子”,能在参与这场潜水漫谈的人中排第一名。

沙子学法律出身,2012年10月去菲律宾初学潜水之前,除了旅游基本零运动,是标准“现代城市人一枚”:工作靠脑子和嘴,想问题、谈问题,剩余的休闲时间则看电影、听音乐、上网、享受美食、和朋友逛街等。身材不瘦的她不太喜欢动,即使旅游出门,也不过是换个地方坐车、坐飞机、坐电梯、看美景吃美食、拍照发照……沙子对那样的生活概况为:“我原来觉得头部以下基本可以不用了,玩的东西都是脖子以上。

现在,沙子喜欢船宿,住在船上,开到离海岸、离人群很远的地方安安静静潜水。

“你联通了世界却不发声”

“潜到海里到底是什么感觉呀?”

两个年轻人又问了一遍,想知道海里的安静有什么特别之处。

“安静,安静到可以听见自己气泡的声音”深海太太出神地望着阳台外说。

“安静到听到螃蟹在水下吐泡泡的声音,听到它们在海底、在珊瑚群里走的声音。”深海先生也开始回想,“海里面,你的每个细胞都可以去感受,珊瑚、鱼类、水流、海底峭壁,都给你都能带来很大的冲击,带来愉悦感。”

深海、沙子、四海一等一众朋友,喜欢去“人非常少的地方”潜水。沙子说,那些地方远离城市,很原生态,空气环境非常好,有陆地上看不到的小鱼、美丽的珊瑚。从来喜静不喜动的她,惊异自己有喜欢户外运动的一天。

“大海其实就像母亲的子宫,当你被水包围时是很亲切的。”五十出头的深海先生,像个孩子描述对潜水的感情,“当然,我们都不记得在母亲子宫里的感觉了。”

潜水员通常结伴徜徉海水怀抱(蔻蔻梁 摄)

这番感性表达,两位听故事的年轻人乐意听,觉得真实,觉得比最近人们通过社交网络晒出的母亲节、父亲节宣言、祝福,更打动人。

原因大概如爱好潜水的知名摄影师白小刺这几天的吐槽:现在的互联网是一个信息泥潭,绝大多数上网的人不再撰写原创内容,不再输出自己的想法,只是热衷于各种转发,内容提供商变成了各种公关公司、段子手、利益相关方,后者负责制造内容,等待习惯怠惰的人们不经思考、病毒式传播。

明明联通了世界,但发出的声音传递不出一箭之遥。”白小刺为陆上看似高度繁荣的文明社会叹息。

“人应该回到水里去。”深海先生说,“当你下去以后,陆地上的噪音基本都消失了,大量已经被吸收了。处在一个很安静的状态,身心会得到很大程度地放松。尤其是夜潜,更加安静。”

鱼群穿梭在珊瑚之间((蔻蔻梁 摄)

那样的安静与放松是怎样呢?“把你公司那间讨厌的会议室想象成海水,那不管你们老板为业绩不佳还是股票下跌咆哮,任他摔桌子摔烟灰缸,你都露出八颗牙保持微笑,你什么也听不到,他那烦人的脸和催促全都溶解在水里,你继续微笑着看他发怒。”一个年轻人想问是这样吗?

深海没回答,带着好奇的他们倒数30秒,潜入蓝色海洋的想象中。

30、29、28,他们摇晃在海洋上,再看一眼,各种装备都已经准备好,调节器、空气瓶、蛙鞋、湿衣……浮力装置也调整好了。

27、26、25,他们和潜伴对时间、检查潜水电脑表,调整指北针、记录参照方位。

10、9、8,他们坐在船帮,只待向后仰面入水。哗的一声,他们跳入水中。

他们开始下潜,贴身的湿衣被海水包裹。

一开始和掉入泳池深水区没什么区别,但现在,他们继续下潜,光线将要变暗,陆上的一切将要消失在他们眼前、耳边——

早上6点半响了3遍却叫不醒他们的闹铃消失了;

路上堵车抢道扯皮争吵说“还不快点迟到了啊”的声音迟到了;

手机里不停告诉他们有电话进来,有短信、微信、QQ留言、有微博、邮件回复的提示音消失了;

老板、老师责问他们到底有没有努力的声音消失了;

对客户对嘉宾对所有因为工作挣钱而不得不小面相迎的恭维声消失了;

电视里收音机里喊他们买房子买车子买家具买电脑买本季所有最新款的广告声消失了;

机场里第二次取消他们的航班说对不起的广播声消失了;

连最爱问他们怎么还不找个女朋友结婚生孩子或者去考个公务员的隔壁王大妈的声音也消失了;

连他们每天开窗帘、开衣橱、开门、开抽屉、开包包的声音也消失了。

现在,他们彻底离开了吃饭、睡觉、工作、玩乐、工作、睡觉、吃饭的陆面;

现在,他们拼命占有又不胜其扰的物质,以及摇摆在欲望与无聊之间的一切,都消失了。

现在,他们在海里静下来了。

现在,他们打开感官,面对这新的世界。

……

你会总想做点什么

“那之后呢?”

年轻人总是问题很多。“沙子”的答案是忍不住变成“清理工”。每次在深圳潜水时,她总会和潜伴把海底的渔网、鱼线捡起、带出来。2012年接触潜水后,沙子开始去世界各地潜水,要是没时间出国就待在深圳潜水。她也因此发现:深圳等国内沿海城市的海底环境和国外相比差很多,但里面还是有丰富的物种,这意味着中国海域的珊瑚、鱼类不得不生活在很糟糕的环境中,“海洋真的很博大,我们这样忽视她,没有保护她,但她还是在自我修复。”沙子说看到人家的海底那么美,加上慢慢对自己的技术有了信心之后,就想做点什么。

沙子女士认为这其中有一种难自禁的感情:“就像你在草地上走,如果本来是非常干净的一片绿,谁要突然看到一点垃圾,肯定会情不自禁捡起来。在海里也是这样,因为纯净的海洋太美了。”

成群的鱼从潜水员的头顶脚下身边而过,这在海底很常见。

身为PADI教练的深海先生则提高课程门槛,要求学生一定会游泳、有一定水性,他在教学上参照技术潜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上不会游泳是可以学潜水的,潜水的基础动作但是毕竟是在水下,设想一下,万一发生任何突发状况,一个会游泳的和一个不会游泳的反应会是什么?万一是在珊瑚长得非常好的地方,或是空间比较小的地方,潜水员的大脚蹼一下没有控制好,会是什么后果?”他希望向学生传递对环境尊重、对自身安全尊重。陆上的运动,除非是同一团队合作,几乎没有哪一项像潜水这样,会让爱好者对其他参与者的动作行为如此在意。

在陆地上,我们习惯改变、控制一切,借助很多现代设备到海底,才发现大自然根本不需要人类,而人类需要大自然这本来是一个常识。”深海先生说。“很多人潜下去,觉得自己开心、拍到好看的照片就行了。他没想到如果自己技术不行,可能轻微一个动作就踢到了一片珊瑚。”常年服务于环保NGO组织的深海太太,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接先生的话,“也许他平时也做珊瑚的普查和种植,但珊瑚一般一年才长一厘米左右,可能那一脚踢毁的珊瑚,一个人去补种一辈子也无法弥补。”

珊瑚是潜水爱好者享受海洋乐趣的重要元素,沙子和潜伴们飞到海外,很多时候就是因为那里的珊瑚们生长更繁盛,珊瑚礁形状、颜色丰富,同时吸引许多海洋生物栖息,人们在这样的海域可以更充分感受海洋的原始生机与神奇。

海底珊瑚(蔻蔻梁 摄)

珊瑚虽然只是一种动物,但它对海洋的意义,就像陆地上的热带雨林,它们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同时点缀着海洋,影响着海洋环境,所以尽管它们在海洋中数量不算多,却十分重要。”白小刺介绍,珊瑚是很多海洋生物的“家”,为它们提供食物和繁殖场所;珊瑚礁也保护着海岸线 ,并蕴含着大量矿产和医药资源。这几年,以白小刺为代表的众多潜水爱好者自发保护珊瑚,2012年深圳启动了以珠三角潜水员为行动主体,由大鹏新区管委会和磨房共同召集的环保公益项目“潜爱大鹏”珊瑚保育计划。

“海洋这么大,在地球上占了七成多的面积,我们的力量很有限,不可能什么都做,只能选一个点,首先要不让深圳的海底荒漠化。”白小刺忧心忡忡,他说海洋形成了小到微生物种、大到鲨鱼蓝鲸的奇妙多样性生态系统,这个食物链的任何一处遭受破坏,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都终将受到影响。

“我们需要保护的其实不仅仅是珊瑚,陆地上也有很多濒临灭绝的物种,甚至有很多比珊瑚更紧急需要保护,我们现在说珊瑚,更重要的是想让人意识到,它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即使看上去相关度不大。” 四海一女士因潜水而爱上到海洋,看到海洋“一边被破坏、一边在努力地自我修复”,她急切想促成些挽救与改变。

人人都有“利比多”本能

“四海一”热爱户外运动,潜水之前常常爬山,爱玩滑翔伞和定向越野,4年前学潜水,至今被她认为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她对潜水爱好者们如今聚集保护珊瑚、呼吁保护海洋持同样看法:“都是必然会发生的。”

 

深海太太钟峪也认为这些是被唤醒的本能。她说自己水性不错,但以前一直没尝试潜水,是因为游泳时下潜2米就会耳朵痛,便以为自己肯定不能去海底玩,后来认识“深海”才知道下潜到水里耳朵痛是很正常的,做好耳压平衡就可。

“我们太容易被自己想象的边界束缚了。”她说,不过我们还有一种本能潜藏着,就是“了解一个好东西的美后,会天然想保护它、维持它”。也即弗洛伊德称之为“利比多”的生的本能,精神分析学认为 “力比多”(libido),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是一种机体生存、寻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本能欲望,是一种与死的本能相反的动机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指向于生命的生长和增进。当然,成年人都太忙了,很少有人会对自己为什么非干某事不可去寻根究底。

深海先生显然是幸运的,他1995年初次潜水,是法国朋友带着。潜水对法国人早是稀松平常之事——法国三面环海,从北至南依次为北海、大西洋和地中海;二战末期,法国开发了开放式“空气潜水器”,1945年前后这种潜水器在欧美非常流行;很多法国人有凡尔纳情结(凡尔纳,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迷恋那个预言海底潜艇、纸上行走海底两万里的同族男作家;著名的环保纪录片《海洋》是由法国人雅克·贝汉导演……

《海洋》剧照

所以区别于现在商业煽动与消费跟风引起的各种旅游潜水,深海先生的首次海洋体验来得很随意。过程大概是,朋友问他想不想去玩点新东西,他反问“什么新东西呀?”对方再问“你会游泳吗?”他点头,于是对方替他愉快决定:“哦,会,那去潜水吧。”  

“九十年代我们在内地哪能玩潜水,听都没听说过。”深海太太不掩羡慕。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已持续20多年高速发展,当年遥不可及的海底对国人敞开了怀抱,大凡去到东南亚、澳洲等地,都会被鼓动“潜一把”,再近一点,在国内,去三亚最低不到五百块就能从海底世界码头乘船至东排潜水点,尝尝旅游传单上写的“一对一精品潜水”;在泰国,2000元左右就能考潜水执照。

深海最欣慰的是,已经把对潜水的热爱完好遗传给儿子。他随手从客厅拿起一本《海底世界》回忆,儿子从小时候刚刚会翻书起,就喜欢反复看和海洋有关的图像。深海的儿子蓝星现在不到10岁,跟着教练老爸世界各地玩水肺潜水有两年多了,在海底能平稳地游,这是海底避让生物、保护珊瑚的有用技能,学会却有些难度,很多常潜水的成年人也不一定能学会。

蓝星从小喜欢海洋,快十岁的他已经潜水两年多(受访者供图)

深海说,孩子不会像成人一样想很多,觉得这是很困难的事情而不愿学,他意识到这样对海洋是一种保护、喜欢海洋,就会去尝试,试了2次就会了。暑假有空时,蓝星还会给来潜水店的大人们人讲解海洋保护知识。

大概2011年的某天,深海正在看法国导演雅克·贝汉拍的纪录片《海洋》,一旁的蓝星见到鲨鱼被猎杀的画面,嚎啕大哭。

“那时他还没上小学,我就跟他讲,这个世界上确实有这样的人,但也有一些人开始在做环保,慢慢跟他讲,他才慢慢平静下来。”深海说。

文 | 苏静 梁争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