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3万外来务工人员已在沪登记

来自市人社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上海各类用人单位办理就业登记的全国各省市来沪人员已经达到463.3万人。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上海各类用人单位对于知识型、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还将不断增加。

图片来源:Pexels

文|罗菁 来源:东方网

据《劳动报》报道,外来务工人员,是上海职工队伍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与城市一起共同成长,与时代一起更新进步。来自市人社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上海各类用人单位办理就业登记的全国各省市来沪人员已经达到463.3万人。而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数据指出,在沪外来务工人员平均年龄仅为32岁,新生代成为不折不扣的主体。

这支年轻的大军,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推动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那么,外来务工人员在沪就业状况究竟如何?这或许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他们主要工作的领域;他们并不反感成为“蓝领”,但更向往的是“白领”;来自上海周边区域的外来务工人员人数在减少,企业招工的范围在不断向更远省份延伸;普工越来越少出现在企业招聘简章中,而技能型岗位始终处于紧缺。

从“能干活”到“会干活”,企业要求到员工素质都在改变

铁通路499号,上海宝山区就业促进中心。这是上海早期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服务的“专场”之一,早在2010年就已经设立。

由于宝山区域广、企业多、需求量高,这里,曾是上海最大的外来务工人员求职场所,一定程度上成为本市用工市场的“风向标”。历年来,这里涌现了“八千月薪招电焊工”、“大巴门口抢人送厂”等热点新闻。

不过,就这些年而言,“人山人海”的场面几乎不复存在。即便是春节过后,企业最需要人手的时段,这里依然显得较为平静。

“我们需要的人员不再是过去有一把子力气的工人了。”上海东方压缩机厂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吴燕告诉记者,她在这里设摊招聘了近十年,眼看着自己企业的岗位招聘简章在不断发生变化。

“过去,我们最缺的就是普工。”吴燕表示,所谓“普工”,就是拿着一把螺丝刀就能干活的工人,“到了厂里,负责给设备组装拧螺丝,8颗螺丝拧一圈,每天消耗多少螺丝,工作量就算出来了。”

那时候,东方压缩机厂和许多企业一样,对来求职的外来务工人员几乎毫无要求,不限数量,不求质量,“来了直接上车,到了就能干活。”

近年来,企业发展了,招聘规模却小了,对人员要求高了。吴燕告诉记者,如今公司几乎不招普工,更多需要集机加工、钳工、车工一体的复合型人员,如果能够掌握特种车辆驾驶,那更是上佳人选,“最不济,也要看得懂机械制图。不然,连活都没法干。”

从“能干活”到“会干活”,背后凸显的是企业对来沪人员自身素质的需求,而后者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根据上海市来沪人员就业状况报告显示,在沪就业登记的外省市户籍来沪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约占37.8%,2013年同期该比例仅为21.4%,5年时间几乎翻了一番。与上海户籍劳动力相比,两者之间这一比例的差距,由5年前同期的15.3%下降至当前的7%,下降了8.3个百分点,来沪人员与上海户籍劳动力在学历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

市就业促进中心就此分析认为,随着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化,本市人力资源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上海各类用人单位对于知识型、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还将不断增加。

劳动力来源“越来越远”,苏浙周边已经很难招到人

上海汉神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主管朱春燕最近有点忙,她在联系相关房产中介,希望能尽早将手下刚刚招聘来的几位云南籍员工安顿好。

不少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感觉到手下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最初,苏浙往往是劳动力来源的“大头”,而如今,安徽、四川、河南成为主流,从未来看,云贵似乎正在“后起直追”。

2011年时,上海的人口普查数据就发现,外来人口排名前三位的省份由2000年的安徽32.2%、江苏24.0%、浙江9.9%,转变为2010年的安徽29%、江苏16.8%、河南8.7%。而如今,至少在制造业,连紧邻上海周边省份也很难招到人。

这种人员结构的变化,印证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成果。不少苏浙二线城市如今发展迅速,使其对在沪外来务工人员产生了更大吸引力。

“就在前几天,我手下一个工作了15年的老师傅提出辞职,要回江苏老家。”朱春燕表示,这一举动让企业很是吃惊,因为就待遇而言,这位老技术人员收入早已达到万元以上,甚至超过了很多中层管理人员,但对方依然铁了心要走。

“我们了解下来发现,不少苏浙民企如今开出的薪水同样丰厚,而且‘家门口就业’也是个很大的因素,减少了很多生活成本。”朱春燕告诉记者,如今企业只能在安徽、四川、河南等地招聘员工,甚至是远赴云南,希望能从那里的年轻人中寻找到一些值得培养的年轻人。

“我们甚至和新疆的技工院校也联系过。”朱春燕表示,让他们担心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出现“断层”,如果后继无人,企业就只能走得“更远”去招人。

服务业逐渐成为就业主流,制造业近年总体震荡下行

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在沪主要就业领域在哪里?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

来自上海市来沪人员就业状况报告的数据显示,2018年3月底,在上海各类用人单位办理就业登记的全国各省市来沪人员共463.3万人,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加15.8万人,同比增幅为3.5%。从来沪人员产业分布情况来看,在沪办理就业登记的来沪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124.4万人,约占26.8%;从事第三产业的338.3万人,约占73.1%。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从事第二产业的来沪人员数量持续小幅下降,从事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较快。

来自市就促中心的《上海市制造业企业用工状况报告》也显示,2017年上海制造业登记就业人数189.8万人,同比减少5.3%,近年来总体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

这一变化与城市经济发展有关,但不可忽视的,也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习惯发生转变有关。向往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是记者采访多位外来务工人员得出的结论。

“在沪外来务工人员的平均年龄仅为32岁,新生代成为了不折不扣的主体。伴随着越来越多‘农二代’上岗,上海在沪农民工主体在发生改变。”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赵建德指出,“苦累脏差”的基层岗位通常被认为是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地,但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同样看不上这些岗位,“很多‘农二代’其实完全成长在城市中,只是户籍不一样。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上海的‘8090后’相比,没有任何区别。”

赵建德表示,所谓“体面工作”,其实与上海本地户籍年轻人的就业观念没有什么不同,收入高、离家近、不辛苦、办公环境佳……这些都成为外来年轻务工人员在沪挑选岗位的主要选择。正因为如此,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会出现下降,而服务业出现上升。

统计数据显示,来沪人员2017年全年平均月薪为5536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1.9%,与5年前相比增长79.2%。在这其中,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已经进入了申城的金融业、房地产业、IT业等,薪资出现了明显增长。

技能培训基本实现全覆盖,“留得住的人”才能谋求共发展

赵建德指出,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上海也在积极有所作为。上海希望给在这个城市打拼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学习通道和发展平台。过去培训成本太高,多数人不愿意培训。近年来政府有培训补贴,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可以与拥有上海城镇户口的居民一视同仁,享受培训补贴政策。

记者采访获悉,以宝山区为例,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种类林林总总超过百项,不夸张地说,只要外来务工人员想要参加培训,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不仅如此,众多企业甚至表示,哪怕是贴钱培训,他们同样鼓励员工参与。

“只有留得住的人,才会成长为企业的人才。”吴燕告诉记者,“挖角”早已不再被企业看好,“今天他可以为高薪来你企业,明天可能就为了钱转投别家。”为此,培养忠诚度高的员工,成为多数企业的共同选择。通过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培训,设立相关等级奖励,使其收入随着技术得以提升,不仅本人会有自豪感、获得感,企业也能收获人心,从而获得双赢的效果。

赵建德则认为,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上海企业对于知识型、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不断增加;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且缺乏一技之长的简单劳动力,则将面临更多就业压力和不确定性。

来源:东方网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