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视觉CEO丁燕来:所有视效镜头都必须为故事服务

好的视效总监首先需要从故事出发,所有的视效镜头都应为剧情、故事服务。

文|三声 查沁君

相识于《李献计历险记》,丁燕来与郭帆在《流浪地球》中再度合作。“彼此是信任的,我们都是同龄人,都有一种情结,会忽略中间很多人际关系和非创作性因素。”

《流浪地球》片方根据各方条件选择了More VFX、橙视觉、Pixomondo、Dexter 四家公司。作为橙视觉创始人以及该片的视觉总监,丁燕来不仅需要完成公司承制任务,还要负责多家特效公司的对接与沟通。

“在前期制作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各家公司使用软件、版本以及工作流程,然后汇总,商讨出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工作方式。另外,比如运载车、发动机类的基础特效元素都属于我们的共享资产,尽量减少工作量,将各家的能力发挥到最大。”

丁燕来认为,视效部门必须“从创作上,为导演提供更多可能:从制做上转换思路”,而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只需要会CG技术、三维合成等的技术人员。好的视效总监首先需要从故事出发,所有的视效镜头都应为剧情、故事服务。

“《流浪地球》具备科幻大片的宏大世界观和特效水平”,外界对其评价颇高。然而丁燕来内心清楚的是:我们距离好莱坞差距还很远。他告诉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或许因为观众的认可、包容、厚爱,可能会帮助到中国科幻电影特效的发展,这让我们觉得这些年的付出是有回报的。”

橙视觉CEO丁燕来

以下是三声与丁燕来的部分对话整理:

01 | 对真实细节的追求

三声:现在对特效公司的要求是从项目前期就开始介入,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丁燕来:如果单纯地将视效视为一个后期工作,其实是对这个行业的误解。从我入行开始,其实我们一直接触的戏,甭管是电视剧也好、电影也好,我们其实都是从剧本的阶段开始介入的。而拍完后才找后期团队的大多是非专业的制片人,或者剧组,因为这样做并没有把特效用到刀刃上。

纯粹是属于大家集思广益的这种创作方式,但是从特效来讲,我们从最开始的时候,并不会去把特效的一些问题给到剧本这边,因为其实剧本才是最重要的,故事是最重要的,不管是摄影、灯光、美术、包括特效也好,它其实要帮助这个故事建立起一个完美的世界观,这样从故事到画面才能显得完整。

三声:介入的流程是怎样的?

丁燕来:剧本之后,第二步就是概念设计,将文字变成图像。概念设计会涉及到美术的场景设计,然后采用分镜头的形式,让图像运动起来,这时候特效就可以参与进来。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第一个是技术与设计并行,第二个是拍摄方案。

特效部门会和摄影、灯光、美术、制片、导演会聚在一起开会,讨论的问题包括:每一场的场景特效是怎么样的?绿幕搭在哪?摄影机架在哪?最终呈现的大概效果是什么样的?

第三步就是动态预览,将二维的分镜拓展成三维空间,在里面可以选择相机、焦距、灯光、运动高度等都可以表现出来,这对于演员、导演和其他工作人员都有很大帮助。

三声:演员戴上反光头盔,会对后期视效操作造成影响吗?

丁燕来:特效电影如何做出逼真的特效,正是源于所有的细节加细节的堆积,这一点点细节,可能在画面中不是主要部分,但只有这些细节一点点堆积才能让画面更真实。

关于头盔的选择,我们当时是有所顾虑的。因为头盔180度反光,所有的绿布、棚顶、面前的工作人员、摄影机都会反射到头盔上,周围场景就曝光了。

但我们之所以选择头盔,就是为了追求真实。首先,雪打在头盔上会发生轻微弹动以及不同的状态呈现,风雪如何绕开以及击打身体的感受,这是骗不了观众的。后期特效也可以匹配计算人与风雪的交互,但是会耗费巨大工作量。

第二个细节是,人在正常表演下不会有哈气的动作,但在激烈运动的情况下,因为哈气在头盔上形成的雾气会很明显。所以我和导演商量,我们需要真实的细节和真实的头盔。

三声:《流浪地球》中您觉得最难操作的特效镜头是哪个?

丁燕来:在《流浪地球》中有一场戏的特效镜头,改了251版,倒不是因为它出了251版的问题,而是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往里面增加细节,追求的是精益求精。事实上,除了这个镜头外,从去年3月份开始制作到今年1月份,有些奇观类的大镜头,全部都是从头做到尾。

这和画画一样,特效制作是一个动态的画面,需要在作品中不断添加细节,如果左边细节不够,添加完后,感觉右边细节又不太够,这是一个不断平衡画面的过程,好似永远也画不完,因为你永远不会达到一个完全真实的画面,只能无限逼近。

三声:面对不同的节奏和流程,四家视效公司如何协调合作?

丁燕来:沟通成本在后期是最大的成本,为了不浪费时间精力在沟通上,我们没有控制这四家公司,而是让他们充分发挥和控制他们的分包公司。其次按场景划分公共资产、共享资产,如运载车、发动机等。

在前期制作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各家公司使用软件,以及工作流程,并统一尝试进行多次流程方案的测试,根据自身及各方的情况,讨论出比较合适的特效制作流程及资产共享模式及优化配合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磨合,慢慢建立其有效对接机制,搭建出属于《流浪地球》制作需要的统一流程标准。

02 | 视觉特效要求艺术修为远大于技术能力

三声:国内对于生物特效难以攻破的点在哪?

丁燕来:比如《猩球崛起》中的近乎真实的大猩猩,严格按照身体肌肉骨骼来创建;而《捉妖记》里的胡巴属于偏动画的,它的肌肉系统其实更简单一点。卡梅隆的《阿丽塔》就更逼真了。他永远引领着世界最尖端的潮流,这就是差距,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毕竟我们的视效行业才十几年历史。

比如阿丽塔的衣服,如果不做毛衣或者做一个贴图,都没有问题,观众也不会感觉到明显的差异。但对于精益求精、追求挑战的特效师来说,每一根毛通过新的计算方式,在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的一点点闪光,都会让人物更真实一点,而这也有可能会被细心的观众捕捉到。

大自然伟大而奇妙,有太多新鲜玩意,每个生物属性都不一样。作为创作者,特效师要把每一个有机体区别开来,并计算出所有细节,这对于技术、机器、制作、周期、资金等,都是巨大挑战。

三声:有人认为,《阿丽塔》工业叙事近乎完美,呈现出来的技术之美远大于叙事渴望,电影作为艺术的完整性被工业切割。对此你怎么看?

丁燕来:在我看来,我们在设计特效时,不是为了特效而特效,还是遵循“一剧之本”的原则,故事是根本。摄影、美术、视效等一系列所有的部门,都是为故事服务。

《流浪地球》故事核心是围绕“家”的概念,即地球人对于土地的热爱。但概念诞生之初,我们其实并没有因为技术难度而去更改剧本。《阿丽塔》的制作肯定是在水准之上,可能剧本会短一点,再加上我们对卡梅隆的期许会比较高。

同样对于《流浪地球》,观众也很包容,其实我们自己心里清楚,距离好莱坞还有一定差距。而或许正因为观众的认可、包容、厚爱,可能会帮助到中国科幻电影特效的发展,大家没有一棍子打死,这让我们觉得这些年的付出是有回报的。

三声:行业对视觉师的要求不仅仅限于是一个技术人员,还得是个“艺术家”?

丁燕来:“视觉特效”不仅是视觉服务,更是一种对于美的创作,要求艺术修为远大于技术能力。无论3D或是2D电影,所有场景的动态化、光线、构图等,都要在美的范围之内,这也是好电影区分于一般电影的标志。

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特效技术必须要获得长足进步,其实现在往回看,所有软件都是越来越简化、人性化。比如PS能做到的,现在的美图秀秀可以一键美白、瘦脸,我觉得未来特效也一定是这样。其次还需要好的美术和视效总监,因为他们可以把控所有画面的效果。

三声:好的视效总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丁燕来:我觉得一个好的视效总监,并不在于能把三维特效软件使用得有多好,那只是一个好的技术总监。视效总监对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首先要配合导演,对故事进行创作,以视觉表现的形式帮助导演讲述故事,不是为了特效而特效。

其次,还要懂视听语言以及电影拍摄手法,因为懂视听语言才懂创作。最后还要了解摄影灯光,知道摄影机的构成、焦距等等一系列推拿摇移的概念,方便与现场摄影师、灯光指导有一个良性沟通。

三声:在工业体系的构建和操作流程上,中国与好莱坞存在哪些差异?

丁燕来:从整个电影大环境来讲,差异挺大,还需要时间、技术去补足。

在美国电影工业里,一般会有两三个核心主创服务于视效工作:一个是视效总监,配合导演进行故事创作,包括画面创作;一个是制作总监,服务于制片方,也服务于视效总监,负责制作预算的评估;还有一个就是后期制片。而国内很多情况下,通常一人身兼多职,这与中国电影工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

还有一些特效材料上的细微差异,比如特效化妆,做一个人脸的假皮或者伤疤,美国、日本的材料、油泥贴上去很真实,而国产的可能贴上去就会不一样。这些材料是被他们垄断的,而这也是电影工化的一部分。正所谓电影工业化,其实更加需要每一个部门的全力配合,一部好的电影每一个部门都不掉链子,这样才能出现电影中的精品。任何一个部门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整个片子的沦陷。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