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补贴时代来临,各方势力都将加大砝码发展新能源汽车

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此消彼长”也让众多车企意识到,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迫在眉睫。

文|SUV驾到

回看今年“不平静”车市,车市寒冬让人猝不及防,但新能源汽车领域却是热闹非凡。新能源整体销量一路高歌猛进,不断逆势攀升。产销首次双双突破百万辆的大关,前11月销量同比增长达到68%。

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此消彼长”也让众多车企意识到,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迫在眉睫。

1

2015年6月,《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放开资本参与纯电动乘用车科研生产。短时间内,中国汽车行业涌现上百家新创造车企业,水平良莠不齐,全国各地建设工厂,新能源汽车产能严重过剩。同时,资本盲目进入造车领域,导致投资泛滥。

2017年6月至今,发改委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发放。而今,随着《规定》的出台,新建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审批,即将重启。

不难理解,基于新能源汽车健康持续发展的考虑,从而严格把控生产资质的发放。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已获得相关资质的15家车企中,仍有部分企业在“浑水摸鱼”,至今没有产品投放,而“有所作为”的企业却只是选择传统车企代工,或斥巨资买了一张准生证。

2

随着补贴逐步退坡,造车新势力已经进入到赛道比拼阶段。不得不承认,新能源汽车能一路高歌猛进,正是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尤其是财政补贴的驱动。数据显示,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中,中国市场占比高达53%。

毫无疑问,补贴的完全退出(预计2020年以后将全面退出),对迅猛成长的新能源汽车将是一拳重击,对车企来说也是一场大考验。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升级,很多圈内人士都认为新能源汽车已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新能源后补贴时代的竞争也将落实到具体产品力上面。

所以多家造车新势力才会争相抓紧时间造出产品。其中,仅12月,就有小鹏汽车首款车型G3,以及蔚来汽车第二款车型ES6上市。

蔚来、小鹏虽有意向上突围,但产品在市场中仍存在不少争议。以蔚来ES8为例,在产品交付初期曾引发各种质疑,在产品使用阶段,也被吐槽存在产品可靠性较差等诸多问题,一度被调侃为“半成品”。

3

除了新造车势力外,目前大部分国内车企均已制定了新能源发展战略。借着政策的东风,中国品牌也得到快速发展,甚至隐隐有“弯道超车”之势。但目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正处在发展期,还需要进一步实现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与协同创新。多数传统车企受限于资金、技术等多种因素,多数新能源产品处于刚起步阶段,综合实力并不强。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新旧势力、国内外车企的角逐中,中国品牌同样拥有不小的优势。中国品牌的新能源产品覆盖了轿车、SUV和MPV车型,而且价格相对较低,十分贴合消费者需求。

而像大众、奔驰、宝马、奥迪等跨国汽车巨头已在开始推出旗下纯电动车型。大众计划至2020年,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矩阵将包括约10款车型,并且计划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0万辆。

奥迪计划到2025年,将向市场推出超过20款电动车,其中12款车为纯电驱动,覆盖从A级到D级的所有级别车型,实现全球范围内提供的3辆奥迪车中,就有1辆是电动车的战略规划;宝马方面则更为“激进”,计划到2025年,提供的25款电动车型当中,有12款为纯电动车型。这无疑也给那些想走高端化,但又尚未站稳的新势力造车企业带来巨大冲击。

明年可能是汽车产业调整之年,包括车企对自身产品的调整。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合资、外资等车企在此领域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未来的战役,将考验车企的综合实力。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