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咨询业再出发

前几年被“离职潮”冲击的咨询行业有可能迎来一轮顾问的“回潮”。

文|慎思君

编辑 |Yibin.P

慎思君:

2019年1月15日,慎思行推送了《重返咨询?》一文(点击标题直达此文)。我们抛出一个观察,前几年被“离职潮”冲击的咨询行业有可能迎来一轮顾问的“回潮”。

文章甫一发出,就引起了咨询界和企业界的不少关注,而在引发关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讨论,对于我们的观点,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

出于好奇心,我们在文章最后还留下一份简单的调研问卷,打算收集一下各位前顾问的“心声”。庆幸的是,我们一共收集到了112份有效问卷,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在统计上已经足够有效。

在此,我非常感谢每一位分享文章和参与调研的朋友,让我们今天能够有机会更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重返咨询”这个话题及其所折射出的中国管理咨询业的现状。

今天的文章一共分为三个的部分,分别是:“重返咨询的原因”,“不同人的不同选择”和“咨询顾问归去来”。

我们不否认慎思行平台本身的覆盖局限和读者特征可能会使得这些数据和解读存在一定的偏见,但我们也相信作为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首次”此类调研,也会给大家相当多的启发。

另外,我们还在文末附录中阐明了咨询公司的定义与调研样本的构成,希望能够引发更多有益探讨,下面我们正式进入主题。

“重返咨询的原因”

首先,我们最关注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咨询顾问们“重返咨询”的驱动因素到底是什么?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外因所致,还是受到个人发展内因所影响,而我们的调研发现也将依此展开。

发现一:

重返咨询的主要动机源于自我实现的内驱力。

基于此前与一些已经重新回到咨询行业的顾问的交流,我们调研中提供了六个主要的动机:

1.更适合简单高效的工作环境;

2.企业的历练让咨询工作更有价值;

3.看不到自身的价值;

4.对企业战略定力的缺失如坐针毡;

5.看到了咨询业的复兴趋势;

6.面临“被裁员”的风险;

1-3项属于内因,即自我偏好与个人价值的实现。4-6项属于外因,即外部条件与价值的判断。调研的数据表明,毫无疑问内因对于咨询顾问重返咨询的驱动力更大,1-3项的均值为24%,4-6项的均值则只才略超6%,这似乎对于“与生俱来的顾问”的论调提供了一个佐证:咨询公司真正吸引的人才,应该是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受成就感驱动的人。

当然不可否认,人们做出选择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对于这些理性的咨询顾问更是如此。虽然内因是至关重要的驱动因素,但是外因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而最终的结果也应该是内外因素相叠加而成的结果。

从我们的了解来看,很多去到企业的顾问坦陈,不少企业的战略部门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对企业的战略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很多互联网公司,面对行业下行周期的到来,首先瞄准的就是他们认为性价比不高的顾问背景群体,这些情况虽然他们可能在调研中不愿直面承认,但是却是不争的市场现实。

所以我们相信:以“追求自我实现为主”的内因为驱动,在受到“市场未能提供有力的价值实现空间”外因的影响下,才形成了顾问们“重返咨询”的根本原因。

如果我们仔细看不同类型的咨询公司顾问在“重返咨询”内因的上的差别,会有一些更为有趣的发现。

发现二:

大型咨询公司前顾问与中小型咨询公司前顾问的选择偏好明显不同。

在调研中,曾任职于大型咨询公司的顾问,首要看中的是”简单高效的工作环境“;产生这个差异的逻辑并不难理解,大型咨询公司的前顾问,由于受到公司品牌的加持,对于自身的历练和能力更有信心,也会更加关注所在企业的工作氛围与文化。

而企业中的工作文化显然与咨询公司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其中差异最大的应该是做人和做事文化的差异。在企业中尤其是在大企业中,由于组织结构复杂、人员层级众多,做人比做事要重要很多,只有搞清楚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责任、利益与矛盾的复杂关系,才能真正推动企业运转、达成目标、实现理想,这与咨询公司的那种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和只要把事情搞定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这也是很多大型咨询公司顾问去到大企业,最不适应的地方,更是他们“重返咨询”的核心原因所在。

而对于那些曾任职于中小型咨询公司的顾问来说,他们首要看中的则是”企业历练对咨询工作的价值“。这与他们的从业经历和个人理想密切相关。虽然他们非常热爱咨询,但是由于所在咨询公司的侧重点不同,使得他们参与的项目类型或者服务行业较为单一。

而且他们所在的咨询公司一般专注于较窄的领域,所以也没有大型咨询公司那样的名气和影响力。因此他们更希望通过企业端的历练来进一步强化自身专业能力的多元性。从而为自己未来继续追寻自己的咨询梦想提供基础。所以他们“重返咨询” 更多是出于对自己发展的长期考虑和对咨询工作本身的热爱。

讨论完了顾问们“重返咨询”的核心原因,我们也很关注另外三个问题,就是:

他们到底是谁?

他们离开咨询的时候去哪儿了?

他们为什么最初要离开咨询行业?

“不同人的不同选择”

那么在这些顾问在最初在离开咨询行业的时候,他们都去了哪里呢?

过去几年,在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都一致性地认为互联网公司是咨询公司人才的主要“掠夺者”,这里面既包括稍早的BATJ也包括后来的TMD,我们收集到的信息业确实体现了这一点。

发现三:

互联网/高科技行业成为了大型管理咨询公司顾问(特别愿意折腾的人)的主要流向。

在调研样本中,曾就职于国际大型咨询公司与国内大型咨询公司的顾问中分别有三成到四成正在互联网行业工作,是这两类咨询公司顾问的主要流向。

其中的逻辑似乎并不难理解,囊中丰盈的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在获取人才上出手阔绰,所以就优先锁定了知名咨询公司的顾问。

包括BATJ和后来的TMD在内,很多互联网公司都从咨询行业获取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据我们所知,在跳槽高峰期光是领先战略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级别人才,每年流出的就有几十人之多,加上初级顾问和合伙人总量在百人之上,这些人最终去到了上述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各个业务线以及其战略和分析部门,可以说是推动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但却让咨询行业损失惨重。

虽然不可否认这其中有一定的行业虚火存在,但互联网公司这么做也并非一时头脑发热。由于互联网行业更加接近用户,也有在多个细分领域全面拓展的需求,而且业务模式存在巨大的创新空间,再加之先进的网络和数字化技术可以快速的完成产品迭代并推向市场,使得互联网行业成为了从想法到产品,从产品到收益,演进最快的行业领域之一。

这么看来,咨询顾问们去互联网行业并非简单因为高收入和股权的吸引力,而是因为这或许是一个比咨询公司更能够实现顾问自身价值的行业。

所以很多顾问进入到互联网行业以后,就进入了相关的业务一线,直接在前线战场上与竞争对手展开了厮杀,一反过往只是在后台提供建议的角色。最终不少的顾问也成为了互联网行业中的一员,甚至成为了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和领军者。

不过,从我们在Consultant on Venture的系列访谈(可以关注慎思行公众号后,通过下方菜单栏查看)中的了解来看,他们所有人都认为自己从咨询行业获益良多,甚至对于自己的发展至关重要,并且也非常怀念作为顾问与同事们并肩作战的日子,虽然后来他们的职业路径与咨询行业渐行渐远;但是说到底,他们还是那群“特别愿意折腾的人”。

发现四:

中小型咨询公司顾问(延伸领域的尝试者)主要流向了传统制造业和创业公司

曾就职于国际中小型咨询公司的顾问中有近四成的人士流向了传统制造业领域,传统制造业是典型的2B业务属性,市场客户也高度分散,不少咨询公司都以服务该领域客户为主。

同时,这个领域不同于互联网行业,因此招募顾问背景的人才,更加看重实际工作需要和匹配市场水准的薪资。所以,从”性价比“角度而言,确实外资中小型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是一个更佳的选择。

但是与去到互联网公司的顾问有所不同,由于传统制造业产业链条较长,产供销研等系统也非常复杂,所以顾问们来到传统制造型企业,更多的是从事企业战略管理、市场分析等相关的工作,而不是像互联网公司那样直接进入到业务部门。所以这其实更像是顾问工作从乙方到甲方的一种延伸,是丰富咨询顾问自身职业发展的一种尝试。

而对于那些国内中小型咨询公司,似乎有很多人投身于创业公司,一方面这与内资咨询市场自身的发展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到国家双创大潮的影响,作为对商业有着相当理解和敏感性的咨询顾问,也难免想在真正的市场中一试身手,看看是否可以真正干出一番事业。

所以说到底,无论是使主动还是被动,和那些国际中小咨询公司的顾问一样,他们都还是一些“延伸领域的尝试者”。

发现五:

金融投资相关企业倾向招募国际型咨询公司顾问(充满理性的冒险家)。

虽然咨询顾问流向金融投资相关企业的比例并不显著,甚至比预想中还要低一些。但是,特别显著的一点在于“国际型咨询公司”去到金融投资机构的人比较多(国际大型咨询公司与国际中小型咨询公司分别有一成左右的顾问流向金融投资行业)。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源自中国金融投资行业对于全球经验与视野、以及专业性具有较高的要求。

其实咨询行业与投资领域本来就是一衣带水。两个行业不仅在高端人才领域一直处于激烈竞争状态,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也多有合作。

比如在典型的并购案例中,就既需要咨询公司对标的公司价值的深入分析,也需要投资机构对于交易结构的精心设计,同时两方的紧密配合更是并购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从咨询公司到投资机构更像是一种在并购、投资价值链条上的一种自然过渡。

去到投资机构的顾问,显而易见在分析研究方面的优势非常巨大,因为他们能够快速掌握一个产业和一家公司的情况,从而支持自己的投资判断。但是也有不少投资机构的高层跟我们反映,顾问背景的投资经理普遍在风险胃口上有所不足,所以在某些具有较高不确定性的项目上,还是缺乏放手一搏的劲头,这也是他们需要努力的地方。因为金融投资领域本来玩儿的就是“风险边缘的游戏”,所以在这个领域个人的长期发展与自身的性格特点密切相关。所以在我们看来,那些从咨询行业进入投资机构的顾问,内心本来就是一个“充满理性的冒险家”。

“咨询顾问归去来”

发现六:

国内大型咨询公司的前顾问对于咨询行业“最不感兴趣”。

在调研中,曾任职国内大型咨询公司的顾问中,近六成被调研者表示“暂未考虑”过重回咨询行业,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咨询公司平均在三成左右的水平,这样的反差似乎也折射了国内大型咨询公司在雇主品牌与人才管理方面的挑战与困境。

与国际大型咨询公司相比,这些国内的大型咨询公司显然未能给咨询顾问以很强的归属感,这一方面与薪水上的差异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这或许也与那些国内大型咨询公司奉行的加盟型的合作方式有关。

虽然大家共享同一个品牌,但是实际上都是小团队在各自运作,所以对公司本身就会缺乏真正的归属感,加之内资咨询领域本身的一些问题,使得这些顾问一旦有机会离开咨询行业,就不太会考虑再回来了,这不得不说是国内咨询行业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发现七:

曾就职于国际咨询公司的顾问们,特别是中小型,似乎对加入企业“更有计划性”。

虽然没有人能够预料未来2-3年会发生何种变化,但是从调研中,我们发现曾任职于国际大型咨询公司和国际中小型咨询公司的顾问们对于“未来2-3年回到咨询”这一选项分别有三成到四成的响应,占有较大的比例,看起来这对于他们的职业而言是一次深思熟虑的选择,也更符合咨询顾问的特点。

等到这批顾问再次回到咨询行业,他们就已经具备了甲方客户的视角和对企业内部情况的深入了解,从而能够更客观、更全面的看待客户的问题,也能够更有方法、更有节奏的推进实施。

其实客户也非常喜欢这种有相关行业工作背景的咨询顾问,不仅因为大家之间更容易有相同的话题,同时也因为他们能够更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实际的情况,从而直接切中客户的痛点,解决客户真正关心的问题。

虽然这个路径看似有些“曲线救国”,但是说到底能够回到咨询公司,说明他们还都是那群“热爱咨询的人”。

发现八:

国内中小型咨询公司的前顾问对“重返咨询”兴致昂扬。

四成曾在国内中小型咨询公司任职的顾问打算在“一年内”重新回到咨询行业,他们对于咨询行业仍然充满期待与热情,这其中可能的原因应该是,他们希望凭借着更多的企业经验与职业阅历之后,迈入规模更大、知名度更高的咨询公司。

或许这些顾问一开始由于个人背景和经历等方面的种种原因,没能进入到心仪的咨询公司。但是他们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咨询梦想”,反而在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的努力,继续提升自己来努力接近这个梦想。

而从我们的了解来看,他们往往对咨询行业有着更大的认同感和更强的执着度,毕竟追逐梦想的道路如此崎岖,只有持续努力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艰难和达成目标的不易。

结束语

去年,我们基于对中国咨询行业在过去几年发展的观察,所撰写的《咨询公司需要一个战略》一文(点击标题直达此文)提出“咨询公司需要一个战略...这个战略不是关于别的,而是关于它们如何才能够更好的吸引、保留和发展最优秀的人才。这不是企业里一般意义上的人才战略,而是以人才为核心的咨询公司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源。”

今天,以各大领先咨询公司为代表的新一代解决方案正逐步走上台前,并且已经逐渐迭代成熟,大有一扫从前对咨询的质疑与阴霾、一飞冲天之势。

与此同时,我们似乎也能够看到过去几年从咨询行业出走的顾问中,有大部分人在考虑重返咨询,并且也期许能够带着在企业中的历练与成长,成为中国咨询业再出发的中流砥柱。

如果说之前的文章谈及了咨询行业的人才问题,那么这次的微调研则更进一步揭示了咨询行业的“护城河”——那些具备极强自我驱动力的一流人才的自身特点。因为这些人才需要一个能实现价值的真正舞台与简单高效的工作环境。

而随着行业的兴衰起落,即便是红极一时的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投资机构,也难以抵挡大势和行业下行周期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而在市场转型的大潮之下,正是那个曾经一度被认为已经走上了下坡路的咨询行业,才能够给那些关注纯粹环境和自身价值实现的顾问群体一个真正的不二选择。

此外,我们亦不应忽略的一点是,此次调研的分析中也折射出了不同咨询公司的细分市场特点、人才观点以及所面对的挑战。总而言之,咨询公司若能够不断顺应市场的变化与挑战,在坚守专业精神中不断推动变革,成己达人。那么,市场、品牌、知识、人才和发展必将会与其同在。希望大家喜欢今天的文章,如果有任何的想法与建议,也欢迎随时留言以及和我交流(个人微信:hello_SSX)。

附录(样本分布)

定义:

大型咨询公司主要指代在大中国(含香港、台湾)全职咨询顾问数量超过100人;

中小型咨询公司主要指代在大中国(含香港、台湾)全职咨询顾问数量低于100人;

国际咨询公司主要指代公司总部注册地在大中国(含香港、台湾)范围之外;

国内咨询公司主要指代公司总部注册地在大中国(含香港、台湾)范围之内;

参与调研的人群的具体分布如下,在此我们再次对他们的支持表示感谢。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