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安娜·福克斯:我们见到的世界是彩色的

充满新鲜质地的生活切片里,折射出的是社会阶级的分离以及城市生活的牢笼感。

记者 | 朱正

编辑 | 荣梦岩

摄影:张弛

裹着厚厚的大衣,安娜·福克斯(Anna Fox)显然还在适应北京的冬天。“北京太冷了。”我建议在开始采访前可以先喝杯热水稍作调整,她说没事,随时可以开始。夺人的红框眼镜透出这位观察者的活力,开始前她只提醒我一件事:“务必做个录音,我怕我讲起来话就太多。”

近日,摄影双人展《英国新摄影》来到北京三影堂。英国纪实摄影中极富声望的摄影师凯伦·诺尔与安娜·福克斯带着一百余幅纪实摄影作品,以敏锐和充满张力的摄影语言展现了上世纪末英国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两位摄影师的创作生涯始于上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展览共分为五个系列,探讨了英国社会从70年代开始的转变过程中关于社会阶级,工作环境,以及自我意识等一些命题。在北京三影堂,界面影像有幸借到了两把椅子和一些空间,与安娜·福克斯进行了一次专访。

二十世纪70年代的英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动荡之中。在国有化政策和石油冲击的影响下,英国出现了长期的经济停滞,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社会保障压力和就业问题。而也是在这一时期,英国的纪实摄影却开始复兴。自雷·琼斯以海滨城市和北方工业重镇为题材的纪实摄影作品在《Creative Camera》刊登开始,纪实摄影师开始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经济衰退后的英国社会变化,作品中也频繁地有了政治元素的介入。80年代中后期,色彩第一次与英国纪实摄影建立联系。格雷厄姆的系列作品《关怀之外》将聚光灯照在了那些撒切尔时代的英国失业者身上。马丁·帕尔的《生活的成本》以英国中产阶级生活来投射劳工阶级的弱势。色彩的出现打破了黑白摄影沉默的距离感,同时成为画面中视觉隐喻的另一种表现。

安娜·福克斯《度假村1》。图片来源: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安娜·福克斯《工作站》。图片来源: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安娜·福克斯《黑皮特》。图片来源: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而安娜·福克斯将镜头对准了80年代英国社会兴起的城市文化。在80年代初期之后,新兴的办公室文化,有产阶级的的享乐方式陆续出现——新的生活方式却裹挟着暗流。在《工作站》中,安娜·福克斯以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对夸张的肢体语言的捕捉,营造出一种亢奋,怪诞的社会影像。充满新鲜质地的生活切片里,折射出的是社会阶级的分离以及城市生活的牢笼感。

作为新色彩纪实摄影派(New British Colour Documentarists)中唯一的女性,安娜·福克斯的作品中充满了大胆的颜色碰撞和闪光灯的运用。而与同派系的保罗·锡赖特(Paul Seawright)和彼得·弗雷泽(Peter Fraser)不同的是,她更关注自然状态下,人的社会性的表现。“我拍的是坐在办公桌前的那个人,但照片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他反应的是整个社会”。在怪诞,扭曲的画面里,严肃的社会问题得以以一种更“刺耳”的方式被传递出来。

 

安娜·福克斯《工作站》。图片来源: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安娜·福克斯《度假村2》。图片来源: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安娜·福克斯《度假村2》。图片来源: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安娜·福克斯《度假村2》。图片来源: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访谈】

界面影像:可以简单介绍你是怎么开始《工作站》的拍摄的吗,比如你在开始这个项目前做了哪些准备和铺垫?

安娜·福克斯:工作站的拍摄场景是办公室。首先因为我自己包括我的家人都有很多在办公室工作的经历,所以这个场景我是熟悉的,另外我会通过书和杂志的阅读以及与别人的对话里来丰富自己对这个(拍摄课题)的认知。但总的来说我并不会事先做太多准备,因为我不希望带着一种成型的观点去开始一个纪实摄影的项目。办公室生活其实就是工作生活,是当时社会状态的直接反映。我会考虑到一些问题比如办公室这种工作模式下人的健康问题,还有女性角色在当时社会中的困难处境,但是我不会和自己说:“我就是要拍一张表达这个观点的照片。”这不是原则之一。感受是在拍摄过程中同步发生的。

界面影像:《工作站》和《度假村》中有着非常强烈的“第一视角”,在纪实摄影的范畴,你怎么看待拍摄者和被摄者的距离感的控制?

安娜·福克斯:不同的纪实摄影师对与被摄客体的距离都有不同的把握。我会倾向于尽量靠近它。我希望在拍摄时与被拍摄者建立联系,我会进入他们的环境,与他们沟通,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我在拍他们。在拍摄过程中我首先是一个“记录者”。纪实摄影有一些记录历史的意味在里面。很多摄影师对拍摄度假村,办公室这样日常生活的主题不感兴趣,但这些记录很重要。我们在未来会需要这些照片作为“历史”的一种表现方式。但同时我也以一个“作家”的身份介入拍摄和对距离的控制。“作家”作为一个叙述者,会带给你记录的“历史”一种(意义上的)完整性。所以我在作品中呈现的“纪实”不是完全客观的,而是带有我个人理解的“纪实”。

界面影像:粉色装扮的男人,红色的番茄酱......你以一种很戏剧化的方式表现色彩,你为什么选择这样大胆的色彩运用,并且你在彩色及黑白摄影中如何选择?

安娜·福克斯:色彩会给照片带来一种“即时性”。很多时候我想传达给观众一种“这件事就是今天发生的”。通过这样一种处理,我希望可以把观众带到一个与照片很近的位置,给看到这幅纪实作品的人一种“我就在这个场景里”的感觉。这某种意义上关于现实主义,这是摄影作为一种呈现方式最有力量的一个部分。一张照片挂在墙上可能只是一张纸,但我希望它也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的其中一个片段的移植。在这里彩色摄影就比黑白摄影有一些现实性方面的优势:我们见到的世界是彩色的,而黑白的呈现方式会带来距离感。

再回到第一个问题,我个人对强烈的颜色很感兴趣。你看我的鞋是粉色的,眼镜是鲜红色的。我会在作品中刻意去追求这种颜色上的强烈对比。这可能受影响于我小时候非常仰慕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特别是其中对天空背景的着色十分戏剧性,充满了张力甚至攻击性。我现在也钟情于暴风雨时天空的颜色变化,从晴天到漆黑的的色彩变化就十分迷人。

界面影像:作为一个女性纪实摄影师,你觉得女性在(纪实)摄影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安娜·福克斯:女性摄影师非常重要,但是在如今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我最近正好有一个关于女性摄影师的课题,这是一个研究项目,叫做Fast Forward Woman Photographer。在这个研究项目里,我们会通过调查来重新提升女性摄影师在历史上的影响。因为在历史上许多女性摄影师被遗忘了,我们只有不断重复提起她们的名字(以此来使人们重视她们的价值)。

界面影像:你觉得男性和女性在作为摄影师的角色上有天然的不同倾向吗?

安娜·福克斯:不,性别并不是一个区分摄影师的标准。影响摄影作品的因素只取决于摄影师个人的特质,与性别无关。二三十年前关于男性女性会带来观察角度的不同的观点是主流,但这是错的。唯一的不同可能是在某些场所可能男性或者女性进入会比较方便而已。

界面影像:在北京的这段时间,你有什么拍摄计划吗?

安娜·福克斯:北京的公园非常吸引我。某些时刻公园里有很迷人的光影变化。而且这里的公园有很多我从未见过的有趣的事情发生。有做拍手操的,有跳舞的,做瑜伽的…整个公园都非常的热闹,那可是早上七点半!另一件让我感到很感兴趣的是这里的“自拍文化”。我从未在其他任何地方见过这么多的自拍,所以这很新鲜,也可能成为我在这儿的一个拍摄灵感。

摄影:张弛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